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貝貝豆育兒課堂(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懷孕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而分娩更是重中之重。
說起分娩方式,相信順產是很多孕媽、長輩的首選。
但不少孕媽會因為害怕順產帶來的疼痛、胎兒胎位不正等原因選擇剖腹產,而剖腹產在為孕媽減輕負擔,降低分娩風險的同時,不少孕媽也反映它帶來了一些嚴重後遺症,那麼真的是這樣麼?
據有關調查顯示,接近四成的剖腹產准媽媽都表示:產後腰疼,坐立不安整日無法動彈。
她們認為,這是生產時採用了剖腹產所帶來的,但其實腰疼與剖腹產的關係微乎其微!
產後腰疼的「鍋」,為啥要剖腹產來背?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麼
眾所周知,採用剖腹產是會給產婦打麻藥的,而麻醉方式一般是從背部進針。
之所以許多剖腹產寶媽認為,產後腰疼是剖腹產造成的,就是因為疼痛部位和進針部位相差不遠。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麼?許多數據都能表示,事實並非如此:
- 從懷孕到生產,本身就是一件充滿疼痛與艱難的過程,因此身體各部位的疼痛都是很常見的。
醫學調查數據表明,30.9%的女性在生產後會出現漏尿、腰疼等現象。
這個數據並非只針對順產或剖腹產,也就是說,順產與剖腹產一樣,產後也會出現腰疼的後遺症。
- 緊接著對兩種生產方式,單獨進行調查研究。
發現:順產產婦產後腰疼的幾率為40%,而剖腹產發生此情況的機率為38%,兩者相差並不大。
由此可見,剖腹產寶媽和順產寶媽發生腰疼的情況,都是近四成,那女性產後腰疼就要從諸多方面來分析。
剖腹產寶媽產後腰疼,不怪麻藥,背後原因很多人想不到
產後腰疼並不是個例,而是接近40%這樣一個非常高的機率,相關專家就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調查,得出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點、孕期腰痛延續
隨著胎兒的增長,孕媽骨盆中的各個關節都會變得鬆弛,而子宮的重量會迫使孕媽身體的重心逐漸向前移。
而分娩過後,由於腰椎向前凸,產婦的關節鬆弛和肌肉無力,再加上子宮沒有恢復位置,便會出現產後腰痛的現象。
第二點、孕媽鈣質流失
一些孕婦認為,補鈣只在孕期進行即可,其實不然,孕育胎兒和母乳喂養都會導致孕媽體內鈣質的流失。
而分娩消耗了孕媽大量的能量,鈣質不足便會導致腰疼的情況。
第三點、哺乳姿勢不當
剛生完寶寶的寶媽,身體本就虛弱,還要照顧寶寶哺乳。
一旦姿勢不正確還在哺乳時露出後腰,腰部就會受涼且出現肌肉疲勞的狀況,長此以往,產後腰疼便會「排上日程」。
第四點、其他原因造成
產婦營養不均衡、休息不當過度疲勞或過早穿高跟鞋,都會引發產後腰疼,並且有腎臟及骨骼病史的人,產後腰疼的機率更高。
剖腹產寶媽產後腰疼能避免,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俗話說得好:方法總比困難多,既然產後腰疼有它的原因,那就一定有預防和治療的對策。誰都不想身體出現問題,因此,預防才是關鍵。
一、產後沒有腰疼現象,要抓緊預防
疼痛在自己身上,別人永遠無法感同身受,不想產後受到腰部疼痛的困擾,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矯正體態
對於孕婦而言,產後腰部疼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長期體態不正,產後疲勞還要帶娃,就會讓寶媽腰部受到壓迫造成疼痛感。
合理飲食
剛生完孩子的寶媽要做到飲食合理,營養均衡,這是預防腰疼的前提保障。
休息充分
懷孕使寶媽的腰部承受了很大的壓迫,因此生產後的寶媽要有充分的休息,不能過度疲勞,要讓腰部充分地休息。
溫馨提示:側臥時,要在腋下墊好柔軟物,保證腰部的舒適感。
二、產後出現腰疼現象,要積極治療
雖說產後腰疼可以預防,但也是有「意外」的,一旦出現腰疼的症狀,寶媽要做到以下幾點來進行治療。
及時就醫
對症下藥是治療的原則,如果疼痛難忍,寶媽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小病拖成大病。
採取熱敷
熱水袋熱敷,可以有效緩解腰部疼痛,能對腰部韌帶起到平復消炎的作用。
進行按摩
按摩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從而促進血液循環,寶媽可以讓家人幫忙按摩,雙手搓熱上下按壓。
補充鈣質
哺乳會流失大量的鈣質,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因此,寶媽日常生活中應當注意補鈣。
產前,孕媽一定不能犯懶,要時刻保持正確的方式,多了解一些孕期知識;
產後,寶媽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預防可能出現的疾病,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最後,祝願每一位寶媽健健康康不受病痛的困擾!
今日話題:寶媽你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會腰疼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