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郟縣出現的新發本土冠狀病毒確診病例,一下子又讓許多朋友稍微放鬆的神經又緊繃了起來,簡單和大家回顧一下這個事件:
在郟縣人民醫院對醫生進行體檢核酸篩查過程中,發現一名工作人員出現了核酸檢測單陽性的情況,這名人員的情況是春節前有武漢旅居史,返回後自行隔離14天,無症狀,而與其密切接觸的另外兩名人員,也核酸檢查呈陽性,郟縣人民醫院立即對3人進行了留院觀察,並對採樣有疾控中心進行了覆核檢查,並啟動流行病學調查,隔離了密切接觸者74人,目前37人檢測未見異常結果,其他人員的檢測也正在進行中。
由於前期我國疫情控制形勢良好,絕大多數新增病例都屬於境外輸入病例,這樣的本土確診病例一經報道,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關於「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是否會有第二次疫情大爆發的可能性的疑問,也成了很多朋友關心的問題。
對於「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有感染性的問題,這一點基本是可以確認的,在我國疫情發生期間,也發生過一些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給其他人發病的情況,而在《Nature》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更是指出無症狀感染者及輕症感染者,在感染初期,其病毒檢出量較高,同樣具有極高的傳播性。目前對於疫情的不確定性影響比較大的是,我們還沒有關於無症狀感染者的相關數據和充分研究,因此,開展無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篩查以及相關研究,是在我國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下,除了做好「外防輸入」之外的另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關於無症狀感染者的調查研究,我們應該弄明白以下幾點問題——
1. 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到底有多高?
2. 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是不是真的沒有症狀,還是有症狀,只是症狀輕微而且不典型,因此而被忽略?
3. 無症狀感染者是否都會產生抗體?多久能產生抗體?還是有一部分無症狀感染者屬於超長潛伏期的情況,在某些情況下仍然可能發病?
4. 無症狀感染者感染的病毒與新冠肺炎感染的病毒是否存在亞型上的差異和變化?
5. 無症狀感染者如果體內病毒弱陽性未清除的情況下,長時間以後具有傳染性(河南的情況就是例子)可能性高不高,是特例還是常見情況?
建議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排查篩查和流行病學調查,不妨先從疫情爆發,發病人數密度最高的地區開始,特別是在當地又屬於密集發病的地區,不妨仍然繼續進行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不但要進行病毒抗原檢測,對於抗體也要一起檢測,同時調集力量,進一步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分型、傳播、感染症狀、感染人群、抗體產生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把這些問題弄明白,對於我們加強疫情防控,預防疫情的二次爆發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很多國內國際的專家,近期都在提醒國內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萬事無絕對,而且國外的疫情正在迅猛發展,國內防輸入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在疫情期間,不斷表現出來的一些出人意料的特例情況,也讓我們對這個病毒的「狡猾」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防輸入壓力加大,病毒的諸多特性還在研究認識當中,這些方面的因素,確實加大了我國疫情防控的難度和增大了疫情二次爆發的可能性。
就目前的國內的疫情防控形勢來看,如果說出現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個人認為還並不大,畢竟目前新發病例絕大多數還是以境外輸入為主,而常規上也對境外輸入人員,也都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隔離和檢查,在做好外防輸入的前提下,如果病毒不出現明顯的變化,不會出現過多的隱性的但具有傳播性的無症狀感染者,出現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就不會太大,作為我們個人來說,在這樣的一個國際國內形勢下,需要做的仍然是,不放鬆防控,做好自我防護,保持社交距離,非必要儘量不扎堆,不聚集,居家做好衛生,勤洗手,勤通風,出門特別是去人口密集場所注意戴好口罩,這些原來經常提到的防護防疫措施,現在仍然不可放鬆,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阻斷病毒的傳播,減少疫情擴散的幾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naxL3EBrZ4kL1ViE4X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