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汪學飛 通訊員 劉登書)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鎮王圩村有個扶貧產業園,產業園裡目前有一家公司——江蘇楚韻服裝有限公司。公司每年產值1億元以上,上交利稅300多萬元。公司生產的服裝全部出口美國。令人驚訝的是,該公司400多名工人全是附近村民,其中有60多人還是低收入戶。
4月16日,記者實地探訪了該公司,聆聽了電動縫紉機、拷邊機、電剪、掛燙機開動時合成的「協奏曲」。在縫紉車間,工人麻利地操作著電動縫紉機生產服裝;在掛燙車間,工人把剛生產出來的衣服掛好,仔細地熨燙;在質檢車間,工人認真地查看弔帶衫碼數是否正確,圓領衫是否有突出的線頭,襯衫紐扣訂得是否整齊;在成品倉庫,裝著成品服裝的包裝盒碼得整整齊齊,等待裝車……
「公司是江蘇國泰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蘇北地區重點投資項目,2019年元月正式投產,產品全部出口美國。」公司生產主管佘壯告訴記者,為幫助當地貧困人口脫貧,公司還承擔了低收入人口勞動技能培訓的社會責任,並優先解決低收入人口就業。為了方便家庭主婦在上班的同時能照顧家庭,公司的工作時間有較大的彈性。
今年40歲的張秀麗家是低收入戶,她家距離公司只有400米,婆婆身體不好,孩子剛讀小學。過去她只能看著別人出去打工賺錢,自己卻騰不開身。家門口的工廠和「彈性工作制」給了她上班掙錢的機會。現在,她每天早上安頓好婆婆和孩子後再去上班,白天還能抽空回家做兩頓飯。就這樣,她每個月也能掙3000多元。靠著她的工資收入,去年她家順利脫貧。
「一年工資十萬元,還能照顧家,我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李慧是王營村人,原先在常熟一家服裝廠打工,雖然工資多一點,但是沒辦法照顧家。去年聽說家門口有了服裝廠,李慧就離開了常熟,回到家鄉的工廠打工。靠著熟練的縫紉技術,李惠每月的產量都名列前茅,平均收入超過8000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PDLhXEBiuFnsJQVOS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