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濠江首個歷史文化展示館正在徵集展品!

2020-03-24   濠江發布

為進一步傳播傳承濠江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濠江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當前,我區正籌備建設濠江區古港文化陳列館,該館將是區首個歷史文化展示場所,為最大限度匯聚突出反映濠江古港文化的文物和陳列品,近日,我區制定《濠江區古港文化陳列館展品徵集工作方案》(點擊本頁面下方「閱讀原文」,查閱方案全文),面向社會和有關部門廣泛徵集展品。

徵集時間

2020年3月18日—2020年6月30日

徵集內容

體現濠江古港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各時代重要藝術品、手稿、文獻、圖書影像資料、動植物標本、化石、生產生活工具、民俗用品等代表性實物,以及反映濠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類見證物。

徵集方式包括捐贈、收購、借展、調撥等。小編從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獲悉,目前古港文化陳列館籌建工作已進入前期準備和展品收集階段,計劃於4月份同步開始整理展品、撰寫文字陳述,並進行展品陳列設計和編制《古港文化陳列館展陳介紹》,力爭於7月份正式實施布展。

濠江區古港文化陳列館展品徵集清單

(一)中心展廳

1、一隻紅頭船(比例:接近實物,只出現船頭部分)即將揚航出海(馬少忠提供),再現碼頭和漁港的場面,工人裝運貨物;漁船拋錨,出海歸來中鞍頭魚鮮交易;蘇州街遠景,錢莊鋪號林立。——濠江(達濠)古港

2、包帆船模型(一對,馬滘街道提供)。

3、大青石一塊(先民踩著這塊石頭上船出海或過番),原石現在沿江路中段。

註:從中心展廳穿過左邊連貫展廳的整個展線的地面,設計濠江(出海口段),蜿蜒曲折,地面玻璃鋼(或投影造型),兩岸風物展示,相當別致。因為濠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又隱喻歷史的長河。

(二)左邊連貫展廳:濠江兩岸燦爛的人文史

〔場景一〕考古照片。山體照片。出土文物。史跡影印圖。

4、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陶片、石器,專家發掘考證的照片各一張。(陳坤達提供)

5、再現先民生活場面美術作品。(周孟提供)

6、出土的陶片、石器。(實物陳坤達提供)

〔場景二〕營盤山全貌。威武寨石刻。記功碑。清代兵營。坑道。地道。炮台。四顧台。

7、威武寨石刻照片、拓片各一。(文化館提供)

8、明代四顧台照片一張。(廣澳街道提供)

9、清初古炮台照片(廣澳炮台、蓮澳炮台、河渡炮台)照片各一。(廣澳街道提供)

10、表角燈塔模型。(專業製作)

11、表角燈塔照片。(攝影協會提供)

〔場景三〕達濠古城各個角度照片。縣誌古城圖。《古城風雲》劇照圖。

12、古城多角度的照片。(區攝影協會提供)

13、潮陽縣誌複印件(陳坤達提供)

14、建城許公蠟像及古城模型。(專業製作)

15、《古城風雲》劇照。(陳坤達提供)

16、《淑芳亭》劇照。(陳坤達提供)

〔場景四〕鹽場作業。出海捕撈。各種工具展示、紅頭船模型、薯莨衣、鹽耙、滾石、竹籤、風車、鋤頭等。

17、曬鹽生產場景一張。(攝影協會提供)

18、複製華里宋代鹽場古碑。(濱海街道提供,專業製作)

19、包帆船模型及海上作業工具。(達濠、馬滘街道和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提供)

20、漁業生產場景照片若干張。(攝影協會提供)

21、農業生產場景照片一張。(攝影協會提供)

〔場景五〕東湖。海員俱樂部。東西合壁的傳統居民。葛洲。古別墅。教堂。越南小葛洲。澳頭。傳統居民。天主堂。河渡。媽宮。香港同鄉會。《淑芳亭》劇照。淑芳亭。

22、民間僑批系列展示。(礐石、達濠、廣澳街道提供)

23、著名僑領照片若干。(礐石、達濠、廣澳街道提供)

24、中西合壁的民居樣貌照片若干。(礐石、達濠、廣澳街道提供)

25、著名僑鄉(東湖、葛洲、澳頭)全景圖。(礐石、達濠、廣澳街道提供)

26、海外會館照片若干。(區委統戰部提供)

