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到廣東陽江,進入本地人最愛去的美食店,吃當地傳統特色美食

2020-12-07     開心菜菜慢生活

原標題:自駕到廣東陽江,進入本地人最愛去的美食店,吃當地傳統特色美食

在《廣東十佳最美漁港》中,東平漁港赫然在列。在這片美麗的海港上,每日清晨一艘艘的漁船從港口駛出去,又滿載著海貨凱旋而歸。有那麼一會兒,港口的熱鬧程度絕不亞於春運的繁華。離港口不遠之處,有一片更加美麗的海灣,擁抱著一座百年古村------大澳漁村。

遊客只要來了陽江的東平鎮,大澳漁村必然在其行程上。在海上絲綢之路開始之時,大澳漁村位於其必經之地,逐漸作為補給站繁華了起來。明清時期,大澳漁村的漁棧甚至與廣州的十三行並列於「十三行尾」。

人們在此修建了商會、銀庫......至今,這些建築依然作為大澳漁村曾經的榮耀存在。

大澳漁村的街巷並不長,在這些巷子裡擺放著諸多海貨,例如:一夜晴、紫菜、瑤柱等等------大海給了大澳漁村無盡的資源,也給了遊客來大澳漁村的理由。遊客來了,總會因此地海貨物廉價美而購買一些帶回家。

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從無止境,就在大澳漁村的不遠處開有幾家海鮮餐飲,其中有一家東平一號漁排格外知名,無論任何時候,這裡總是滿座,不僅是本地人也是遊客最愛來吃飯的地方。

X先生一家正在此接待來東平旅遊的親戚,十幾個人點了滿滿一桌子海鮮,大快朵頤之際,感情也在慢慢升華。聽他們說,平時,住在附近的人很喜歡來此處的兩家店用餐,這東平一號漁排便是其中一家。

當我們開車自駕來到東平鎮的時候,太陽正慢慢從海平面上落下,紅紅的太陽像蛋黃一般染紅了美麗的海灣。

我們看了大澳漁村,也去10分鐘車程外的有著「東平小故宮」之稱的飛龍寺溜達了一圈。最後,當太陽徹底沉入海底,夜幕降臨,我們來到了這家海鮮店。

出門旅遊,根據我的經驗,在摸不准哪家店最好吃的時候,只需要根據店裡的人氣選擇,結果一定差不到哪去。

餐廳一樓的魚池裡,各類鮮海的海鮮正等待著人們的挑選,再經過大廚的巧妙加工,從而端上餐桌進入食客挑剔的胃裡。海鮮價格確實很誘人,至少比廣州的海鮮要便宜多了,點起來毫不手軟。

我們坐在X先生一家的隔壁,對他們滿桌的海鮮垂涎欲滴。最終,我們的面前也擺滿了一桌子的美食:鮮海草湯、東平大澳蝦醬腩肉蒸豆腐、海貝煲雞、椰香三寶、小蝦海苔蒸水蛋、甜酸東平海蜇、海蜇皮炒豆芽、蝦醬蝦仁炒飯、東平一夜晴、鱔魚乾煮蘿蔔、東平南瓜葉貼、上湯海帶苗、焗蟹 、椒鹽瀨尿蝦等。這些都是陽江的極富特色的菜肴。

遊客來大澳漁村很喜歡買蝦醬,蝦醬在大澳漁村已有300多年歷史。在盤子的底層鋪上鮮嫩的豆腐,豆腐上再均勻鋪上一層切成薄片的本地豬腩肉,最後澆上一些東平大澳蝦醬,在鍋里蒸上個幾分鐘,一盤鮮香的東平大澳蝦醬腩肉蒸豆腐就做好了。根本無需再添加什麼佐料,味道已經非常入口。

椰香三寶的裡面包裹著淮山、香芋和番薯,外皮爽脆,內里軟糯,味道甜而不膩。

還有讓我們食不停口的小蝦海苔蒸水蛋,以前吃過雪蛤蒸水蛋、銀魚蒸水蛋,這還是第一次吃到小蝦海苔蒸水蛋呢,清甜的海鮮味遮蓋住雞蛋的腥味,瞬間光碟。

將海蜇做成甜酸味道不知道是不是東平獨有的特色,我們甚至一度懷疑廚師是不是來自於江浙一帶,顛覆了印象里用醋與蒜泥涼拌海蜇的味道。這是一道東平最著名、最傳統的美味。將海蜇切絲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起瀝干後伴上米醋,待入味10分鐘後倒掉米醋,再用米醋、生抽、白糖、鹽等調味。吃起來口感爽脆,而且帶著一股清甜。

蝦醬蝦仁炒飯也很有特色,味道很香,很鮮,料也很足。陽江雖然只是大廣東的一個小城市,但陽江和陽西對於炒飯的差距絕非一般之大,陽東喜歡採用蝦醬蝦仁炒飯,但陽西卻擅長於用海膽炒飯。這兩種特色炒飯味道早已經在人們的心中紮下了根。

大澳漁村的巷道里隨處可見「一夜晴」,這種經過一夜腌制的魚,味道不會太咸,魚肉不會太干,吃起來格外與眾不同。

還有東平南瓜葉貼,帶著南瓜的香甜和菜葉的清香,包著咸香花生肉餡,又糯又香又甜又咸。幾種味道合而為一,吃過一回便能記住這種味道。

來東平,一定要吃硬貨,肉質肥而飽滿的瀨尿蝦,可以清蒸,可以水煮,但一定要試試椒鹽味道。滿手的鮮味都掩蓋不住其肉質的清甜。

我們在樓下魚池裡查看了一下蟹的價格,一隻手掌大的海蟹大約在55元一斤左右。不僅蟹膏豐滿,就連蟹腿也不能放過。

當我們吃飽喝足,人人都不禁感嘆了一句:來一回陽江東平,真是讓人胖十斤的節奏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VnUPHYBjdFTv4tANL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