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湖北武漢1283位患者!5院士帶領科研團隊,留漢繼續抗擊疫情

2020-04-01     教育思享

當極少數國外醫護人員因為擔心感染「新冠」肺炎,而放棄了神聖職責的時候,中國的白衣天使和防控勇士,卻「逆行」前往「新冠」疫情更嚴重的湖北武漢。

這些逆行者中有醫務人員,有志願者,還有年長的院士們。正是這些不顧生命的人民英雄,才讓中國從疫情的陰霾中一步步地走了出來,讓人民看到了憧憬生活的希望。

黃璐琦 院士

如今疫情好轉,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那些疲憊的英雄終於可以回到家鄉,進行一番休整,他們無疑是好樣的,更無愧「英雄」的稱號。

然而,還有一些人,因為他們心中還有牽掛,依然堅守在湖北。他們就是年長的院士們和繼續堅持的醫務人員。

為患者,黃璐琦、張伯禮、喬傑、王辰、陳薇,5位院士繼續堅持留在湖北,這5位院士均已年過半百,甚至年齡最大的都已經72歲高齡。

張伯禮 院士

截至3月31日,湖北仍在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有1283例,其中重症311例、危重症124例。5位院士以及一群白衣戰士仍繼續與死神賽跑,為這些患者生命爭分奪秒,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黃璐琦院士52歲,在1月25日,他率領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來到武漢,進駐金銀潭醫院,成為第一個接管重症病區的中醫醫療隊。截至3月30日,從死神手中奪回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40人,這些人全部出院,疫情期間,金銀潭醫院與黃璐琦院士團隊共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158人,可以說治癒率極高,而這與他與團隊研發的中藥方有著莫大關係。值得一提地是黃璐琦院士率隊研發的化濕敗毒方,在第七版診療方案中被列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推薦用藥處方,而且在3月30日,化濕敗毒顆粒實現技術轉讓,至於轉讓收益將用於中醫藥人才培養。

喬傑 院士

張伯禮院士72歲,在1月27日,作為中醫內科專家被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急召飛赴武漢,接管江夏方艙醫院,一直戰鬥在武漢抗疫前線,讓該方艙醫院中500多名患者中無一例轉為重症,更為值得一提這位老人的72歲生日就是在抗疫的前線過得。除了為國內患者診治,他幾乎每天都與國外專家開視頻會議,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經驗、為全國感染的醫務人員進行康復期管理和干預等工作。

喬傑院士56歲,除了科研團隊服務的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繼續帶領北京大學三醫院團隊137名醫護人員,堅守在武漢一線救治危重症患者。

王辰 院士

王辰院士58歲,在2月1日,抵達武漢。他與一些專家在調研後建議,要迅速把確診輕症病人收治起來,給予醫療照顧,避免造成新的傳染源,方艙醫院由此誕生。

陳薇院士54歲,抵達武漢以來,就集中力量展開在疫苗研製方面的應急科研攻關。3月16日20時18分,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

陳薇 院士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醫療隊,也堅持著還未從湖北抗疫一線撤退,他們中有來自北京、吉林、廣東、陝西、江蘇等等醫務人員。

致敬,這些最可愛的人!人民心中的英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323N3EBrZ4kL1VixBk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