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里,這才是嚮往的一種生活

2019-12-04     名家書畫鑑賞

庭院和庭院藝術——庭院詩詞、庭院繪畫、庭院小說、庭院戲曲等,共同構成了令人魂牽夢繞的中國古代士大夫生活美學。

深深庭院,每每落筆於古人的詩詞畫境里。其中,又以宋詞為最。

那時的詞人,無論皇帝、達官貴人、平民百姓,還是僧人、風塵女子,大多居住在某一處庭院裡。

因而,宋詞中的庭院詞占有較大篇什。詞人們把自己的心性、人生悲歡都精妙地編織進一曲曲詞里供人傳唱、賞味。

憑藉美妙的人生情懷和審美意趣,這些詞便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的璀璨篇章,一直影響著宋朝以降的中國文學乃至日常生活。

近千年以後,我們沿著宋詞,再次發現中國庭院之美。或者說,在宋詞里,我們會遇見我們真正嚮往的一種生活。

壹 | 宋詞里的庭院構成

建築理論家拉普卜特認為:「人類住宅一個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領域的界定。」

宋代的民居庭院就是由建築、圍牆和大門圍合起來的一個空間系統,其中院落可能處於房前屋後,也可能處於住宅中心。

1 | 門

門是庭院的起點,猶如戲劇的序幕和文章的開頭。作為入口,它是公共領域和私人空間分界線上的重要結點。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排踏破蒨羅裙。——蘇軾《浣溪沙》

姑娘們囿於社會禮俗,不能自由地出去觀看,於是紛紛擁在籬笆門邊,相互推攘中把裙子都踩破了。

由此可見,門在人的心理上具有重要的暗示意義,它是內與外、私與公、行為的可與否之間的一個界定。

院落半晴天,風撼梨花樹。人醉掩金鋪,閒倚鞦韆柱。——周紫芝《生查子》

「金鋪」原指門上的銅鋪首,這裡指代門。這種裝有銅鋪首的大門,是十分考究的住宅之門。

從詞中可以看出,關掩上門的院落,為居住者提供了一個十分安全自在的心理環境。

2|圍牆

圍牆可以由各種材料構成,其最原初和基本的功能是起邊界、屏障作用,但居住者隨後往往將其功能擴展到了環境美化方面。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遠圍牆,隱隱茅堂。——秦觀《行香子》

這裡雖未明確出現有關圍牆的材料,但由詞意仍可判斷其「圍牆」即是通透的籬笆牆。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滅。——周密《疏影·梅影》

白色的院牆如同白色的宣紙,院中的其他事物映襯在上面,能產生造景的效果。不少人家在院中靠牆栽竹種花,其效果宛如國畫小品。

3|路

不論庭院大小,必有道路,其可稱為庭院之脈絡。

不同的庭院道路布置往往不同,或多或少,或曲或直,或整飭或自然。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院中道路往往成為居住者散步徘徊、體察自然和思索沉吟的絕佳之地。

4|井

「井」在宋詞中被反覆提到,可見當時庭院裡普遍有井。

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鄧剡《浪淘沙》

宋詞中提到井時有時以「金井」一詞出現,且當時人們喜在井邊種植梧桐,因此「井」與「梧桐」又總是兩兩齣現。

5|鞦韆

「鞦韆」一詞在宋詞中反覆出現,說明它在宋代應當是民居庭院中的普遍設施。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李清照《點絳唇》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東坡 《蝶戀花·春景》

鞦韆主要是女性娛樂玩耍用的設施,這首詞就描繪了一位院中盪鞦韆的少女,十分細膩傳神。

二、宋詞里的庭院小生境

宋詞里的庭院,花草樹木繁茂,這些迷人的景物,又使庭院吸引來各種鳥雀、小動物和昆蟲,四季更迭,形成了一個自然而宜人的小生境。

1|梅蘭竹菊

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稱其為「四君子」,以彰顯對天地自然獨愛,對隱逸生活獨樂的高雅情趣。

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艷清貞,是庭院小生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姜夔《暗香》

兩竿翠竹拂雲長,幾葉幽蘭帶露香。好手移來窗戶里,不須千里望沅湘。——劉躍《題沅湘蘭竹圖》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文同《詠竹》

惟有東籬黃菊盛。遺金粉。人家簾幕重陽近。——歐陽修《漁家傲 十二月鼓子詞》

2|梧桐

最是梧桐總關情。

梧桐是有靈性的草木,在宋詞中,梧桐總沾有些許惆悵、傷悲的意味。

梧桐樹下梧桐雨,這庭院裡絲絲縷縷的愁緒飄散開來。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3|芭蕉

蕉心捲縮著,蕉葉舒展著,這一卷一舒,象是含情脈脈,相依相戀,情意無限深摯綿長。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李清照《添字採桑子》

4|鳥雀昆蟲

春秋冬夏,四季更迭,庭院裡總有悉數不同的小動物們在逡巡來往。各種聲音交織如斯,好不熱鬧。

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史達祖《雙雙燕·詠燕》

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里語黃鸝。——趙令畤《浣溪沙·水滿池塘花滿枝》

月移花影西廂,數流螢過牆。——李彭老《四字令·蘭湯晚涼》

三、宋詞庭院裡的浮生歲月

庭院除了作為生活場景的延伸,也是一種心靈空間的擴展。

在宋代詞人的眼中,家國情懷、深閨離緒、季節變遷、動人愛情……仿佛人一生的悲歡離合,都發生在這一方院子裡。

1|春花秋月

作為唐宋之間五代南唐的後主,李煜的生命結束在宋朝的首都,他以詩詞展現了他那獨特的命運和審美深度。

千年以降,他諸多庭院裡的詩詞,成為人們感知宋朝庭院意境之美的不可繞過的文本。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李煜《搗練子令·深院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2|離愁別緒

人間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人類的感情與生俱來,是詩詞中一個永恆的主題。詞人們也總是在一個個庭院裡默默地品嘗著這離愁別緒。

芳蓮墜紛,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篠牆螢暗,蘚階蛩切。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誰撥。最可惜一片江山,總付與啼鴂。長恨相從未款,而今何事,又對西風離別。渚寒煙淡,棹移人遠,縹緲行舟如葉。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羅襪。——姜夔《八歸·湘中送胡德華》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苹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3|傷春悲秋

習習晚風吹入庭院,正是春寒料峭經冬的寒梅已由盛開到飄零之時。

春愁本就撩人,何況又見花落!清麗風格,格高韻勝,詞的意境霎時就瀰漫在庭院中。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玉鴨熏爐閒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李清照《浣溪沙》

4|愛國情懷

江南早春,風光綺麗,千里鶯啼,紅綠相映。

而庭院裡卻一片寂靜,空自懷遠,心間相思深情,無人傾訴。

復國壯志無從施展,這小小的院子裡,凝聚著稼軒深沉深厚的家國情懷。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籍。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閒愁極。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處也,彩雲依舊無蹤跡。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辛棄疾《滿江紅·暮春》

各位師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FDn3m4BMH2_cNUg0g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