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告訴你:最理想生活——乾淨的圈子,規律的生活,中意的人

2019-11-01     愛夢教育家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又乾淨。

人這一輩子,最理想的生活大概是:

朋友不需太多,二三好友足矣;

生活無需波瀾壯闊,平淡有意義才是真;

愛情也不必轟轟烈烈,一生一世得一人便是圓滿。

1

乾淨的圈子
有研究表明,人一輩子社交的範圍其實很小,因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50人。

而在這150人中,能給你錦上添花的人很多。但當你真的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能夠雪中送炭的人寥寥無幾,這就是人性使然。

兩三知心好友,勝過萬千泛泛之交。

所以說,你認識多少人根本沒有意義,把無關緊要的人從圈子裡剔除,專心地去維護真正的益友,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孔子講:「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周國平則說: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戀人,程度當在兩者之間。

奔著互相利用而結成的圈子,易結,也易散。

真正的圈子,是因為你的美好接受你,而不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才將你納入。

鳳凰衛視主持人竇文濤,曾主持了19年的「鏘鏘三人行」,訪談的嘉賓遍布學界、商界、演藝界的各色名流。

按理說,他應該有一個特別龐大的圈子,讓他一天到晚混溺其中。

然而竇文濤除了做電視節目,更多時候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宅男」,除非迫不得已外出,「可以兩周不出門,突然要去鄰居家吃個飯,都激動得臉紅心跳。」

竇文濤沒有朋友嗎?當然不是。

他曾說:「朋友除了交情之外,還有講究,這個很重要。所謂講究,你可以理解成品味、才學、投緣、談吐,它是講究。這種感覺不是交情能代替的。」

而慶幸的是,他的朋友們幾乎都在同一小區。樓上樓下,方圓一里,濃縮成他的「私北京」,「雖彼此一月不聯繫,心裡也踏實。」

圈子乾淨了,你的生活也就輕鬆了。給自己的圈子做減法,跟低質量的社交說再見,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做加法。

圈子大不大不重要,重要的在於是否乾淨。

2

規律的生活

規律的生活,可能容易讓人想到退休老人,有些單調,不夠「刺激」、不夠「酷炫」。

但其實,天體運行,萬物生長,社會發展都有規律,人的生活也要有規律。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當人與天地規律作用順應和合時,就叫「天人合一」。

舉個簡單的例子,起居有常,作息規律,不暴飲暴食,堅持適當鍛鍊,身體就會處於有活力的狀態。

晨昏顛倒,吃飯時間不固定,要玩就玩個通宵,不僅傷害了自己身體,這些也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現。

生活有規律的人,一定很自律。

步入花甲之年,管理萬達如此龐大的企業,王健林表現出的旺盛精力令身邊的人都覺得驚奇。

這還是得益於軍旅生涯。他的生活習慣,一直規律到近乎嚴苛。

王健林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當兵時,5點半就要吹號起床,晚上9點就寢睡覺。

現在「6點前一定要起來,但睡覺可能會11點了。沒有什麼夜生活,不抽煙、不喝酒。生活比較有規律,這可能是我保持精力旺盛的原因。」

擁有規律的生活是從認真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開始:何時起床,何時就寢;何時吃飯,何時休息;何時運動,何時娛樂;都養成良好的習慣。

當這種習慣變成自然時,你會深切地感受到,每天的生活雖然平淡無奇,卻都能讓你心神愉悅。

有規律的生活,可以產生很多能量,我把這些能量用來思考人生。


3

中意的人
《詩經》云: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愛情的美好,是人類永不過時的話題與追求。

於千萬人中遇到一個中意的人,這是一件何其幸運的事。

《黃金時代》中說,人這一生,可以選擇的事很少,沒法兒選擇怎麼生,也沒法兒選擇怎麼死,我們能選擇的,只有兩件事,這一生怎麼愛,這一生怎麼活。

每一個人無論如何風雨兜頭,總有一個家與愛的歸宿,和一個中意的人在一起,便是一方歲月靜好。

要是問起,最好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

有人說,是提到對方的名字就會心一笑;

有人說,是想到對方的樣子就心中一暖;

還有人說,是你知我冷暖,我懂你悲歡。

對於這個問題,幾個月前朋友圈刷屏的一張照片能給我們最佳的答案。


70多歲的彭女士和老伴高先生,是一對恩愛57年的伉儷。

彭女士小腦出血,經搶救剛恢復意識,便請求去見還在昏迷的老伴最後一面......

在ICU病房裡,彭女士眼神中滿是深情。她牽起愛人的手,呼喚著「老頭子,老頭子......」

這是一次不到10分鐘的見面,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有最留戀的凝望,也有最難捨的一次牽手。

愛情的最好境界:

雖已白髮蒼蒼,依然執手相視,如果今生已無時日在一起,那麼來世願再相伴一生。

來源:智慧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TKWJG4BMH2_cNUg4tjQ.html







答應我,好麼

2020-04-04





這個年很靜

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