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功系資金鍊緊繃:債務高達365億,現金流才7億

2019-07-16     新浪理財師



中國500強企業精功集團正處於危機之中。

7月15日晚間,精功科技發布公告稱,精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功集團)發行的「18精功SCP003」因不能按期兌付宣告違約。該超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應付本息金額為10.51億元

精功集團是浙江紹興當地大型民營企業,上市公司除了精功科技以外,旗下還有著精工鋼構和會稽山。同日晚間,另兩家公司也發布了類似公告。

對此,三家上市公司均在公告中表示,集團是受多重因素影響,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

一、違約早有預兆,集團存在多項流動性問題

早在今年4月,精功集團就因涉及擔保代償風險而被評級機構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4月22日,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在公告中指出,精功集團利潤水平有所下滑,持有的兩家上市公司股份因債務糾紛被全部凍結,短期債務壓力很大,且被擔保企業部分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或破產,存在較大待償風險。因此,決定將精功集團及「17精功MTN001」列入信用觀察名單。

另根據精功集團5月21日發布的公告,截止當時,精功集團又新增8筆資產被凍結和輪候凍結,其中包括浙商銀行股權、紹興銀行股權、精工控股股權、上海越信投資有限公司股權等。

除了此次宣告違約的「18精功SCP003」,當前精功集團還有10隻債券存續,餘額合計51億元。年內將到期或回售的有「18精功SCP004」、「16精功PPN002」、「17精功02」、「17精功03」、「17精功04」、「17精功05」、「16精功PPN003」7隻,合計30.5億元。

就在3家上市公司公告同日,大公國際也發布報告宣布將精功集團主體信用等級調整為AA-(大公國際於2018年7月27日曾給予其AA+的主體評級),認為公司償債能力大幅下降,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並提及了精功集團另一筆債務——3億元的「18精功SCP004」償債來源有不確定性。

報告還表示,根據精功集團提供的截至2019年4月17日的企業信用報告,精功集團本部已存在合計52.82萬元欠息未結清,合計2.45億元的未結清關注類貸款、關注類銀行承兌匯票、關注類信用證和墊款;對外擔保餘額合計39.22億元,其中不良和關注類餘額為4.81億元。

另根據精工集團此前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9月30日,集團整體流動負債合計245.72億元,負債合計365.5億元,貨幣資金為52.66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僅為7.44億元。其中,精功集團一年內要償還的短期有息債務規模達176.69億元(總有息債務規模279.64億元),可以看出短期債務償還壓力非常大。

二、3家上市公司股權均遭質押


那麼,作為控股股東,精工集團的資金危機會波及旗下上市公司嗎?畢竟之前海航系的集體崩盤仍歷歷在目。

而當前,精工系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均在極力撇清與精工集團的關係,表示集團的資金危機不會對自身產生直接影響。

精功科技公告稱,精功集團本次短期融資券未能按期兌付事項與上市公司無關聯,預計不會對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產生直接影響。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此外,會稽山公告中也作了類似描述。

精工鋼構更是從股權結構、經營管理等多個方面,說明精功集團的資金流動性問題不會直接傳導至公司。

但與此同時,根據大公國際同日公告,精功集團所持精功科技、精工鋼構和會稽山股權質押比例均接近100%,精功集團面臨著較大的再融資壓力,並且存在失去對子公司控制權的風險。

另早在今年4月份,深交所也曾就類似問題對精功科技進行過問詢。當時,精功科技回復稱,精功集團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所涉及的事項與公司無關聯,預計對精功科技的控制權暫不會造成重大影響,公司不存在主要銀行帳號被凍結、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等情形。

三、三家上市公司經營質量欠佳


雖然精工系旗下三家公司均表示自己不會受控股股東資金危機的影響,但其自身的經營質量卻整體不高。

年報顯示,去年精功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04億元,較上年的9.50億元增長5.68%,但相對應的歸母凈利潤為573.21萬元,同比下降94.22%,扣非凈利潤則虧損5777.45萬元,同比下降160.84%,是2015年以來首次盈轉虧。




而在今年一季度,公司虧損仍在加劇。根據財報,公司在今年前三個月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6.95%,凈利潤則虧損2729.82萬元,同比下降324.58%,上年同期為1216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2776萬元,虧損擴大。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區間為2800萬元至3800萬元

由此一來,公司連續6個季度扣非凈利潤出現虧損。

對此,精功科技公告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傳統產業的市場拓展增速有所放緩,太陽能多晶矽裝備市場仍未見起色,公司總體銷售同比有所下降,相關資產減值計提增加,導致經營業績進一步下降。

其次,精工系旗下的黃酒企業會稽山的經營業績也不太理想。

去年,會稽山實現營業收入11.94億元,同比下降7.36%,凈利潤178億元,同比下降2.26%。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再次雙降,二者分別同比分別下降13.60%、23.13%。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會稽山籌劃以9800萬元現金收購精功集團旗下的精功農業100%,而精功農業去年虧損529.2萬元。此舉被市場解讀為緩解精功集團債務危機的舉措之一。目前,會稽山方面尚未披露進一步消息。

最後,看似盈利能力最強的精工鋼構同樣並不令人滿意。

2014年,其凈利潤達到2.67億元,之後便是連續三年下降,2017年僅有0.62億元,扣非凈利潤低至1199萬元,約為2016年2.16億元扣非凈利潤的5.54%。

2018年,精工鋼構實現營業收入86.31億元,同比增長32.11%,凈利潤為1.82億元,較上年增長192.98%,扣非凈利潤為1.5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171.89%。

但相比之下,去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卻為-2.34億元,經營現金流凈額與凈利潤數據極不匹配。

因此,從精工整體的債務到期情況來看,集團的流動性危機已十分嚴重,而由於其所持三家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比例均已接近100%,因此也面臨著較大的再融資壓力。

與此同時,精工集團目前的資金危機尚不會波及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但三家公司各自的經營情況卻不太理想。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新浪理財師」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文中的信息均來源自市場公開消息,本平台對這些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oN8y_msBmyVoG_1Z8W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