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瓊丹:我永遠在向前跑

2020-02-20     中國家永遠愛你

提到苑瓊丹這個名字,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不太熟悉,但若是提起周星馳作品《九品芝麻官》中罵人功夫了得的「龜婆」,《唐伯虎點秋香》中的風華絕代「石榴姐」,一張搞怪、扮丑的面孔就自然浮現眼前了。大概喜歡苑瓊丹的人做夢也不會想到,這位不惜用扮丑來取悅觀眾的「諧星」一開始是走美女路線來的,但似乎這樣的表現風格並不適合她,觀眾還是樂於接受她不拘小節、瘋瘋癲癲的一面。於是,苑瓊丹開創的「港式笑婆」風格風靡一時,而對於片中自己是否造型很遜,在她來看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初春一個綿綿細雨的早上,記者在北京一處拍攝地見到了傳說中的「石榴姐」。那天她在拍攝《夜店詭談》,儘管天公不作美,苑瓊丹心情依舊飛揚。「我在片子裡飾演一個精神病院的護士長,很有漫畫的感覺。這個角色自己也有點神經質,搞笑也很有意思。」



被喊了二十年的「石榴姐」

 
儘管到內地拍戲沒幾年,但由於周星馳系列電影的風靡,苑瓊丹早就收穫了超高的人氣。她笑說在內地自己竟比香港當紅明星佘詩曼還有名,是太驚訝的一件事。問她,猜觀眾喜歡你什麼呢?「喜歡我不漂亮咯。其實我也沒什麼特別,但親和力是很重要的。相由心生,你是個怎樣的人,從面向就能看出來。很小氣的人就很扣兒,很厲害的人就很兇。我性格比較活潑,觀眾也許喜歡我這樣的磁場。」


正因為苑瓊丹爽朗、大咧的性格,我們看到她在大量作品中本色演出的一面。然而,這裡不得不提到合作多次的搭檔——周星馳。


苑瓊丹說:「他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他很清楚找每個演員需要出什麼效果。每次拍戲的時候他就一直在旁邊看的,從不會像我們沒事聊聊天、打打電話、養養神。他會看你們在做什麼,有什麼東西可以給他發揮。周星馳可以把每個人的優勢展現到最大,龍套演員也如此。」


那是段光輝的歲月,可以說苑瓊丹在事業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儘管是一些龍套角色,也算得上是 「豪華大龍套」了。做龍套辛苦嗎?往往都是邊邊角角的角色。用自己的出位換取主角的光芒異彩,看上去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跑龍套的日子不好過,但卻可以讓你飛速的成長,給你更開闊的發揮空間。當你有一天要演做一號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要用什麼方法去演,因為已經你有很多經驗在裡面,這不是壞事。」


苑瓊丹講,周星馳也是一位要求甚高的藝術創作者。在拍《吵架王》的時候,自己曾一度被周星馳奚落的抬不起頭,「看著台詞那麼大段,語速要很快,我時常NG,聽到他和王晶說不如讓我去念1234後期再配音好了,當時我恨不得挖個洞鑽進去。」


人無壓力輕飄飄,但有時壓力過大,會令人產生抗拒心理。為什麼不再與周星馳合作?「他每部電影都有一些新的嘗試和突破在裡面,不然那些就不是周星弛的電影了。這樣壓力非常大,每一次有些東西給你,我就想以前這種感覺演過了,下面那我怎麼去演呢?其實我覺得喜劇演員是天生的,天賦有多少就做多少,再多也困難。我自覺他要我給的東西,我都已經給光了。」


與周星馳的合作,令苑瓊丹名聲大噪。最經典的「絕代風華石榴姐」不知不覺被人們記住了將近二十年。儘管分開,「苑仔」卻也肯定了周星馳所給予她的東西。「在大陸很多人喜歡研究他的電影,對我來說還是有優勢的。所以我還得謝謝周星弛,沒有他其實我來內地的機會也相對的比較小,認識我的人也不會那麼多。」苑瓊丹的坦誠令人欽佩,可以揮手告別令自己平步青雲的機會,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有時我們不要害怕改變,或許另一番新天地會更加大有作為。



內地拍戲更舒服


近些年,港台藝人紛紛選擇到內地發展。這似乎是一種無需多說的「潮流」。內地市場相對港台更大、取材豐富、產量也更多。同時間橫店可開拍三十部電視劇,而香港僅有三至五部左右。


對苑瓊丹比較熟悉的觀眾不難發現,從零九年起,她開始若有似無的接觸內地市場。《刁蠻嬌妻蘇小妹》、《歡喜婆婆俏媳婦》等等作品中都出現她的身影,合作的愉快,苑瓊丹對內地時常有著特別的好感。「在香港,拍完戲可以回家,在內地雖然不能,但這會讓我更專心去琢磨下一場戲,保持對人物的感覺。在這邊我多了很多朋友,收工會和大家一起吃飯,關係更加融洽。」


