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景縣法院:按圖索驥尋「老賴」 ,釋法明理化「頑石」

2019-12-24     河北高院


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但有的夫妻關係一旦破裂,就無法彌合,甚至產生怨恨,互相指責、互生埋怨,這樣往往會出現離婚判決書雖已生效,但其他生效事項難以執行的局面。近日,景縣法院成功執結了一起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使雙方自願達成和解協議,避免了一起民轉刑案件的發生,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案情簡介

原告張某與被告李某經人介紹相識,2012年3月登記結婚,由於婚姻缺乏了解,發現雙方性格不和、經常吵架,未建立起真誠的夫妻感情。2017年1月原告張某向景縣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經法院依法判決雙方離婚,雙方婚後購買的樓房及車庫歸原告所有,原告給付被告該樓房折價款及裝修款,被告遷出該樓房。判決生效後,雙方互有給付義務,就被告李某遷出現住小區樓房及物品搬離問題未達成一致意見。無奈,原告張某向景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該案進入執行程序後,執行幹警田建華立即向被執行人李某發出了執行通知書並要求其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執行過程中,該案又遇難題:一是雙方當事人互有給付義務,其中被執行人李某對生效判決書確定的義務不服。二是執行幹警了解到雙方矛盾積怨較深,在申請人將補償款交至法院的情況下,被執行人李某拒不領取,且揚言對申請人打擊報復,在開庭審理前曾身藏尖刀,被我院安檢人員檢出,此案稍有不慎極易造成刑事案件。三是李某非本地戶籍,離婚後常外出打工,居無定所。為了躲避法院執行,已經關機,玩起失蹤。為此,執行幹警沒有採取傳統強制執行手段,而是採用按圖索驥的方法,步步為營,層層深挖,先後走訪被執行人李某曾經的居住地、工作地,同社區委員會、鄰居、同事等了解情況。通過四處尋找、多方打探,得知李某將參加親外甥女的婚禮。

執行幹警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與被執行人李某姐姐取得聯繫。在李某姐姐的幫助下,執行幹警見到了李某。執行幹警同李某親屬一起從法理、情理等方面出發,對李某進行明理釋法,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明確的義務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終於,被執行人李某同意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明確的義務,但要求連同曾經裝修房屋用的地板磚一同帶走。鑒於李某已鬆口的情況下,執行幹警趁熱打鐵迅速與申請人張某取得聯繫,說服其也作出相應讓步。

經過多天的努力,被執行人李某同意主動遷出現住小區樓房,承諾自行搬離物品。同時,申請人也自願在判決書規定的給付李某的樓房折款數額基礎上再增加8000元作為地板磚的賠償款。至此,該案件順利執結。

婚姻家庭糾紛案件,不管是訴訟階段還是執行階段,稍有不慎,極易引發嚴重後果,甚至轉化為刑事案件。景縣法院執行法官本著「為民執行、執行為民」的初心,在加大執行力度的同時注重化解矛盾糾紛,讓當事人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義同時,也感受到執行的溫度與情懷。

來源:衡水法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Oa3Nm8BMH2_cNUg4O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