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通過新媒體做宣傳推廣和銷售?這個分析結果,有點扎心

2019-08-23   媒玩兒

近期,小張老師聽聞,來自各個企業主的銷售需求越來越多。看了一眼其他做新媒體運營講解的號,果然如此。

這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基於目前許多人並不太了解新媒體屬性的前提下,我們有必要告訴大家,企業該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去做新媒體。

問題

企業做新媒體想為品牌宣傳推廣,想做銷售,這能行嗎?

回答

小張老師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如果你抱著宣傳推廣和變現的想法來做新媒體,答案就是不行的。因為新媒體的屬性,決定了它難很難滿足你的需求。

1、新媒體真的不能宣傳、賣貨嗎?

我們反過來講,企業對於新媒體的最終訴求,也就是這兩項:宣傳推廣、變現。變現包含兩種,流量變現和銷售變現。

我們首先從宣傳推廣的角度來講。

微信公眾號屬於熟人社交,它具備粉絲池的屬性,那麼問題就來了:基於熟人社交,怎麼做宣傳推廣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刷臉!讓朋友幫自己轉發朋友圈是很正常的事,但第一次可以,第二次可以,第三次就很困難了。想要他們自主轉發,必須要讓他們對內容感興趣,而你朋友圈的用戶畫像並不清晰,所以就很難讓他們共同轉發。

於是,熟人社交推廣邏輯終結。

然後,我們就想要突破熟人社交,但這其實非常困難。

而從多平台角度來講,那裡的粉絲都是過眼雲煙,他們會給你提供大量的閱讀,但不會和你有很強的交互,這也是平台屬性決定的。

試想,一個人通過刷抖音看到了某品牌的牙膏,他可能連買都不會買,更別說幫你做宣傳推廣了吧?

多平台宣傳推廣邏輯終結。

然後再從銷售層面來講。

我們舉個例子,湖南的一家K12教育機構,在2013年至2016年,通過在朋友圈發九宮格式的圖片,宣傳自己的教學場景、場地、內容,每年可以賣70多個課程,並且有很多家長跟著他們一起來玩這個事兒。

但從2017年開始,基本上就賣不出去了。這家教育機構認為這是一種「用戶疲勞」,但其實,這是因為大家很難信任朋友圈內銷售的所有東西了。

換句話說,放在幾年前,你在朋友圈裡面發九宮格做微商就可以掙錢,而現在不行了。

那企業應該怎麼辦?

2、做新媒體,首先要做什麼?

一個人如果不相信你,那你無論做的多好,他都不會給你一個好臉色;一個人如果相信你,無論你做了什麼事兒,他都覺得你好。

所以,企業做新媒體,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用戶信任你。

那麼問題又來了,怎麼才能讓用戶信任你?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讓用戶「舒服」,即服務好用戶。

這裡我們分析三個問題。

第一,你是否把用戶當做你的「上帝」了?

你所做的內容也好,宣傳銷售也好,究竟是你想說的,還是用戶想聽的?如果你只是想表達給用戶,那麼你就不可能做好服務,如果你做的是用戶想聽的,在分析清楚已有用戶畫像,和期待用戶畫像之後,你就可以針對他們去製作內容。

如果你做到了這點,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拋下了「本位意識」。

第二,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去陪伴你的客戶?

我們還拿教育行業的新媒體舉例子。很多教育機構想做新媒體,我們就會給他們推薦:你可以拿學生當做案例,突出你對他們的幫助。這樣一來,你的服務性就能很好的展現了。如果你的號有地緣屬性,那麼這樣做的效果將會更好。

但馬上,他們的問題就一把一把的:學生願意不願意這麼做啊?這麼多學生我哪盯得過來啊?學校就這麼幾個人,我哪兒有時間做啊。

小張老師想說:想做,都是方法;不想做,都是困難。

第三,你是否能忍受長時間的「打擊」?

這也是企業做新媒體的一個大問題。我們說,新媒體發布文章要有規律,並且這是一個過程。但往往許多企業做了一周、一個月之後,沒有獲得良好的數據,就很難繼續做下去了。

這樣,怎麼可能做好?

所以我們發現,說到最後,企業做新媒體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不能堅持,沒有耐心。

總結

那我們從服務入手的邏輯出發,再來看企業做新媒體的流程:

第一,做服務。通過各種新媒體功能,來把我們的服務立體化,這時候我們獲得的不是新人,而是路人對於你服務品質的口碑,從而獲得宣傳推廣的效果;

第二,口碑多了,用戶信任達成。一個、兩個人說你好,那麼第三個人可能就會信你好,因為你已經有口碑了。一旦用戶信任你了,從你這裡進行購買的可能性也就變大了;

這整個過程,是逐步推進,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過程中,可能還需要人格化運營形象的逐漸確立,公眾號調性的穩定,用戶畫像的逐漸精細等等。所以,企業主們如果想做新媒體,先考慮考慮自己是否有先做服務的決心吧!

「媒玩兒」,是由雲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群熱愛新媒體的年輕人,搭建的新媒體知識答疑公眾號。他們通過代運營的60多個公眾號,新零售、原創KOL的嘗試,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體方法論。新媒體,有問題,找媒玩兒!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