其實很早之前,苑瓊丹就有意到內地發展。張衛健版的《少年英雄方世玉》曾向她拋出橄欖枝,但怎奈一紙合約,藝人並非自由身。那個時候苑瓊丹還在香港拍情景劇,她說儘管每天拍每天播,薪水倒也可觀,但在時間上像被捆綁起來,幾年的時間卻哪裡都去不了。「我問過他們說,能不能給我時間去拍一個戲,他們說不能。但到最後為什麼我可以有時間呢?那是因為無線電視發生了很多問題。」無線內部的一些問題,恰恰給了苑瓊丹一個空檔出來接觸更多的機會。她意識到是時候給自己不一樣的空間和更廣闊的出路,轉身,或許會有更美的風景。


於是兜兜轉轉幾年下來,苑瓊丹一直沒有離開過內地觀眾的視線。問她是否想要利用這個機會嘗試角色的轉型,她並沒有否認。從市場角度來看,港台方面往往會給藝人做明確的定位,年輕演員負責偶像劇,像苑瓊丹出道較早的藝人重點戲其實並不很多,一定意義上講,很大程度限制了藝人的發揮空間。「但內地就不一樣,觀眾群大,可以接受的演員範圍也廣。不同年齡層的演員演什麼都好,心裡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我覺得國內市場,是非常的適合不同年齡層演員去拓展演藝空間的。」


最近一段時間,苑瓊丹往返橫店北京二地,穿插進行《七品芝麻官》的拍攝,她講這是第三次與「肥貓」鄭則仕合作,戲中她扮演知縣「常知足」的妻子「趙秀娥」。與其他同類型破案比起來,該片極具搞笑風格,有點當年《九品芝麻官》的影子。談到一貫擅長的鬼馬本領,苑瓊丹直言如今好的影視作品太多,觀眾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多元素穿插是時下的新潮流,更容易被大家接受。「這部片子會有搞笑、探案在裡面,同時也教會大家親情是什麼東西。他們兩個沒有孩子,但知縣也沒有納妾,這是為什麼呢。大家會看的出這個女人和他怎麼相處,往往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的女人在支持啦。」



我很注重家庭生活


香港媒體習慣稱呼苑瓊丹為「苑仔」,這大概與她獨立處事有關。其實小時候,「苑仔」並不如此,和一些女孩子一樣,她毫無主見,甚至連吃不吃混沌面都要徵得姐姐的意見。終於有一天姐姐發飆了:「我吃什麼關你P事!你自己點自己的。」被姐姐這麼一凶,慢慢地,苑瓊丹開始變得獨立,知道人生是需要自己來控制。


然而她也清楚,工作上獨當一面,生活中仍舊要與家人、愛人親密無間。對於眼前這段感情,苑瓊丹格外珍惜。她講,諒解是男人與女人最應當學會的。男友是圈外人,對自己工作持贊成的態度。每每自己忙得脫不開身時,他會約媽媽、姐姐家人去喝茶,幫自己體貼和照顧家人。「我們不像現在的年輕人,非得天天見面,粘在一起。當年我們有過拍拖的甜蜜時間,但是過後我們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彼此還是會專注個人的空間。對我來說,我一定要工作的,不是呆在家裡的人。他也要我去做自己的事情,悉心的照顧讓我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過了感情濃烈的年齡,大概看待愛情會有一番別樣的淡然和寧靜。濃濃情話不再是交談的主要方面,更多的會為對方所想,白描的幾句叮嚀看上去更令人窩心。「苑仔」打趣說,感覺男友甚至更依賴她,他出去自己會幫忙檢查行李,而自己則最怕他來照料和關心。「即使拔牙後麻醉藥還沒散,我都不需要他來接我,自己一個人就開著車回家了。我感覺和他在一起,完全沒有壓力,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



苑瓊丹說自己一直在向前跑,對於前面未知的美麗也會害怕,但卻說不上怕什麼。身後的風景或絢爛或不堪已經是翻過去的事,長教訓了,學乖了,才更知道自己接下來要什麼。「我永遠地記著當年簽約時,走進辦公室,那個高層高高在上地坐在那裡,他拿起合約扔到台下:『本來是不要你的,現在多給你一次機會,簽還是不簽?』我暗暗對自己說,要是不做的話,也應該是由我自己挑。未來有一天如果我自己走出這個門去,那就是我炒你的魷魚!所以我選擇繼續做下去。有時候向前沖的目的,不一定為了你自己,僅僅是一種信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eZvYnABgx9BqZZIyg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