〔場景六〕英國領事館。鐳票。蘇州街。圓年賽桌。達濠成片的老屋。民間橋批徵集。著名僑領照片。

27、碼頭「寮居」模型再現。(專業製作)

28、碼頭「拗罾」美術作品。(周孟提供)

29、錢莊鐳票。(友誼糧行提供)

30、賽桌場面。(攝影協會、晶合提供)

31、成片大厝。(達埠以烏字、紅字和李氏祠堂為代表,攝影協會提供)

32、老造船廠照片。(馬少忠提供)

33、英國領事館照片。(礐石街道提供)

34、礐石基督教堂照片。(礐石街道提供)

35、潮海關稅務司公館照片。(礐石街道提供)

〔場景七〕珠浦建築之鄉。「建築之鄉」牌匾。珠浦全貌。標誌性建築成品展示。珠浦大道、文化公園。

36、珠浦全景圖(疊加聯泰、中州標誌性建築物照片)。(礐石街道提供)

37、廣澳前江漁船停泊區照片。(廣澳街道提供)

38、多種魚類標本。(專業製作)

39、洗簿殼場面照片和濠江江面照片各一。(馬滘街道提供)

40、《一個古鎮的情景與記憶》、《我們濠江》、《舌尖上的潮汕》、《鳳崗筆記》等原書。(陳坤達、鄭耿生提供)

(三)右邊連貫展廳:濠江的歷史名人、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
地方民俗、港口經濟的新征程。

〔場景一〕歷史文化名人照片。遺物。故居。

41、梅春魁畫像、聖旨(原物)。(達濠街道提供)

42、陳憺畫像、墓地圖片。(河浦街道提供)

43、陳英猷《演周易》(全四冊)、石室圖片。(陳坤達、河浦街道提供)

44、張國棟《井天詩話》序(《饒宗頤潮州藝文志》)、青雲岩石刻(選取代表性)作背景。(陳坤達、文化館提供)

45、邱輝南祠照片、畫像(馬滘街道提供)

46、沉船出土文物

47、陳作舟詩文複印件。(河浦街道提供)

48、吳雪鴻照片。(陳坤達提供)

49、黃耀武私祠照片。(礐石街道提供)

50、黃百萬照片、故居照片。(礐石街道提供)

〔場景二〕達濠食桌菜。魚丸製作場面(晶華和蒂蒂香)。魚飯、祠堂。

51、魚丸生產場面照片、實物、工藝流程工具和實物。(魚丸協會提供)

52、魚飯製作場面照片若干張。(攝影協會提供)

53、魚飯製作仿真製作模型。(專業製作)

54、六仙床(背景老厝)擺放各款美食模型(桌席)。(專業製作)

55、碗頭花(配食桌菜)。(餐飲協會提供)

56、達濠米潤、達濠」冇方「、達濠蚝烙、墨斗卵粿、糖蔥簿餅、飯仔糕、潮式朥餅,豬耳餅,砂浦酥糖、鳳崗簿殼、紅桃粿、發粿、甜粿、姜茨甜圓、齋菜面花、七樣羹、湯圓、鼠殼粿、松粿、粽、膠論錢、月餅、油錐、甜芋圓、大圓、米糖、肚兜粿、壓龜粿等等各式特色小吃模型。(餐飲協會提供)。

57、民間音樂·山花獎照片。(陳坤達提供)

58、民間音樂·演奏場面模型。(專業製作)

59、民間音樂·司鼓吳順喜演奏場面照片。(文化館提供)

60、楹聯習俗:內容、形式。(楹聯協會提供)

61、《淑芳亭》劇照。(陳坤達提供)

62、書法作品展示。(代表性,書法協會提供)

63、具有代表性的祠堂照片。(細部,木雕和石雕。攝影協會提供)

〔場景三〕桃花節。鳳崗媽信俗。觀音節。婚嫁古俗。祭拜場面。潮汕歌冊。

64、古韻盎然的婚嫁習俗模型。(專業製作)

65、濠江十八怪、語言習俗(漁歌選輯、漁諺選輯)背景圖疊字、徵集地方民俗有關書籍、歌謠(背景為大榕樹等景觀)。(多方徵集)

〔場景四〕廣澳深水港系列照片。

66、廣澳深水港一、二、三期建設情況,圖文及未來發展方向。(廣澳街道提供)


來源:區黨政辦、「今日濠江」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