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門村一個即將消失的屯落痕馱屯

2019-07-28     黃北平

那門村,目前全國有三個村落叫那門村。雲南文山州富寧縣那能鄉那門村,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定安鎮那門村,廣西南寧市隆安縣那桐鎮那門村,三個村落。那在壯族語言翻譯成漢語就是田的意思,那門就是水田放水,意味著水田常年開門迎水,預祝稻穀豐收。那在壯族裡也是一種文化,南寧市隆安縣那桐鎮每年的農曆4月初都舉辦那文化節。本文說闡述的是廣西南寧市隆安縣那桐鎮那門村一個即將消失的屯落,痕馱屯。

痕駝屯幾近坍塌的老房子

痕馱屯,右江岸邊的一個碼頭,3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熱鬧非凡的小港口,與對岸的那重村隔江相望。最繁華的時候,這裡是通往小林鄉和丁當鎮英敏村的重要交投樞紐。那門村委辦公場所,教育,文化中心。借於右江水路的交通便利,更是成為當時商品流通,外來人員疏散和貿易運作的重要基地。隨著那桐至隆安的縣道開通,交通方式的轉變,這裡已經淪落到破敗不堪,甚至被遺棄。

陳舊破敗的瓦房

痕馱屯,兩排大瓦房原來是兒孫滿堂,家丁盛世的大戶人家,近幾年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住在這裡的人,不斷往外搬遷,原來興旺發達的大戶人家,只剩下兩個老人居住,可能是老人對這幾棟老房子感情頗深,不願意往外搬遷。前幾年,一位老人去世,現在就剩下一位老婦居住,儘管家屬勸其搬走,老人還是喜歡住在老房子,圖個安靜的同時不想麻煩別人。

已經坍塌的大瓦房

痕馱屯,這套房原來是那門村一位大土豪的老宅,現在已經人去樓空,破敗不堪。據說這位大土豪在當時不僅是富貴人家,更是舊社會大地主的後人,家丁興旺而且光是傭人都有好幾十個,舊社會能有幾十個傭人,絕對是地主當中的大富豪地主。但是時間能摧毀一切,當年在怎麼輝煌,總會跟著時代的改變而沒落。這棟老宅的主人已經往外搬遷,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地主家庭現在破舊的慘目忍睹。

已經廢棄的老房子

痕馱屯,上圖的老房子,原來是一家很有名的飯館,當時經營得相當的紅火,據說當時的老縣長來此地考察,都指明要在這家飯館用餐,也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食客來此飯館用餐。在這家飯館,能吃到地地道道的當地家常菜,還能吃到老傳統工藝流傳下來的捲筒粉和手工壓榨粉。飯館當時最輝煌的時候一天的營業額可達到將近一百元,30年前的瘦豬肉一斤1.2元,二刀肉1元,肥膘肉才0.8元,想想一百元那是什麼概念。

已經廢棄而坍塌的老瓦房

痕馱屯,上圖的老房子原來是一位教書先生的老宅現在已經廢棄。那個年代,一戶人家四五個孩子那是很正常的事。這棟老宅也跟其他的老宅一樣,人滿為患,而且藉助著右江水路交通的便利,還經營著小商品轉接生意,相當於現在的商品批發中心。又教書又做買賣,雙層收入,當時不算是大富豪家庭,起碼也是富裕家庭。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再怎麼輝煌,到最後的命運都是一樣的結果。此老宅已經看不到當年富裕家庭的輝煌,看到的只是老宅的滄桑和快要坍塌的幾堵牆。

痕馱屯,看這條像羊腸小道,其實是30年前的一條街道,現在亂草旺盛,這棟富有桂中建築風格的老宅也跟著這條廢棄的街道一樣,落魄不堪。這條街道原來還是青石板鋪成的,現在已經看不到青石板的蹤影,如果不在這裡生活過的人,都不知道這裡原來是一條街道。看到此場景本人更是不斷思索,30年前商業繁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小城,現在怎麼會落到此等地步,地理位置這麼好的一個小港口,說廢棄就廢棄,真是想不通。

已經廢棄的老瓦房

痕馱屯,上圖原來是那門村的文化影視娛樂中心,現在已經看不到當年文化娛樂場所的痕跡,看到的只有一棟幾乎坍塌的老宅。那門村第一台收音機,第一台錄音機,第一台電視機,第一台錄像機,第一台影碟機都是在這棟老宅出現。每當錄音機想起,老宅外都坐滿一群村民,聽著錄音機播放的歌聲。每到傍晚,村民們自己提著小板凳,坐在這棟老宅的院子裡,等著看電視節目,儘管只是一台黑白電視機,儘管電視接收信號不強而螢幕出現的白色芝麻和發出沙沙的聲音,但院子裡還是人們為患,人坐著的地方,沒有人站著,能站著的地方,絕對不會空閒著。當時大多數村民都是文盲,電視里說的漢語聽不懂,很多村民都是帶著好奇的心和湊熱鬧的心裡而去看的。當初的影視娛樂中心也跟著時代的變遷而步入破敗。

破敗不看的老宅

痕馱屯,這棟老宅相比前幾棟稍微較好一點,但是也抵擋不住自認風化而坍塌。在老宅的原地基上種植包穀,還算有點愛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進行農業生產。走過每一個落魄不堪的村落,總會感到一些遺憾,看到如此多的的老宅廢棄,相信在當年一定是曾經很繁華的地方,可惜隨著時間的變遷,曾經的輝煌已經讓人不敢正面相視。看到這等場景,心裡也感到很失落,靠近右江,又是當年物流貨運貿易中心,現在破敗成這個樣子,到底是誰的錯。

老宅的牆上長滿蔓藤

痕馱屯,現在異徑套沒有幾個人居住,走過這裡,不僅靜悄悄,還感覺陰森森。如果不是在當地生長,路過此地還以為是一處凶宅,滿村子的冤魂鬼怪到處亂飛。所幸本人在此地出生,長大,對痕駝屯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不僅見證了痕駝屯曾經的輝煌,也看到了痕駝屯的衰敗和落魄。這裡不是凶宅,而是迎合當地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而進行大搬遷。現在很多人都搬往新的地方蓋新樓房,原本的大瓦房已經不受歡迎,而且人們搬出去以後,老宅沒有進行修繕,只能等著時間的摧殘和自然風化的侵蝕,慢慢的坍塌,知道最後消失。痕駝屯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歷史的舞台。如果還想看一看這個曾經很繁華的小港口,路過的能看一眼就看一眼,再過幾年可能就完全消失。

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em1RGwB8g2yegNDyL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