關於「飲酒」的一切問題,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就像今天要講到的這個問題一樣,酒桌上有一個山東人,有一個內蒙古人,有一個東北人,到底哪個人更能喝?其實而言,這是一個比較無趣且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人的酒量因自身情況(是否對酒精過敏、肝臟中代謝酒精的酶類物質是否充足、情緒等)而定,哪裡的人都有能喝的,哪裡的人也都存在不能喝的,並不能一概而論。拿山東人、東北人和內蒙人舉例,三個地方的確都是江湖中「傳言較為能喝(酒)的地域,但這些地方同樣有很多不能喝的人,請各位「了解」。更何況,喝酒本身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為何要比誰更能喝;喝得越多,對於身體的傷害必然更大,這是一個「無可厚非的問題」;理智看待「飲酒」這件事,你的未來必然會更加健康。
相對而言,酒精的攝入對於身體沒有任何「真實的好處」,江湖傳言中提到的「暖身、活血化瘀、抗癌」等作用都是謠言。
如果您夠聰明,您一定可以明確:不喝酒的人才最健康,最安全的飲酒量是「0」。
其一,飲酒不是一件好事,不到萬不得已不建議大家飲酒,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請您不要舉杯。
其二,學會擋酒是聰明人的表現。我備孕呢、我開車了、我酒精過敏、我吃藥了等「理由」是不錯的擋酒藉口。
其三,萬不得已實在要喝酒,請您注意「健康飲酒」;理智的人不會在飲酒這件事上隨心所欲。
在保證酒水質量的前提下,選擇「酒精度數更低的酒水」,同等飲用量的前提下攝入更少的酒精,身體會感激你。
無論您是與誰飲酒,「限量」一事務必常記心中;男士單日攝入酒精的量不建議超過25克,女士則應該單日少於15克;喝得越少,傷害越小。
無論您是喝的啥酒,飲酒之前和飲酒的過程中務必要記住「吃東西」。喝湯、喝粥、吃酸奶、吃蔬菜都很不錯,吃新鮮、衛生的食物,給胃部增加一層緩衝層。
當然,鹹菜、酸菜、臘肉、香腸等加工食品並不推薦攝入,這些食物存在致癌風險,與酒精結合無疑是「雪上加霜」。
飲酒的同時多喝水,用白開水加速酒精的代謝排出,酒精離開身體的速度越快,對於身體的保護力度就會更高。
多喝水,是最科學的解酒方式,它比解酒藥更安全,它比「催吐」更安全。
會喝酒的人,一定不會傻喝;懂得養生的人,一定不會「隨意飲酒」。無論是哪個城市的哪個年齡的人群,都請您「理性看待飲酒」,科學享受生活。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