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套房動輒一二百萬,實際100平米的房子造價多少錢?內行透底

2020-07-19   遠舒

原標題:買一套房動輒一二百萬,實際100平米的房子造價多少錢?內行透底

買一套房動輒一二百萬,實際100平米的房子造價多少錢?內行透底

商品價格有漲有跌,才是符合經濟市場邏輯的,因為價格會隨著商品的供應和需求而動態改變,可是在我國,房地產業的價格體系好像是獨立的存在,房價看不到跌,只看到在不斷的上漲,假如10年前100萬買的房子,現在的價格至少漲到200萬,甚至更高。當然,對於早已經買了房子的人來說,肯定是希望看到房價漲的,這樣就等於自己的財富在升值,但是對於還沒有買房的人群來說,內心肯定是難以接受的,畢竟幾百萬對於普通家庭而言,等於天文數字。

很多人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房價會這麼貴,買一套房動輒就一二百萬,實際上100平米的房子造價多少錢?我們找到一位內行人士來揭秘,他表示,房子總售價構成的因素有很多,我們要一項項來羅列。第一;建設房屋用到最普遍的材料就是鋼筋、水泥。按照市場價估算,普通鋼材和螺紋鋼一噸3500元左右,水泥每噸價格在400-600元左右,假設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需要使用1噸鋼筋和10噸水泥,那麼這兩種材料價格總計就是8500元左右。

第二:人工成本。現在的建築工人每月平均在1萬元左右。不過,這裡還要算上項目的管理團隊、銷售人員等各個部門的員工工資。第三:土地成本。房子是建在地上的,而土地是國有的,所以想要拿地建房,首先就得從城市相關部門手中買地,但是地價成本是比較高的,一般二線城市地價在3000-1萬元左右,一線城市地價在2-3萬元左右,這項成本占總房價的30%左右。

第四:房地產涉及到的稅費。比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契稅、印花稅等。第五:開發商的財富成本。因為房地產商拿地建房這些錢基本都是從銀行融資的,直白來說就是借的,既然是借錢那勢必就有利息,所以連本帶息最終都要把這些費用算在房價中,打包交給購房者來買單。

第六:開發商要賺錢。從規劃到拿地再到建設樓盤,如此大費周折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所以無論建房的成本花費再高,商品房定價時還是要把利潤算進去的,這部分至少占到總房價的10%-20%。以上六點,屬於房價的基本構成因素,其實,就算把這些成本全都算進房價里,一套房售價100萬幾乎也頂天了。

但是,如今的房價構成除了上面羅列出來的六點,還有很重的金融附加值,也就是虛擬投資價值,這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比如現在全國不少三四線城市房價也要好幾萬每平米,難道說這些地區也是因為地價貴、成本高嗎?顯然不是的,大家都清楚,如今全國小縣城房價過萬的都在少數,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小縣城是不缺地的,而且現有的房子都完全滿足本地所有人口居住。

我國過去的房地產市場就好比是一個氣球,每個參與者都往裡吹一口氣,有實力的就多吹幾口氣,導致氣球被不斷吹大,但是氣球被吹到一定程度時就很危險了,容易炸裂,要想氣球不炸裂就必須控制其進氣的速度和體量,如果氣球已經被吹到快要炸裂的邊緣,那就要趕緊放氣。看到這裡,相信各位看官們就能夠明白,國家為何要在這幾年堅決強調「房住不炒」的定位目標了吧。

各位看官是否贊同筆者的觀點,支持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