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中毒4人送醫!醫生:千萬慎食野鮮菇

2019-07-30     杭州網

杭州網記者 楊威 通訊員 王蕊 江晨 杭州網訊 入伏後,隨便一場小陣雨,野生蘑菇又長個不停。近日,又有兩戶人家因誤采、誤食野蘑菇中毒走進「鬼門關」,其中最小的中毒患者年僅兩歲半!

5名中毒患者中,4人被送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簡稱「浙大一院」)搶救,1人尚未脫離危險;2歲半的寶寶被送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簡稱「浙大兒院」)搶救,至今生死未卜。

目前,浙大一院接診誤食毒蘑菇中毒人數飆至13人,人數達歷年之最!急診科專家再次提醒:別再為了一口嘗鮮,以身犯險!這種悲劇本可以避免!

朋友圈、短視頻真實記錄

「山中的新發現」撂倒兩家人

中毒的兩戶人家,一戶來自杭州蕭山,一戶來自杭州臨安。

蕭山人徐先生酷愛毅行,一有空,就帶著妻子登山徒步,這個愛好已經堅持了十餘年。

7月18日早晨,他和妻子沒有按照常規的游步道登山,而是循著小路攀爬杭州五雲山,路上看到長滿青苔的石縫裡冒出一朵朵「小白菇」非常可愛,就忍不住採摘起來。

徐太太摘了十幾朵「小白菇」下山,還同時發了一條朋友圈——「山中的新發現」。

徐太太拍攝的「小白菇」。

回家後,兩人將蘑菇和絲瓜一起炒了作為午飯,晚上又將沒吃完的絲瓜炒蘑菇全部「打掃乾淨」。

晚上11點,吃蘑菇較多的徐先生最先發作,上吐下瀉,頭暈目眩,二三十趟廁所跑下來,虛弱到只能躺在床上抱著臉盆嘔吐。

症狀較輕的徐太太先將徐先生送往某省級醫院就診,隨著二人病情不斷加重,醫院建議轉送至浙大一院進一步救治。

無獨有偶,臨安的程大伯一家三口也因為采的一筐「野蘑菇」中招了。

「這些菌子從小吃到大,我怎麼也沒想到今年會中毒!」7月16日清晨,上山接水管的程大伯發現了大片野蘑菇,他特地選了黑色、灰色、紅色的三種採摘帶回家裡。收穫頗豐,他還美滋滋地配樂發了短視頻。

野蘑菇鮮美無比,中午燒湯後,僅僅嘗了幾口的程大伯就再也捨不得吃。將大量的蘑菇湯留給了兒子和兩歲半的小孫子。吃了幾勺蘑菇湯後不久,小孫子就拉了3次水樣大便。擔心對小孩子腸道不好,晚飯時,兒子一人吃光了剩餘的野蘑菇。

晚上9時,腹痛難忍的兒子開始上吐下瀉,堅持到次日中午人已經虛脫,最終,祖孫3人被送往醫院。程大伯和兒子被送到浙大一院搶救,兩歲半的小孫子到浙大兒院救治。

目前,這5人中,徐先生尚未脫離生命危險仍在搶救中,程大伯的小孫子也吉凶未卜。

這種劇毒極具迷惑性

以為是「腸胃炎」其實已經肝損傷

「因為這兩批毒蘑菇中毒患者,格外忙碌!」 急診科主治醫師童婭玲介紹,7月19日下午4時許,一個小時之內,浙大一院急診科搶救室陸續接診了兩批4名患者。

這4名患者症狀相似:頭暈目眩、狂吐不止,每隔幾分鐘就排泄出水樣糞便。急診科主任醫師陸遠強主任火速聯繫省疾控中心專家徐小民周末加班加點進行鑒毒、化驗。

一個小時後,血液和尿液的檢測結果出來了——徐姓夫婦系鵝膏毒肽中毒!確定是吃了毒鵝膏菌!程大伯父子因中毒時間較長,已經無法檢測。

「在浙江歷年常見的蘑菇中毒事件中,致死性最強、毒性最大的就是這種鵝膏毒肽!」陸遠強介紹,因為是劇毒蘑菇,極易造成肝損傷,他指導相關醫務人員立即啟動血漿置換、血液灌流治療方案,為去除病人血液中的毒素。

