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張孝飛——疫情面前「三不避」的醫生

2020-04-16     瞰亳州



  從1月23日至今,亳州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孝飛沒有回過一次家,即使出發去武漢前,他也沒有與家人相見。「讀書人有三不避,國家有難不能避,為民請命不能避,臨危受命不能避」,他說現在正是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必須勇往直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要去武漢前線」

  疫情發生後,亳州市人民醫院第一時間成立了接診武漢返鄉人員的發熱門診,醫院緊急徵集醫護人員。作為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孝飛主動請纓,憑藉自己10年的豐富從醫經驗成功入選首批發熱門診志願醫生。

  從1月23日開始,張孝飛每天與數不清的發熱患者打交道,他坐診的發熱門診成了醫院危險的地方。1月27日,醫院再次徵召勇士,去更危險的湖北省武漢市。張孝飛毫不猶豫地舉手報名。

  有人問張孝飛為什麼要去武漢?他的回答是,「第一:我是一名黨員,黨員幹部走在前,抗疫工作就不難;第二:我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捍衛生命,是我終身守護的誓言,也是我的本職工作。第三:我是讀書人,讀書人有三不避,為民請命不能避;國家有難不能避,臨危受命不能避」。

  1月31日,張孝飛被分配到武漢太康醫院普通醫療救治組第七病區,擔任病區臨時負責人。梳理工作流程、檢查消毒效果、每天上報報表……在救治患者的同時,張孝飛建立了嚴格的制度,爭取做到零感染。

  為了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張孝飛要求病區24名醫護人員嚴格執行工作紀律,規範操作流程,防護服穿戴必須符合要求,同時規定最多兩人同時就餐,就餐時禁止交流,就餐結束及時穿戴防護裝備,減少暴露時間。

  「把病人當親人看」

  在武漢第一天上班,張孝飛觸動很大。當張孝飛問及一個阿姨家人情況時,阿姨說:「老伴在監護室搶救,兩個女兒也感染住進醫院。」一位老大爺在彌留之際,讓張孝飛幫忙給家屬打電話,沒想到他家屬在電話里說自己也在住院。

  第一天下班,張孝飛是哭著回賓館的,他更加肯定自己來武漢的決定是對的,這裡的人更需要他,他要把每個患者都當成自己的親人看待,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夥伴的辛苦,穿尿不濕、面頰擠壓傷、全身汗濕……網上關於醫護人員的描述正是他們真實工作的寫照。

  隨著疫情的發展,全國各地都在支援湖北,到武漢的醫護人員越來越多。「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中神通上海」,全國最強的醫療團隊都聚集到了武漢。張孝飛激動地說:「如果說我們是小打小鬧,他們絕對是飛機大炮。」

  張孝飛不再感到孤單,開始暢想「會戰」後勝利的場面,他在朋友圈裡寫道:「武漢的夜晚寧靜而又美麗,仍然是燈火通明,待到疫情結束,這裡依然是繁華的都市。武漢會戰即將打響,武漢加油。」

  「不變的醫者初心」

  很多人問張孝飛去武漢怕不怕,他的回答是:不怕,但又很害怕。不怕是因為醫務人員的使命是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但每次想到家裡的愛人、孩子和老人,他心裡又有些害怕。

  張孝飛說:「如果要我在怕與不怕之間選擇的話,我選擇不怕,生命所系、健康所依,這也是醫者初心。」有耕耘,就有收穫;有付出,就有回報。看著一張張病灶消退的CT、一封封感謝信,張孝飛的雙眼模糊了,這是收穫的淚水。

  談到家人,張孝飛對家人滿懷愧疚。疫情爆發後,自願到發熱門診值班的張孝飛就開始了「與世隔絕」的日子,平時工作忙陪伴家人時間少,疫情時期他更忙了,連回家都變得「奢侈」。

  張孝飛現在最大的心愿是,幫助武漢人民早日打敗疫情,早日凱旋,早日與家人團聚。為了這個目標,他和其他所有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一樣,將更加忘我地投身到疫情阻擊戰中,奉獻他們最大的能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7zgnEBiuFnsJQVix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