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影后齊聚的《在遠方》開播前備受關注,然而開播後卻呈現高開低走的態勢。
相比同期播出的電視劇,《在遠方》由影帝劉燁、影后馬伊琍領銜主演,保劍鋒、曾黎主演,同時經典配角程煜、馮國慶出演,題材也是近年火熱的都市創業劇,陣容上的高卡司配置,編劇申捷,代表作品有《重案六組》、《女人不哭》、《虎媽貓爸》、《白鹿原》,而該劇立意和主旨上也是向前期播出的品質收視俱佳的《雞毛飛上天》靠攏,然而,播出後的反響卻是平平無奇,甚至很多網友表示,白瞎了這樣的主演。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該劇並沒未實現預期的大爆,甚至出現了眾多的負面評論呢?
01
在於演員的選擇上
單獨拎出來,劉燁、馬伊琍、保劍鋒、曾黎都是有顏有演技的實力派,可是這些人湊到一起,又因為人設的原因,往往給人一種越看越尷尬的感受。
劉燁飾演的姚遠前半期一直糾結在兩個女人之間,讓人搞不清楚他到底愛誰,對待親戚也是不會拒絕,有求必應,俗稱「爛好人」。
馬伊琍飾演的女主路曉鷗,心理學高材生,善於分析他人心理,本身就是一位傲氣十足的女子,但是編劇似乎並不懂心理學,只是為了姚遠一再的放下自己的底線和夢想,就如最新的劇情中,姚遠為了阻止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路曉鷗在公司和自己起爭執,便借著準備婚禮讓其在家做家庭主婦,放棄了自己曾經的理想。
劇中的反派角色保劍鋒飾演的富二代劉雲天是典型的「霸道總裁」,而霍梅最初為了自己的前途欺騙好友盜取帳號出國見了劉雲天,可惜被心機boy劉雲天分分鐘識破,並且侮辱了一番,隨後便展開霸道總裁與他的美女秘書的情節。
乍一看是為愛奮鬥,為愛痴狂,可是仔細一看每一對情侶都毫無CP感。
作為《我的前半生》中爆紅的馬伊琍演技依然在線,可是前幾集憑藉40多歲的年齡演繹一個大學生,真的太尷尬。
而劉燁這麼多年過去了,演戲依然是一個套路,演什麼都是自己。
02
劇情的拖沓和刻意拔高
該劇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姚遠、路曉鷗的創業線,一條是倆人的愛情線。但是相比《雞毛飛上天》卻往往少了創業的那份為之努力付出才得到的事業和愛情的成功。
劉燁的演繹也是為了成功而成功,太刻意地帶有主角光環的成功其實並不是創業劇該有的本色。
劇本著眼於世紀之交郵政業和遠方快遞之間的懸殊對比和後來的夢想起航。這本身沒有錯,可是,為了突出創業艱難而刻意製造的矛盾和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就顯得太過矯情。
其實,很多人的創業都是九死一生的,真正的成功者寥寥無幾。於是,該劇就顯得很不接地氣。
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依然是披著愛情外衣的創業皮囊。表面上是講述主角在快遞與網際網路的創業浪潮中百折不撓,跌宕起伏的故事。可是,創業的動力依然是為了一個女人?然後又在事業成功後收穫了路曉歐的心。
這樣的套路故事,其實很難再勾起觀眾的共鳴。
03
愛情的衝突往往過於主角光環
依然是逃不了愛情外衣下的創業劇,本質上來說其實和楊穎演的《創業時代》並無區別。
如果非要說好在哪裡的話,那就是演員的演技區別吧。但是《在遠方》中,主演表演雖然很用力,可圈可點,但是卻架不住故事的空洞。
該劇複雜的多角戀很容易給人狗血之感,劇中的感情戲離奇到毫無說服力。劉燁那樣的創業故事如果能成功,真的是主角光環太耀眼罷了。
而故事,卻沒有能引起廣泛共鳴的社會爭議點。
04
一味地講情懷而不考慮觀眾的審美
劇情沒有代入感,聚焦郵政和快遞兩者之間的變革,卻少了時代洪流中如何突破世俗,如何在時代的變遷中才能成就創業發展的邏輯。
縱觀《在遠方》沒有如《都挺好》和《我的前半生》一樣大爆,除了天時地利人和等綜合因素,其實缺乏的還是劇情與觀眾的共鳴。
如今經歷過那個時代的70後觀眾早已不看電視了,80後忙著賺錢養家,只會抽空在電腦上看一看電視劇或者刷刷綜藝,而90後和00後根本就不會看現在的電視劇,只會為追自己喜歡的偶像拍的偶像劇,更何況他們也不會為了這種年代創業劇而去追劇。
所以,當觀眾討論演技的時候,其實他們更關注的是劇情是否能夠產生共鳴和強烈的代入感,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只能是自嗨。演員演的很棒,編劇自認為寫的故事感動了自己,可是觀眾卻依然不會買帳。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