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特朗普,先逃狼穴又入虎口

2019-12-19   中國網觀點中國

張志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12月16日,在距離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耗盡前兩天,白宮與國會協商後公布近1.4萬億美元的預算支出協議,從而為2020財年剩餘時間提供資金,避免政府在大選年再次停擺。危機、解決危機、製造或遭遇新的危機,2019年的特朗普就在這樣驚心動魄的循環中度過他在白宮的第三年。

激烈黨爭下的彈劾大戰

通觀2019年全年,特朗普都在彈劾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陰影下度過,剛出「通俄門」虎口,又落「通話門」陷阱。以眾議長佩洛西為首的民主黨起初也在彈劾問題上猶豫不決,在判定啟動彈劾調查對民主黨選情有利的情況下,才最終決定向特朗普「開刀」。

今年3月25日,美國司法部長公布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對「通俄門」的調查結論,沒有發現特朗普競選團隊及其成員與俄羅斯「共謀」,而且現有證據也不足以證明特朗普「妨礙司法公正」。至此,耗時近兩年之久的「通俄門」調查告一段落,特朗普僥倖逃過一劫。

然而,9月《華盛頓郵報》獨家披露特朗普「通話門」事件,為民主黨注入興奮劑,在黨內眾多人士的推動下,佩洛西一錘定音,啟動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民主黨此次底氣如此足,則是出於如下原因。

據媒體披露,7月25日特朗普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時,要求後者重啟對拜登父子的調查,並協助查明2016年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中從烏克蘭發起的行動。事件披露後,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輿論直指特朗普的「通話門」堪比讓尼克森下台的「水門事件」。

對民主黨而言,「通話門」較「通俄門」更具殺傷力是因為通話紀錄白紙黑字無法否認,而「通俄門」調查之所以無果而終就是因為沒有明確證據。同時,彈劾調查對民主黨可謂「進可攻、退可守」的一步:若發現有證據,則發起正式彈劾;否則也給特朗普貼上「被彈劾調查的總統」的標籤,從而拖累共和黨在明年大選中的選情。

但是對特朗普而言,彈劾大戰不僅決定著他在白宮的政治生命能否延續,甚至意味著後半生是在海湖莊園還是在牢獄中度過。因此,他不得不拼盡全力捍衛自己的總統地位。一方面,他積極渲染民主黨的彈劾調查是「獵巫式」的「政治迫害」,自己與澤連斯基的通話「完美」、毫無爭議;另一方面為彈劾調查設置障礙,例如阻止身邊人以行政特權為由配合調查等。

由於共和黨的「特朗普化」,雙方事實上已成為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即便民主黨正式提出的彈劾條款在眾議院以簡單多數通過,仍將遭遇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全力阻擊。顯然,共和黨明白特朗普被罷免將意味著2020年該黨在美國政壇的全線潰敗,為了延續自身的政治生命,共和黨必須對民主黨同仇敵愾。

特朗普艱難推動自身議程

今年2月特朗普發表國情咨文演講時,曾提出移民和貿易政策改革兩大施政重點。這種明顯偏向民生的執政議程,顯然是特朗普在政府停擺剛結束後向民主黨遞出的橄欖枝。

移民政策上,他直言,「對非法移民的寬容不是同情,而是殘酷」,要求國會為邊境的人道主義援助、毒品檢測、打擊兒童走私以及「建牆」行動撥款。貿易政策上,特朗普呼籲國會儘快通過《美墨加協定》,以及「美國互惠貿易法案」,使總統獲得授權使用關稅武器「應對其他國家不公平的關稅政策」。

然而事與願違,特朗普的善意民主黨似乎並沒有接收到。到目前為止,民主黨並沒有在為「建牆」撥款上做出巨大讓步,同時儘管特朗普心心念念的《美加墨協定》已於12月10日正式簽署,但仍在國會審議當中。

此外,有共和黨議員分別在1月和7月在眾參兩院提出「美國互惠貿易法案」,但迄今兩項議案分別仍延宕在委員會,近期看不到國會表決的可能性。其實,此種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一則,民主黨顯然不大可能賦予特朗普更多的行政特權;二則,該法案的條款,如單方面提高關稅等,本身可能就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規定。

內政方面如此,外交上特朗普今年的亮點也不多。除去惹得國際社會沸沸揚揚的各種「退出」外交行動外,在敘利亞擊潰「伊斯蘭國」可謂特朗普的政績之一。10月,特朗普高調宣布,「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在敘西北部「一次美軍的夜間突襲」中喪生。然而,打散「伊斯蘭國」就像打開潘多拉魔盒,四散奔逃的恐怖分子回流到各國,勢必造成更多的恐怖襲擊。

美朝關係在特朗普與金正恩的河內峰會無果而終後一落千丈,目前看短期沒有重啟談判的可能性。

美國與伊朗關係年內更是起伏跌宕,一會兒似乎戰爭一觸即發,一會兒波斯灣則又重歸風平浪靜。伊朗看透了特朗普不想在中東開戰的心思,不斷挑戰美國的紅線和底線,從而維護本國的利益,而特朗普對此也沒有好的辦法。

即便是特朗普引以為傲的貿易戰,目前結果也並未完全如他所願。早前他曾表示,美國與中國談判,將迫使中國「實現結構性改革,以結束不公平的貿易實踐,削減貿易逆差和保護美國的工作崗位」。今日看來,不僅中國並沒有在貿易戰中對美國屈服,美國的貿易逆差不減反增。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美國貿易赤字累計達到48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擴大5.43%。加征關稅不僅沒有減少美國的貿易赤字,反而加重了美國人的生活成本,這顯然是出乎特朗普意料的情況。

12月13日,中美宣布貿易磋商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中方承諾購買美國農產品等條件,美國則部分取消其加征的關稅。儘管如此,特朗普肆無忌憚增加關稅的做法正在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有分析認為,如果美國經濟再次陷入衰退,那它一定是「特朗普衰退」。

展望2020年,民主黨誓言在聖誕節前推動眾議院對彈劾特朗普的表決,但是有參議院共和黨人的庇護,特朗普被彈劾下台的幾率極小。日前,英國保守黨政府成功鞏固執政地位,這對於同樣憑藉民粹思潮上台的特朗普而言是利好的消息,它至少表明逆全球化、民粹主義的思潮影響仍然強勁。

民主黨如果始終不能推出強有力的「共主」,特朗普成功連任將成為大機率事件。美國人似乎在期待2020年大選能帶來真正的改變,但特朗普連任只會加劇兩黨的惡鬥,日益分裂的美國又能帶給他們多少的希望?(責任編輯: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