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微信群里,一位寶媽向大家求助,孩子今年上四年級,再過兩年就要參加小升初,聽老師說孩子如果有一項特長,就會增加考進名校的籌碼。她就計劃著給孩子培養一項特長,最令她頭疼的是孩子好像對什麼都不是特別感興趣,孩子從小報過的興趣班有美術班、電子琴班、輪滑班、書法班,都是上課兩三次之後就說自己不感興趣,不管她如何擺事實講道理,孩子死活都不願再去興趣班。
如果放在以前,孩子不去她也就不會再勉強,可以後還要面對小升初的激烈競爭,她不得不為孩子多考慮,可是到底要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這個問題確實把她難住了,她擔心孩子不感興趣最後還是會半途而廢,白花冤枉錢是小事,浪費時間是大事。
群友們都踴躍出謀劃策,有建議先培養孩子的興趣的,也有說別逼著孩子報班,可能會適得其反,還有直接推薦孩子報某興趣班的,這位寶媽綜合考慮後,決定還是先培養孩子的興趣再去報名,畢竟還有兩年的時間,還來得及。
如今,家長們對孩子的關注點不僅僅局限於文化課學習,而是越來越注重對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有些家長為培養興趣愛好不惜重金,這一方面是家長教育觀念的更新,另一方面是升學壓力的影響,再加上培訓機構的大肆宣傳,使家長們紛紛斥資讓孩子上興趣班。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競爭並不單單是知識的比拼,更是能力的較量,而能力的培養則來源於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他才會願意為之付出時間和精力,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能豪奪,而是要巧取。
1、興趣使孩子全身心投入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推動力,當孩子喜歡某種事物或活動,就會比較關注與之相關的事情,願意全身心投入時間與精力去研究和探索,不辭辛苦,不知疲倦。
2、興趣使孩子得到情緒上的滿足感
興趣不僅僅是對某事物充滿好奇或對某事物很關注,興趣還能使孩子從某事物中收穫知識,從參與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獲得情緒上的滿足感。
3、興趣使孩子不畏困難、勇往直前
孩子對真心感興趣的事情,很容易產生難以割捨的情感,從不會輕易放棄,即使遇到無法逾越的困難,孩子也會拼盡全力,想方設法去解決。
「興趣」這位強大的老師不但使孩子獲得更多的滿足感,還使孩子做事更加專注和堅韌,對孩子未來的學習之路幫助很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可為什麼有些孩子的興趣會缺失呢?
1、父母培養孩子的興趣太隨意
家長認為技多不壓身,今天看別人家孩子在學美術,就讓自家孩子也學習美術,明天看別人家孩子學跆拳道,又讓自家孩子學習跆拳道,父母發展孩子興趣的想法很隨意,沒有明確標準,更沒有考慮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孩子迫於父母的壓力盲目地學,既燒錢又費時,最後弄得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對什麼感興趣。
2、父母阻止孩子發展喜歡的興趣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興趣,當孩子說出自己喜歡的興趣時,因為該興趣與父母給孩子安排的不一致,父母就橫加阻攔,強迫孩子按父母的想法發展興趣。
3、孩子曾經有不良體驗
孩子興趣缺失可能是因為曾經有過不好的情緒體驗,比如因家庭條件不允許而放棄興趣,或曾遭遇到困難使孩子失去信心,或一直未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肯定,以上這些原因使孩子不願把興趣暴露在外。
父母和家庭對孩子興趣的影響是巨大的,父母千萬別因為自己的疏忽,阻礙孩子興趣的發展。發展孩子的興趣,僅靠培訓班是不科學的,父母要學會利用「曝光效應」,「曝光效應」也叫「多看效應」或「暴露效應」,指人們會在頻繁接觸或熟悉某事物後,對其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應,也就是說人們對熟悉的事物會產生好感。作為家長,該如何利用「曝光效應」培養孩子的興趣呢?
1、利用熟悉的事物
如何利用好「曝光效應」,父母必須要掌握正確的方法。父母可以先從孩子熟悉的事物開始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孩子總是在紙上寫寫畫畫,父母就可以多關注美術相關的信息,在網上看到好看的畫就保存下來,和孩子一起討論這幅畫的優點在哪裡?哪裡還可以改進?父母還可以給孩子購買繪畫書籍、彩筆、美術本,和孩子一起畫,鼓勵孩子多練習。當孩子越練越多,就會對美術越來越熟悉,慢慢把畫畫發展成自己的興趣。
2、多嘗試和體驗
想讓孩子對某事物感興趣,就要設法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家長越不想讓孩子知道的,孩子其實更想知道。當父母無法辨別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可以給孩子多提供一些嘗試與體驗的機會,這裡並不是指盲目報名各種興趣班哦,各位家長要注意,這主要是指在生活中多體驗和嘗試。
比如父母平時可以經常與孩子做有關音樂、繪畫、體育、書法等方面的遊戲,觀察孩子在遊戲中的表現以及遊戲後的表現,同時孩子玩得次數越多就越熟悉,可能就會對某方面產生興趣,父母可以據此判斷孩子的興趣點。
3、尊重孩子的選擇
培養孩子的興趣,千萬不能以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為代價,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表示支持是情感溝通中非常有效的方式,如果孩子真心對某事物感興趣,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慾望,父母應該予以支持和鼓勵,而不是一味阻攔,橫加干涉,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對你關上心門。
父母與孩子要多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不要替孩子做決定,我們總說父母要尊重孩子,首先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允許孩子有和父母不同的意見和選擇,孩子也是獨立的生命個體,能獨立思考,才能獨立成長。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說過:「興趣是孩子走向成才之路的先導,是為孩子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只是等待父母去發現和挖掘,多加引導,耐心培養,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愛因斯坦」。
今日互動話題:你知道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什麼嗎?你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圍觀討論~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