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了,感覺經濟和天氣一樣蕭條。
公司樓下有一條商業街,下班的時候我繞到那邊走了一圈,又有兩家店鋪關門了。
一家是做西裝定製的,一家是做婚紗攝影的。
直播間的書太多了,塞不下,我們要換地方直播了。
找房子的時候發現,整棟樓里,空了大概40多套房子。
租金,降低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沒辦法,生意不好做。
最後看了一圈,定下來一個500平左右的房子,前租客因為生意蕭條,覺得地方過大,決定搬走。
我們覺得是個合適的接手機會,可以把價格壓低,然後租上兩年。
業主說,可以見面談談。
我性格比較內向,其實並不太擅長做談判。
更擅長的是,做服務,換位思考能力比較強,能夠體諒他人的需要。
但是創業,可以逼你成長為任何一種人。
這次訂房,我沒時間去,讓助理去的。
臨走之前,我向他灌輸了我的兩個談判殺手鐧。
首先,進尺得寸戰略。
李嘉誠的兒子,就曾經用這個戰略。
他當時對衛視很感興趣,搞了個衛視台,但當局不允許他播放粵語節目。
不播粵語,幾乎失去香港市場,對他而言很不利。
他多次找到香港政府,提了兩個要求,一是要求解除「禁播粵語節目」的條例,二是要求准許向用戶收費。
還用民意,作為談判籌碼。
香港政府被迫做出一點讓步,允許他播放粵語節目。
看似只讓了一步,但這一小步,正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上來一定要提更過分的要求,以便達到小要求。
房東的報價是7w9,有零有整的,我們的心理價位是6w8,差的有點多。
我上來,先提出6w5。
最後能接受的價格是7w。
心理價位一定要清楚,不要被人牽著走。
在心理價位之下,去報價。
其次,互惠法則。
《影響力》這本書提到:
我有一天正在街上走,迎面走來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他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紹,然後問我要不要買幾張五元一張的下周六晚年度童子軍雜技表演的票。我對這一類的事情向來沒什麼興趣,因此婉言謝絕了。
「既然是這樣,」他說,「要不要來一點我們的巧克力?只要一元錢一塊。」我當即買了幾塊。
但我馬上就覺得有點不對勁,原因是這樣的:
(A)我不喜歡巧克力;(B)我不喜歡隨便花錢;(C)我站在那裡,手裡拿著兩塊他的巧克力;(D)他拿著我的兩塊錢走掉了。
這就是互惠法則在起作用。
這個原理的結論之一是,我們有義務回報我們所得到的恩惠。
但這個原理還有另外一面:如果他人對我們做出了讓步,我們也有義務做出讓步。
所以我就告訴助理,要很堅持6w8,談判到最後,如果對方不同意,也沒有關係。
如果不行的話,就表示做出艱難讓步,到7w。
讓步之後,立刻提出另外一個條件,免租期希望可以有兩個月。
如果對方不同意,只給一個月,一定要堅持磨下去。
磨到最後,實在不同意,你可以做出再次讓步,說我們可以給出更好的付款條件,半年一付。
現在這個經濟環境,大家都很害怕租戶違約,這是一個不小的讓步。
讓步之後,讓對方把免租期延長。
助理聽完我給他的談判策略之後,飽含信心地走了。
一會兒給我發信息,說,咋辦,人家上來就說,物業費讓咱們承擔。我說不同意,對方就開始提條件了。
我說沒關係,如果對方讓你承擔物業費,你把物業費從心理價格上減去就好,穩步報價。
趁機可以使用讓步策略。
對方讓你承擔物業費,你表示為難。最後還是承擔。承擔後提你的條件。
一會兒又給我發簡訊,說怎麼辦,對方說有三四家都在等著跟他談判。
我說對方向你使出了稀缺策略,逼你成單。你穩重一點,告訴他們。
第一,經濟環境不是很好。您看的租戶,不一定靠譜。
第二,整棟樓空了40套,我可以打開鏈家APP給您看。
最後指出,我真的覺得咱們人不錯,很想跟咱們這邊來定。
也不用拿這個話去逼人家。
助理在我的遙控下,最終以7w加一個半月的免租期,拿下房了。
還算滿意。
以上的故事告訴大家,學完了東西,用到實踐上,沒有那麼簡單。
不過,不是學習沒用,而是學完之後,要不停地實踐。
一些生活的碎碎念,晚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NkEl3QBURTf-Dn5pwM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