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維艱、正道成功、積德成善、成人達己」,這是陳志華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這個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27歲就拿到「北美精算師」資格證書的70後,本可以在傳統保險和網際網路保險領域步步高升,卻在高峰期毅然退出,白手起家。20年的保險企業高管和職業經理人經歷讓他明白,未來只有藉助網際網路思維與平台進行創新與改變,才能解決傳統保險業面臨的痛點。
已是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悟空保董事長兼悟空籌CEO的他堅信:這個市場足夠大,我們的夢想才剛剛開始。
創業初心:讓保險不再買錯買貴
2015年8月,陳志華開啟了網際網路保險事業,創立悟空保並擔任董事長兼CEO。談到創業,他坦言,「創業需要一定的積累與機遇,而創立悟空保的願景則是讓保險不再買錯、買貴,普及正確的保險理念,告訴消費者關於保險本質的東西。」
至於為何取名「悟空保」?陳志華表示,《西遊記》里孫悟空總能雪中送炭,而保險的本質,就是抵禦風險帶來的損失,與孫悟空的英雄形象不謀而合。
憑著20多年的行業經驗,他先後獲得梅花創投、青山資本、唱吧共1500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鳳凰祥瑞資本領投1億人民幣A輪投資,58集團、國華人壽數千萬美元B輪投資。
「創立至今,悟空保與寂寞同行,積累了數百萬客戶,熬到了網際網路壽險的爆發。」陳志華說,這一切都源於他內心的渴望:讓保險不再買錯,不再買貴!
加速轉型:推出眾籌互助業務,打通任督二脈
發展中,悟空保的流量瓶頸日益凸顯。「現在買流量很貴,轉化率又特別低,建立低成本的流量池成為了公司發展的訴求。」
於是,2019年6月20日,悟空保集團互助眾籌公益平台啟動儀式·暨融資發布會隆重舉行,陳志華在會上表示,重磅推出「悟空互助社」和「悟空籌」兩項業務。
在陳志華心中,保險、互助與眾籌結合,能夠解決三大問題。一是大規模獲客;二是低頻變高頻,通過互助把有同樣人口學特徵的人聚集起來,完成對保險的認知和理解教育;三是場景保險,大幅提升普惠型保障產品的購買率。
在做互助和眾籌前,陳志華調研後發現這兩者與悟空保是一脈相承的。「互助的產品更簡單、運作更透明、門檻更低、槓桿率更高。」精算師出身的陳志華解釋道,「傳統保險是前端收費,交多少錢,保一輩子,而互助是後端收費,交多少錢,保多少年。雖然保障額度有限,但互助能夠更好地滿足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彎道超車:不是比誰跑的快,而是看誰做的更久
「很多人問過我,前有水滴籌,後有小的籌款平台,悟空保憑什麼做這個?」我想說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是把行業亂象洗掉,推動行業生態正向發展,並不是比誰跑得更快,而是看誰活得更久。」
「從互助、眾籌到保險的轉化,一個是拼流量,另一個是拼轉化率。我們背後有58集團、58到家、唱吧等流量平台的支持,轉化能力也是很強的。」陳志華透露,「從數據來看,我們的互助、保險業務經過3個月的運營,轉化率已經是行業頂尖水平,再過幾個月,在財務上就能打平。」
除此之外,在陳志華心中,風控能力同樣重要。「做互助是長跑,拼的是風控和穩健,能否持續長久存在,與『核保』和『核賠』的鬆緊度以及條款設置息息相關。」
「此外,悟空籌對於個人大病眾籌沒有收費的計劃。」陳志華說,「悟空籌不僅不會收取任何手續費用,還特別推出三次提款服務,真正將『免費』落到實處,通過一對一專業客服服務,實現T+24小時提款』。」
創業維艱:人才戰略是核心 價值觀是基準
對於人才戰略,陳志華表示,悟空保的用人原則是:學曹操,「戰略級和領袖級人物、有從0到1的經驗、事業心、深造回歸、內部培養的人才缺一不可。」
「悟空籌的COO楊恆是個帥才,我追了他一年,比追我老婆還辛苦,現任悟空籌VP、分管運營的白洋也是從輕鬆籌追過來的。」陳志華介紹道。
悟空籌的高管團隊里,還有出去創業後回歸產品線的時恩華,曾在盛大、百度、中交集團擔任重要職務,即將加入悟空籌任CTO的孫智彬。
談到價值觀,陳志華坦言,「在一年前我還認為價值觀並不重要,但隨著人員增加,我發現志同道合的人才能走在一起。現在,當對同一件事的認知產生分歧時,我們會通過價值觀來判斷和抉擇:是否用戶導向?是否血性擔當?能否高效自驅?是否做到夠專業?結果是不是很好?」
寫在最後:實現社會夢想,是一種幸福
目前,大病眾籌行業已呈現出三足鼎立局面,而悟空籌將繼續下沉市場,觸達更多三、四線城市及區縣級地區,實現精準幫扶,讓更多有實際需求的用戶得到切實幫助。
「三足鼎立也好,雙雄爭霸也好,我們的初心始終是推動大病救助在社會、愛心人士、企業之間形成良性的循環機制,讓籌集到的資金落到實處。」陳志華這樣對記者說。未來悟空保集團將致力為中國億萬家庭構建專業、完整的保障體系,成為國人的三根「救命毫毛」。
採訪接近尾聲,陳志華感嘆,「能夠在實現商業夢想之時,實現社會夢想,是一種幸福。」談到未來的發展,陳志華望了一眼窗外,說道:「四十不惑之年,我的夢想才剛剛開始!」
此時的北京已經進入到深秋,也是最美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