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國外醫療技術高,是真的嗎?
22歲在加拿大留學的小雯(化名)回答:不一定!
小雯不幸罹患骶前囊腫,在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心醫院得到及時治療,可她放假回國後複查發現,骶前囊腫復發了。
至此,小雯和家人陷於了糾結、焦灼的尋醫就診之路。
加拿大中國留學生尋醫記
1 加拿大首次治療
1個月就復發?
2019年8月的一天,小雯發現骶尾骨部位劇烈疼痛。經過一番周折,她來到多倫多市最大的醫院急診,被確診為骶前囊腫。
「病了就治,國外醫療水平高,更放心。」小雯媽媽叮囑孩子,雖然沒醫保,但也別怕花錢,抓緊時間治療。
就這樣,小雯的首次治療在加拿大多倫多完成。當地醫生在影像學引導下放置導管進行囊液引流,小雯感覺疼痛減輕。幾天後,她被告知治療結束,可以出院。
1個多月後,小雯假期回國探親,細心的母親放心不下,決定讓寶貝女兒在家鄉青島做個複查,意想不到的結果是,小雯的骶前囊腫體積再次如同治療前大小。
小雯病情復發,讓一家人開始了一段艱難的尋醫路。
先是訪遍青島市的醫院,然後又走進國內多家大醫院,得到的答覆幾乎一致:骶前囊腫雖然是良性的,可以手術切除,但復發率高,很難根治!
那段時間,小雯一家人一籌莫展。一個小小的骶前囊腫,加拿大的醫生治不好,難道在中國也治不好嗎?
2 大數據「挖」出河南醫生
小雯的母親是註冊會計師,見多識廣,她通過中國知網、萬方等國內外的醫學學術網站和檢索引擎,查閱與分析全國的相似病症案例與手術,特別關注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大醫院。
但查閱結果發現,在全國範圍內,類似案例不是很多,北、上、廣等地醫生相關手術每年大概也就2-3台。
就在她焦灼、失望,打算另闢蹊徑時,一家醫院、一位醫生的名字進入了她的檢索視線里,河南省腫瘤醫院主任醫師王剛成,在近幾年裡獨創了多項國家級、省級手術方案,開展骶前囊腫手術80多例,無一例復發。
這是真的嗎?一位河南的醫生能行嗎?小雯的母親雖然心存疑慮,但還是萌生了一絲希望與期待。
3 一次非同尋常的醫患「對話」
小雯母親接受採訪講述坎坷就醫之路
經過多方考慮後,9月29日,小雯一家飛往河南鄭州,想當面「看看」這家醫院,「見見」這位醫生。
初診中,一次非同尋常的醫患「對話」開始了。
>>疑問:腹腔鏡切除?<<
小雯的母親問王剛成:「一個醫生告訴我,他的手術方式是腹腔鏡下切除,但弊端是術中無法完整切除,術後會復發。」
王剛成點了點頭說:「的確如此,這位醫生很中肯!」
>>疑問:切口大?<<
小雯的母親是「有備而來」,接著問道:「有專家看過您的手術圖片,認為您的骶前切口太大。」
王剛成愣了一下回答道:「無論切口大小,術後不再復發才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如果小切口能切除乾淨,我為啥要開大切口呢?況且,沒有哪個醫師願意選擇開大切口的!」
小雯的母親滿臉的疑惑有點舒緩了。
>>疑問:經腹部?還是骶前?<<
王剛成接著說,如果選擇手術,我們一定會考慮到小雯的年齡和未來生活質量,選擇從骶前入路手術,儘可能避免經腹手術,這樣的術式雖然切口比較大,但能保證在手術中視野充分暴露完整切除囊腫,同時又能避免腹部切口帶來的不美觀,以及開腹導致輸卵管粘連,可能出現的不孕不育。
小雯的母親張了張嘴,但沒有再問下去了,因為王剛成的一番話已經回答了她餘下的疑問。
4 一次次糾結後的最終選擇
初診後,小雯一家沒有當即選擇在河南手術,而是懷著複雜的心情回到了老家青島。也許,他們心中固有的名院、名醫,還有地域情節並沒有完全擺脫。
回到青島的幾天裡,小雯一家仍在猶豫不決中。
「如果小切口能切除乾淨,我為啥要開大切口呢?況且,沒有哪個醫師願意選擇開大切口的!」
他們的耳邊不時迴響起王剛成這句既自信又實在的話語。
秋天的青島,開始有了絲絲涼意,但小雯一家卻越來越感受到了來自河南醫生的溫暖。他們終於決定,小雯的手術就選擇河南的醫院,選擇河南的醫生!
之後的過程就顯得常規而又簡單,因為對於王剛成和他的團隊來說,這樣的手術已經是常態。10月17日,小雯的骶前囊腫被切除後,王剛成第一時間把小雯父母叫進了談話間,平靜地告訴他們「小雯的手術很成功!」
術後切口康復中
聽到這個消息,小雯的父親禁不住失聲痛哭。多少天來,小雯一家尋遍了中國的名醫、名科,得到的答案「或是術中可能出現骶前大出血,或是術後可能肛門失禁,或是術後可能復發」。現在的結果是「術中沒有出現大出血,肛門及直腸周圍組織保護很好,而且骶前囊腫被完整切除!」
出院前,小雯和母親與普外科二病區醫護人員合影
就在前幾天
小雯的母親發來微信:
「女兒完全康復
已經重返多倫多
繼續完成她的學業。
感謝河南醫生!」
審核:龐紅衛
編輯:王曉凡
文/圖:普外科提供
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