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超山村的高大媽今年75歲了,三月底出現精神不佳、反應遲緩,智力和記憶力減退,話說不清路走不穩等症狀,兒子帶他到餘杭區中醫院就診。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頭顱CT顯示左額有一巨大慢性硬膜下血腫,情況十分危險,若不及時處理會危及生命。
原來,三個月前的一天,高大媽像往常一樣上地幹活,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頭的左側碰到了馬路牙子,頭沒磕破,只是局部頭皮有些疼痛,高大媽就沒當回事。沒想到,那時已埋下了隱患。
入院後,高大媽接受了「顱內慢性硬膜下血腫鑽孔引流術」,愈後良好。
為什麼
高大媽受傷當天沒有任何症狀
而過去了三個月
才出現病情變化呢?
慢性硬膜下血腫,可謂隱藏的殺手,系指外傷3周以後出現症狀,位於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具有包膜的血腫。血腫增大緩慢,一般在2—3周後,由於腦的直接受壓和顱內壓增高兩種原因出現臨床症狀。
多數頭部外傷輕微,早期症狀輕,當血腫達到一定量後症狀迅速加重。血腫常發生於額頂顳半球凸面,積血量可達100—300毫升。表現以顱內壓增高為主,頭痛較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遲鈍等精神症狀,少數可有偏癱、失語等。
本病表現為慢性過程,如能及時明確診斷和手術,效果滿意。療效欠佳或病死者,多因未及時診治、病情危重或伴有併發症者。
發生慢性硬膜下血腫,最主要原因是顱腦外傷,除此之外,血管本身缺陷、凝血障礙以及劇烈咳嗽等都可引起該病。
為什麼年輕人摔一跤什麼事都沒有而老年人卻容易出現慢性硬膜下血腫呢?
因為老年人的腦組織脆弱,溝回多,血管彈性減弱,受了損傷以後就非常容易破裂出血。
其次老年人由於腦萎縮,顱腔空間變大,腦部被撞後,腦組織在顱腔內的移動度就大,連接硬腦膜與腦皮層之間的橋靜脈被拉長,頭部受到輕微的外傷就容易被拉斷,而這種靜脈出血是反覆緩慢的滲血,多數在一個月後由於血腫量逐漸增多,壓迫腦神經而出現相應的症狀,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更加小心才是。
(杭州市餘杭區中醫院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l4DPZnEBnkjnB-0z1w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