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畔春潮湧 八佛山上花果香

2020-03-24     生態雅安

果農採摘黃果柑

記者在果園採訪黃果柑銷售情況

3月中旬,大渡河北岸,花果滿枝。

從石棉縣城沿國道108線朝東偏北方向行進,十多分鐘後左拐進入通往美羅場鎮的產業環線。自八佛山山腳而上,海拔500米至2000米之間,特色農業產業梯次帶狀分布,黃果柑、枇杷碩果纍纍,獼猴桃、茶葉吐綠冒芽,春意無限。

蹲點現場

拓寬銷路 抗疫生產兩不誤

12日,沿美羅鎮產業環線蜿蜒而上,黃果柑林順山勢向左右延伸,給美羅的大山穿上金色裙擺。海拔1300多米的山腰台地上,一輛印著「電子商務物流專用配送車」字樣的車輛,停在了美羅鎮三明村一組村民劉永貴家門前。

院內,劉永貴及家人已將當天要發往安徽和上海的血橙打包裝箱。郵政工作人員吳彪跳下車,徑直走進院內,麻利地將事先列印好的快遞單貼箱並裝入車內。此時,黃果柑包裹已經堆了大半個車廂。

黃果柑收穫季,吳彪每天要運送1000餘件這樣的包裹。雖然每天在山路上奔波,但吳彪心裡卻是樂滋滋的。能夠幫助村民把水果更快地銷售到全國各地,他打心眼裡高興。吳彪跑得多了,劉永貴則不用跑,足不出戶就能把水果賣到省外。放在過去,劉永貴想都不敢想。

「以往,我們郵寄水果,要到8公里外的快遞收發站,來回一趟要花1個小時,郵費比現在還貴。」說起快遞公司上門收件服務,劉永貴算起了經濟帳和時間帳。劉永貴家種了2畝黃果柑和血橙,每年收入3萬餘元。除了本地銷售,部分通過網絡銷售到省外。今年,因為疫情原因,黃果柑的銷售受到影響,劉永貴的女兒在網上做起了微商,希望通過網絡拓寬銷路。

「快遞上門收件,大大縮短了水果從採摘到買家餐桌上的時間,新鮮度有了保障,我們在網上賣水果也不再束手束腳。」沒有了後顧之憂,劉永貴對今年的水果銷售信心滿滿。

實際上,從2月份黃果柑上市開始,石棉縣各級各部門就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為黃果柑銷售打開銷路,此前該縣印發《關於做好當前黃果柑等柑橘銷售相關工作的通知》,規定了外地客商來石棉收購黃果柑通行流程、果品銷售用工流程、黃果柑分級洗選場流程等相關要求,從黃果柑銷售流程進行管控,在疫情防控工作推進過程中,保證黃果柑銷售順利進行。該縣各鄉鎮也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工作,為黃果柑順利銷售提供便利。

「我們將黃果柑上市銷售相關工作流程發送給合作社和一些固定客商,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美羅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拓寬銷路,合作社和果農也在想辦法,像坪陽黃果柑專業合作社,因為銷售渠道比較成熟穩定,300多戶社員的黃果柑銷售幾乎不受疫情影響,果子售價還高於其他散戶。

蹲點故事

脫貧奔康 產業鋪就致富路

16日,再次來到八佛山,海拔1400米往上,枇杷進入疏花疏果階段。再往上,青翠的茶園正等待著茶農採摘。

「這次收了1000多公斤鮮葉,今天加工好,明天就可以包裝銷售。」美羅鎮山泉村3組村民劉錦說。

每年3月中旬,當地的茶葉加工廠便開始忙碌。「每年村上都要設置四五個收茶點,全鄉4個茶葉加工廠為當地茶農解決茶葉銷售後顧之憂。」劉錦管理著一家茶葉加工廠,因為當地都是高山生態茶和老鷹茶,茶葉品質上佳,收購客商大多都是回頭客。

低海拔種黃果柑,中海拔種枇杷,高海拔種茶、獼猴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對美羅群眾來說,條條大道通小康。

「美羅鎮茶葉產業主要分布在山泉村和牟家村,有茶農1300餘人,現有綠茶茶園面積2200餘畝,老鷹茶1000餘畝。」美羅鎮黨委書記劉方輝介紹,該鎮積極鼓勵脫貧戶發展茶葉種植,並在茶園中套種獼猴桃,發展立體農業,擴大增收渠道。

脫貧戶韋金全就嘗到了其中的甜頭。「今年的鮮葉每公斤110元左右,等到大面積採收時價格還會上浮。」趁著天氣好,韋金全戴好口罩來到自家地里採茶,四年前他在當地政府和村幹部的幫助下發展3畝多茶葉,2018年順利脫貧。

靠著種植茶葉,包括韋金全在內的70餘戶脫貧戶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吳丹 徐玉婷 王金貴 黃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pYRC3EBiuFnsJQVVj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