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後,你和同事該如何相處?「科學防疫專家談」

2020-02-03     福建新聞廣播FM1036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突如其來的疫情波及全國

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

福建新聞廣播《共享大醫生》

推出抗擊疫情特別節目《科學防疫專家談》

我們請來了福建省級機關醫院呼吸科主任

張志岷主任醫師

與聽友網友暢聊疫情防疫期呼吸道健康


張志岷醫師在節目中

解答了網友們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小編為大家篩選部分問題

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提問者


現在到了返程的高峰期,返程路上,大家需要注意做好哪些防控呢?

專業解答


首先要正確科學地戴好口罩,保護自己的呼吸道。

第二個就是要注意勤洗手,尤其是打噴嚏流鼻涕接觸到呼吸道的分泌物時候,要及時洗手。

第三個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安全距離,人與人之間最好保持一米以上。

但返程途中在公用的交通工具裡面,很難做到,所以鼓勵坐私家車回來,在儘可能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


提問者


很多單位要復工了,復工後大家應該如何做好防控?

專業解答


復工期間,防控措施的原則和返程是差不多的,很重要的一個保持環境的清潔和通風。開窗通風一天不能少於3、4次,每次都是2、30分鐘,保護室內的空氣清新。

儘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一米以上,人群不能過於密集,密集人群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強調勤洗手,如果我們每天有接觸到外界的東西,要及時、科學、合理地洗手。

如有可能的情況下,還是要在工作中戴上口罩,也能加強個人防護。


提問者


外出回來,感覺全身都沾上了病毒,進家門要怎麼做呢?

專業解答


進門洗手,正常脫衣服,換成居家衣,摘下口罩,放在一個封閉的塑料袋裡。

提問者


洗手要用有肥皂、香皂還是洗手液、免洗的酒精洗手液更好?

專業解答


要科學合理洗手,關鍵洗手的過程要用清潔的流水來洗。用上肥皂,一般洗手要超過20秒鐘以上,可以把手上的病毒清除80%以上。

第二個在洗手的時候要注意全面,不只是局部,手腕、手指縫、指甲這些比較細節的地方一定要注意。

如果周圍沒有流水,可以用含有酒精的消毒劑,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提問者


有些家庭特意買了紫外線消毒燈,這個有必要嗎?

專業解答


這個屬於防護有點過度了,紫外線消毒燈用於普通家庭可能是沒有必要。

普通家庭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開窗通風。如果是家裡有確診為新冠肺炎的,加強防護採用一些紫外線的辦法,還能理解。但要注意紫外線對眼睛對皮膚都會有傷害,如果沒有醫療人員的指導,最好不要在家裡用。


提問者


如果只是戴口罩出門取了個快遞或者外賣,口罩是否可以繼續使用?

專業解答


如果只是取個外賣,沒有去人多的地方,這個口罩還是可以用的,把它放在相對比較清潔的地方,戴在臉上的一面一定要清潔。


提問者


口罩可以洗一洗再用嗎?

專業解答


我們現在戴的主要是一次性的口罩,洗後再用肯定不行。有些群眾戴布口罩,我們並不主張,因為布口罩它沒有防病毒的太大的作用。


提問者


大家熱議搶購「雙黃連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普通人在沒有患病情況下要不要自行服用?

專業解答


現在的報道是說雙黃連口服液能抑制病毒,不是說預防病毒。

「抑制病毒」就意味著病毒實際上已經侵入到人體內了,要抑制它的繁殖。但大眾都是抱著預防的心理,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被感染,就想口服雙黃連口服液來預防,這是沒有必要的。

是藥三分毒,在預防的時候去口服,反而可能導致不好的效果。


提問者


不知道自己是感冒了還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了?

專業解答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潛伏期平均在2~14天左右。感染冠狀病毒後,常見體徵有:發熱、乏力、乾咳、氣促、逐漸出現呼吸困難,精神差、食慾差;部分患者發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現凝血功能障礙。

普通感冒:和季節關係並不大。早期咽部干癢或有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沒有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精神、食慾、睡眠差別不大;如無並發細菌感染,一般5~7天可痊癒。

流感:突發高熱,頭痛不適,全身症狀較重而呼吸症狀較輕。早期表現為畏寒、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同時伴有頭痛、全身酸痛,且常感眼乾、咽干、輕度咽痛。部分患者會有流涕、鼻塞、乾咳、胸痛、噁心等症狀。有時還伴隨胃腸道症狀,如嘔吐、腹瀉等。


復工後,你和同事該如何相處?「科學防疫專家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LJ1CnABgx9BqZZIRKM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