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和F-35戰鬥機在訓練中相撞,並迫降在農田裡的美軍KC-130J加油機日前已經被轉移到傑奎琳·科克倫機場。儘管飛機本身被拆得七零八落,但是整體上看,飛機並未受到太大損傷,如果進行大修後,依然可以繼續使用。不過這架飛機到底是修復還是報廢,還得看美軍評估之後再下結論,不過總體上看,這種由C-130改裝而來的加油機可以說是相當的堅固。
KC-130加油機是由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C-130"大力神"戰術運輸機改裝而來,而C-130型戰術運輸機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軍用運輸機的標準時代,一直到今天,世界各國的主流軍用運輸機,依然沿用著由C-130運輸機開創而來的各項基本設計要求,而C-130運輸機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1956年研製成功,並列裝美軍的一款戰術運輸機。
C-130運輸機的問世,還得從美蘇的第一次對峙說起。早在1945年二戰歐洲戰爭結束時,德國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區占領,但是在1948年由於美國夥同英法一起擅自在自己的占領區內發行新貨幣,並組建政府,此舉引發蘇聯的不滿。蘇聯隨即以全面封鎖西柏林和西德之間的水陸交通,作為對西方國家的報復,史稱"第一次柏林危機"。但是讓蘇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美國和英國組織了500多架大中型運輸機,24小時不停歇給西德運送物資。在歷時1年的時間裡,美國的大型運輸機總計運送超過110萬噸各種物資,不但滿足了西柏林250萬人口的日常生產生活,還有大量富餘,從而徹底打破了蘇聯的封鎖企圖。
但是"柏林空運"也顯示出當時美軍裝備的老式運輸機存在很大缺陷,當時美軍使用的C-47和C-54等運輸機,普遍採用下單翼設計,機身距離地面很高,貨艙門採用側開方式,這導致運輸機不便於運輸大中型武器裝備,只能運送士兵或者輕武器。為此洛克希德公司立項開發了全新的C-130運輸機。
C-130型運輸機開創性地採用了上單翼設計從而讓飛機機艙更貼近地面,同時在飛機尾部設計可開合尾艙門,並且配以摺疊式跳板,這樣卡車、輕型坦克、裝甲車等重裝備不但可以使用C-130運輸,還可以自行上下飛機,具備極強的戰術意義。同時,C-130運輸機還使用多輪多支柱起落架,從而保障飛機可以在未經處理的土質跑道上起降,極大提升了飛機的野戰性能。而且C-130運輸機還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渦槳式發動機,在功率相同的情況下,大幅降低了油耗,確保飛機具有更遠的航程和更大的載荷。這些基本設計特徵一直被後來的軍用運輸機所採用,包括現在的美國C-17、俄羅斯伊爾-76、我國運-20這樣的重型運輸機依然清一色採用上單翼,4發弔掛式發動機的設計,並且都具備在土質跑道上起降的能力。C-130對後世運輸機的技術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在美國C-130運輸機如同轟-6在中國一樣,依照其字母順序一直往後排序,如今最先進的C-130J型運輸機已經裝備了過去只有戰鬥機採用的平顯裝置,傳動系統則改為全電傳操縱,同時駕駛艙也全部改為"玻璃座艙",具備高度的自動化特徵。由於性能卓越,C-130運輸機還被改裝為加油機、電子偵察機……甚至是獨特的"空中炮艇",被用於支援美軍特種部隊作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1QUZ3YBur8RWXSA96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