與此同時,內科進行保肝治療,第一時間聯繫輸血科主任謝珏,告知患者病情,申請大量用血治療。鑒於蘑菇中毒患者人數有增無減,搶救需要爭分奪秒,輸血科立即啟動醫院臨床應急用血工作預案,並著手成立蘑菇中毒患者血漿置換工作討論小組,與急診科陸遠強主任溝通討論建立了規範有效的《蘑菇中毒患者血漿置換臨床用血申請流程》,輸血科值班人員按流程緊急動用庫存備用血漿,保障患者搶救用血,同時向省血液中心反映突發大量搶救用血實情,爭取血液保障患者連續三次輸血搶救治療。腎臟病中心張萍主任醫師帶領血液凈化中心團隊加班加點幫助病患進行了血漿置換,人均每次置換血漿1500ml—1700ml。

從6月30日至7月19日,這20天內,浙大一院急診科接連接診6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13名中毒患者,其中12人為誤食毒鵝膏菌緊急進行血漿置換,1人考慮為腸胃型蘑菇中毒。這也是近10年來,毒蘑菇中毒發病率最高、最集中的一次。如此密集的毒鵝膏菌中毒,也引起中國疾控專家的高度重視,他們已經來到浙江的山裡採摘蘑菇,要一探究竟。

「截至目前,12位中毒患者已用掉近5萬毫升血漿,用血量巨大。」童婭玲介紹,誤食毒蘑菇,通常要在6小時甚至24小時後,才會出現中毒症狀,極少部分出現症狀較早。起初,很多潛伏期長的中毒者會誤以為自己的症狀與誤食毒蘑菇無關,僅僅只是「吃壞了肚子」。

尤其在一至兩天內,胃腸道症狀消失後,中毒患者再次沒有了明顯症狀,特別容易造成康復的假象,稱為患者「假愈期」。殊不知,在此期間,毒素會偷偷地破壞中毒者的肝臟。它會和人體內負責產生新蛋白質的一種酶結合併使其失效。缺少了這種酶,細胞便不再工作,最終的結果就是肝功能衰竭。如果沒有接受及時、準確的治療,中毒者很快就會器官衰竭、休克,最後死亡!

24-72小時內緊急搶救

是挽回生命的黃金時間段

「最近接二連三接診毒蘑菇中毒患者,作為醫生,我很心痛,這些悲劇明明可以避免的。」 如何與毒蘑菇搶時間?陸遠強主任說,毒蘑菇中毒必須在24-72小時內進行血漿置換,越早救治,生還的可能性越大。

浙大一院是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及浙江省中毒救治基地,擁有浙江省唯一的二級洗消中心,對各類中毒救治有多年的專業經驗。它牽頭成立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毒急救專科聯盟」;還牽頭成立了「浙江省醫學會中毒學分會」,2019年順利承辦了「浙江省醫學會中毒學學術大會」,救治成功率全省領先。

浙大一院專家表示,不同種類的毒蘑菇中毒症狀不一樣,可分為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和光過敏性皮炎型7種類型。

其中,我省主要的劇毒蘑菇中毒症狀類型有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和橫紋肌溶解型3類。另外,誤食毒蘑菇後,引起的精神症狀主要表現為流涎、流淚、潮熱、譫妄、精神錯亂、幻視幻聽等。

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超過1000種,我國大約有435種。由於野生蘑菇的形態多種多樣,非專業人員僅憑經驗,靠形態、氣味、顏色等特徵來辨識非常困難。

目前,世界上尚無治療毒蘑菇中毒的特效藥,比起早期催吐、洗胃、導瀉、透析減少毒素吸收、對症支持治療,「收住手、管住嘴,不採不吃才是預防毒蘑菇中毒最為正確也是唯一的方法。」

最後,專家特別提醒,誤食野生蘑菇中毒後千萬不能大意,一定要第一時間及時去醫院檢查和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期,將會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uNXQmwB8g2yegNDwE_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