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6億美元買報廢航母,都說印度被坑了,其實正是它的聰明之處

2019-09-02     春秋史館

作為南亞第一大國,印度一直想真正崛起,成為南亞地區的領袖。自獨立起,印度就受到了各大強國的特殊關照,除了老東家英國,蘇聯和美國也在極力拉攏印度,可以說朋友遍天下。發展至今天,印度依靠人口優勢和西方的支持成為世界第7大經濟體,隱隱有超過英法之勢,軍費開支居世界第五位,建立了一支實力不弱的軍事力量。

但是,印度還是不能真正崛起,一是沒有解決種姓制度,而是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政治、軍事、文化和工業系統。最直接的表現是,印度沒有能力生產合格的軍事裝備,全靠對外購買,軍費居高不下,質量卻參差不齊。因為沒有完整的軍工生產體系,因此在對外軍購中難免挨宰,被宰得最狠的是購進「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

該航母是前蘇聯基輔級航母的四號艦,劃代上屬於第二代航母,比我國購買的「瓦良格」號落後一代。它的主要任務是反艦、反潛和防空,從作戰理念上看是一艘「航空反潛巡洋艦」。1988年,「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服役,蘇聯解體後劃歸俄羅斯。1994年,「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在一次任務中發生嚴重事故,8台鍋爐中有4台爆炸。俄羅斯無力支付昂貴的維修費用,於是將其提前除役。

1998年,俄羅斯提出將該航母無償贈送給印度,但是維修費用和配套設備費用需要印度自行承擔。當時,印度購自英國的「維拉特」號航母即將退役,尚未找到新航母,於是和俄羅斯達成協議,總金額大約為15億美元,工期為52個月。但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的修復工作一再延期,直到2013年才正式交付,總金額也一路飆升到了26億美元。

26億買一艘報廢航母,這個價格快趕上美國尼米茲航母造價的一半了。很多人認為,印度被俄羅斯坑了,但印度也有自己的考慮。首先,在當時沒有比「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更合適的航母了;其次,即便是報廢航母,印度海軍也有足夠的底氣震懾南亞;最後,印度挨了一記狠宰,在一定程度上修復了印俄關係,俄羅斯在印度軍售上就不太好掖著藏著。事實上,俄羅斯在近些年對印度的幫助很多,印度62%的武器購自俄羅斯,「月船2號」的發射也得到了俄羅斯的技術支持。可見,挨俄羅斯的宰才是印度的真正聰明之處,印度在買航母時就下了一盤很大的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zZa8mwBJleJMoPMmv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