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遺:閩西客家十番音樂請您欣賞

2020-04-19   閩西日報

近年來

永定大力實施「文旅興區」戰略

積極引入非遺項目

增強景區互動體驗

讓世界各地遊客

深入了解永定土樓傳統非遺藝術

提升景區文化內涵

進一步帶動旅遊產業發展

使得非遺生動形象展現在觀眾眼前

令人稱讚

小編帶你

欣賞永定土樓

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

精彩視頻

與你分享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

「閩西傳統客家十番音樂」,是閩西民間傳統藝術最主要的代表性項目之一。客家十番音樂,又稱「客家十歡」「打十般」「十樣景」「集歡」「吹五對」「國樂」。稱為「十番」,是因為樂隊演奏二胡、吊規、椰胡、月琴、三弦、揚琴、琵琶、竹笛、嗩吶等管弦樂器及板、堂鼓、堂鑼、小鈸、碰鈴等打擊樂器共十餘件樂器。

關於客家十番音樂有另外一種說法,因為演奏這些樂曲時常常反覆演奏,故而稱「十番」。其中,「十」泛指,並非是十個人演奏十件樂器。

「客家十番音樂」由於流傳年代的久遠,在流傳期間不斷的吸收融匯了當地畲瑤古樂、南詞說唱及漢劇、祈劇、潮劇、採茶戲、木偶戲音樂甚至宗教音樂等,不斷充實豐富自己,因而形成十分深厚的藝術積澱和各種不同風格的豐富多彩的曲調。


據稱曲調總數曾多達1000餘首,但許多已失傳。至今仍可找到的古「工尺譜」和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搜集、記譜、油印流傳下來的,不到300首;如今尚在民間流傳演奏的,更不到百首。

遊客參與互動體驗


非遺與旅遊相結合

以文化舞動土樓

以文化活化土樓

以文化推動土樓

讓非遺靈動起來

賦予永定土樓活力

讓千年奇觀的永定土樓更加燦爛輝煌

來源:福建土樓永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