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觀學社」頭條號,每天學習管理乾貨文章、視頻課程,幫您管理有道,領導有方!
導讀: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
這句俗語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了吧,在我們國人的心中,總是將萬里長城和北京烤鴨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而北京烤鴨里最出名的則屬全聚德了。
小的時候,老字號在我們心裡就是一個溫暖的符號,是一座城市最接地氣的文化名片,到全國各地旅遊的時候,總會說:
我們要去北京全聚德吃烤鴨;
去天津狗不理吃包子;
去杭州松鶴樓吃西湖醋魚;
去成都龍炒手總店吃最正宗的小吃
......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字號漸漸成了「坑人」的代名詞,當你再去北京的時候,司機師傅一定會擺擺手,搖搖頭告訴你,「現在誰還去全聚德吃烤鴨啊?」
那麼,擁有155年歷史的「老字號」全聚德究竟怎麼了?
12月3日,全聚德發布公告稱,周延龍接替張力為總經理。這已經不是全聚德首次出現高管人事變動了,在2016年,全聚德更是創下一天連續四位高管提出離職的記錄,毫無疑問,這家百年老字號——全聚德業績潰敗已是不爭事實。
圖源:虎嗅
根據全聚德財務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全聚德營收11.9億元,同比下滑12.62%,凈利潤5260.41萬元,同比下降59.09%。
2012年的財報,是全聚德的巔峰,當年公司營收近20億,凈利潤超過1.5億。之後,全聚德業績開始下滑,並且在泥淖中越陷越深,在其利潤「腰斬式」的下滑的背後,則是一個具有155年悠久歷史老字號跌下神壇的過程。
全聚德一頹到底的業績,完全拜自己不斷「作死」所賜。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份消費清單吧。
圖源:虎嗅
全套烤鴨套餐298元一份;一份蔬菜64元;每桌多收10%的服務費。兩人隨便吃吃就500多,這價位,我用來吃海底撈,剩下的錢來買排骨,它不香嗎?
我們不難看出,全聚德的菜品價格普遍虛高,鴨子和蔬菜的價格都比同等餐飲行業要高出許多,這麼貴,是黃金做的嗎?如果光菜品價格高,那麼10%的服務費又是什麼呢?難道服務比海底撈還好?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全聚德的服務態度差正是大量網友集中吐槽的地方。
圖源:百度
甚至在大眾點評、微博、口碑等網絡媒體平台,網友罕見地對全聚德形成共識:難吃又貴,不會考慮。
按理說,商業越發達的地方競爭越激烈,服務也就越謙恭,就像很多人去海底撈吃飯並不是吃火鍋,而是去「享受服務」。
但全聚德正好相反,很多網友都反映,在全聚德吃飯,就彷佛置身於某個露天大排檔,服務員收拾隔壁餐桌時過於「迅猛」,呼叫時又愛搭不理。
對比街邊賣烤鴨的小妹:
「來啦哥,您是要焦點,肥點?
架子給您爆炒吧?
餅夠不?
不夠您再多拿幾包,給家裡孩子當零嘴吃。」
這種讓人難以抗拒的推銷式烤鴨僅僅68,不知道全聚德會不會臉疼。
可以說,這樣的服務意識至今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雖然相比60年代服務員指揮顧客端菜、自取碗筷的標準稍有進步,但如果一直停滯不前,敗掉這一百多年的金字招牌也不足為奇了。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服務是最好的營銷,因為它是口碑,它會逐步地裂變和長大。把服務做好了,客人是一波一波「抓」的,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只要被感動一次,除非其他同行能夠更感動用戶,像海底撈就靠這樣的好口碑口口相傳,生意的紅火也就此開啟。
全聚德真的要去微觀好好「補補課」了,在這裡,大家務必要了解服務的重要意義。
全聚德表面上看是烤鴨品質及服務的滑坡,實際上是其制度的僵化,是經營者在內部管理的失調。在門店擴張的過程中,迅速暴露出全聚德的致命問題:加盟店管理失控。
自2011年全聚德確定連鎖化發展戰略後,開始穩步擴張門店數量,截至2018年底,全聚德門店共計達到121家,其中包括直營店46家,加盟店75家,除了國內市場,日本、緬甸、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也有全聚德的身影。
圖源:全聚德財報
雖然每年門店在不斷擴張,但問題是,全聚德前期只負責對加盟商進行階段性培訓、制定執行標準,到後期加盟店的原材料採購等都由加盟商自己負責。
這就直接導致了加盟店的口味、品質都難以傳承和控制,其實際水平參差不齊,這無疑極大傷害了品牌的聲譽。
從全聚德財報顯示,全國門店除了北京直營店有盈利外,其他門店均處於虧損狀態,為了提升業績而盲目擴張門店無異於飲鳩止渴。
圖源:全聚德財報
對於餐飲企業來說,連鎖化發展最大的困難就是難以複製的運營模式,虧損可能是由於選址、價格、用戶定位等各種原因,但是成功的連鎖品牌一定是由一套完整、系統的運營體系在支撐。
正如海瀾之家就是一個成功的直營式加盟商,從前期招人、店長培訓、到後期鋪貨、庫存,以及所有店裡的工作和經營,都由海瀾之家來託管,非常省心。
而它利用S2B2C的商業模式,上吃供應商,下吃渠道商不斷進行門店擴張,這就是典型的傳統企業的轉型,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就是這個道理。
圖源:海瀾之家
在服務意識不夠、管理失控、業績下滑的背後,更是伴隨著大量的專業人才的流失,究其原因是全聚德滯後的員工激勵和管理體製造成的。
全聚德的金字招牌可以屹立百年而不倒,其很大原因是其從選鴨、宰殺到燒烤用料的考究和烤鴨師傅的技術精湛。
但隨著員工激勵制度的僵化,精英級技工工資水平遠不及管理層,導致全聚德人員的流動性越來越大,廚師極難招聘且服務意識巨差。
全聚德經歷155年,是數代人嘔心瀝血才打出的金字招牌,但是想要敗掉它,一代人就足夠了。
人才留不住,這不僅是全聚德的問題,也是很多傳統中小企業的問題。
薪酬成本越來越高,但是關鍵人才總是留不住;
薪酬改革做了無數次,但幾乎每次都」流產「,效果甚微;
學習了很多薪酬方法,但還是無法激發團隊動力;
新人留不住,團隊沒人帶,幹部吃老本?
薪酬機制是槓桿,好的薪酬設計,能撬動員工動力,激發團隊鬥志。
微觀學社特推出薪酬專題的年度大課,陳平老師用14堂生動課程,破解常見的14種薪酬亂象,詳解10大薪酬創新實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