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銑|因生計行醫,因興趣致力於繪畫(110幅)

2019-07-24   紅鯉魚文化





現代「吳門畫派」的傑出代表。

凡花鳥魚蟲、山水人物、

仕女佛像、走獸界畫,

無所不能,無所不工,

作品形神兼備,雅俗共賞。






其作品線條挺秀,

落筆細膩,

用筆得法,

設色妍艷,

極具富貴氣息。








蔡震淵:(1897~1960),名銑,字振淵、震淵,蘇州人。因家藏玉蟬硯,別署玉蟬硯主,榜其畫室名為玉蟬硯齋。







震淵七歲讀書,

十二歲愛好丹青,

常對物寫生,

一竹一石的塗染,

興味盎然。






十五歲從父學醫(眼科),

十九歲從畫家汪雲奇學

翎毛花卉、瓜果走獸,

從李醉石學山水,

從陳靖生學仕女。






最初為生活計,

曾在景德路開業行醫,

醫名明遠。

後因感到工作單調,

仍以大部分時間致力於繪畫事業。






最後被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校長顏文梁所賞識,

遂應聘於該校任教。

於此同時,

又先後在蘇州中學、

蘇州女子職業中學、

振華女子小學等學校兼任國畫教師,

首任蘇州中等校國畫教師。






抗戰開始,

避居滬上三年,

以賣畫為生。






1937年創作的《夕陽歸漁圖》、

《松鼠》、《洗馬圖》、

《花草白兔》、《仿楊或沒骨山水》

等五幅作品,

曾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

獲得好評。






1941年返蘇,

仍操醫學與繪畫舊業。

建國後,

他於1953年開始為上海王星記繪製扇面。

1954年參加蘇州細畫組畫檀香扇,

1955年進入檀香扇生產合作社。






建國後的代表作品有:

《群猴嬉遊圖》、《牡丹》、

《上林春色》、《松鼠》、《秋色》、

《百果圖》、《仕女圖》等二十餘幅,

分別在全國、華東、省、市展覽會上展出。






1958年6月調至市

工藝美術研究室從事設計工作,

直至謝世。






雙鉤竹菊,

累葉迭蕊,

紛而不亂。






畫猴、畫松鼠,

是其獨到之筆,

故人戲呼他為「蔡猢猻」

或「蔡松鼠」,

他常常一笑而諾之。







畫人物,

背摹費曉樓、

姜曉泉作品,

也得神韻。






填金仕女,

著色敷彩,

勻適精麗。

故而雖一扇之微,

動輒也要若干天。






書法能楷、行,

有惲南田韻味。






蔡震淵為人坦率、誠懇,

平時與劉臨川、顧彥平、

陳迦龠、顏純生等書畫家交往密切,

彼此探討。又曾與柳君然、

張宜生創辦「蘇州國畫研究社」,

以培養藝術人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