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經常對孩子做這三件事,他長大後難有出息,看看你中了幾件?

2020-08-23     貝貝豆育兒課堂

原標題:父母經常對孩子做這三件事,他長大後難有出息,看看你中了幾件?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期望,父母都希望兒女能夠自信、勇敢、聽話,長大以後能夠出人頭地,能夠為自己的年老提供依靠。

父母的這種期望導致的結果就是常常會在激動下做出一些行為,但很少有父母意識到,父母經常對孩子做的事情,也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孩子長大以後有沒有出息,在於父母有沒有經常對他做這三件事。

父母經常對孩子做這三件事,孩子長大後大多很難有出息

1)大呼小叫

育兒專家李玫瑾表示:父母朝孩子大呼小叫,聲音大了,但是親子距離卻遠了,當兩個人距離很近的時候,輕輕的聲音就能聽清;只有兩個人距離變遠時,才需要用大呼小叫來溝通。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也漸漸有了自己獨立的想法,不再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面對孩子的不聽話以及犯錯,脾氣比較暴躁的父母會忍不住對他大呼小叫,他們認為對孩子大呼小叫就能震懾得住他,使他變得乖巧聽話,不再犯錯。

父母的大呼小叫,對於年幼的孩子,也就是6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會使他們變得膽小,父母的吼叫會讓他們感到害怕,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變得自卑

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來說,父母的大呼小叫,他們會選擇性忽略,父母的長篇大論他們完全聽不進去,甚至還會引起叛逆心理,親子關係岌岌可危。

2)打罵

面對孩子犯錯,很多父母都會採取傳統的教育方式:打罵,甚至還會不分地點場合,只要孩子一犯錯,家長就會當眾打罵他,或者懲罰他。

家長的當眾打罵以及懲罰,對於自尊心形成初期的孩子是嚴重的傷害,這種打罵會摧毀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也摧毀孩子的自尊,甚至摧毀了孩子原本健康發展的心理。

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將很難教育出一個優秀、有出息的孩子。在這樣教育成長的孩子將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性格也容易變得叛逆,長大後甚至還會有暴力傾向。

3)冷暴力

面對孩子犯錯,有些家長並不會採取傳統的打罵的方式來懲罰孩子,冷暴力成為這些父母對待孩子的常用方法。他們會對孩子的態度非常冷漠,甚至好幾天都不理會他,不和他溝通交流。

家長認為對孩子實施冷暴力,才能讓他自我反省,這樣才能讓他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殊不知家長的冷暴力只會讓孩子認為家長這是不在乎他、不愛他。

孩子一開始會做一些事情來引起家長的關注,如果家長依然我行我素,孩子的性格也會因此變得孤僻、冷漠、和父母親子關係差。性格決定將來,孩子性格太孤僻,長大後也將難有出息。

父母要如何端正教育態度,讓孩子變得有出息

1)小錯誤引導改正

父母要端正教育孩子的態度,孩子的性格都比較頑皮,經常會因為他的頑皮犯錯誤。孩子如果犯的只是小錯誤,父母不能對他大呼小叫、也不能打罵他、更不能對他實施冷暴力。

面對孩子犯的錯誤,如果是小錯誤,父母引導孩子去糾正,並且讓他好好思考犯錯的原因。讓他從這件事情總結出經驗,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犯錯,主動向父母承認錯誤,並及時改正了錯誤,或者承擔了犯錯的後果,父母要對孩子進行表揚。

2)加強和孩子溝通

也許孩子有些做法在父母看來是錯誤的,在他自己看來卻不這麼認為。父母不能在沒有和孩子好好溝通的情況下,就簡單地認定他的做法是錯誤的。

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要加強和他溝通,了解他這麼做的原因。如果他這麼做的原因是合理的,父母要支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教育技巧要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地提高,這樣才能教育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

3)大錯誤、屢教不改可以加入棍棒教育

棍棒教育並不一定都是錯誤的,面對孩子犯的錯誤,父母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果孩子犯的只是小錯,父母可以進行說教;但如果孩子總是犯同樣的錯誤,屢教不改,甚至是比較嚴重的大錯誤,比如觸犯了法律的事情,父母可以適當加入棍棒教育。

但父母要注意了,孩子的頭部、腰部、臀部、腹部這四個部位是不可以打的,不然會危及孩子的健康。在打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力度,只要他主動承認錯誤,並且保證不會再犯,父母就要懂得及時收手。

孩子天性頑皮,犯錯可以說是家常便飯。面對孩子犯錯,家長要懂得端正教育孩子的態度,才能讓孩子變得優秀、有出息。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_fiGXQBd8y1i3sJwhK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