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先喝湯是一個好習慣,因為食道突然接收一些比較干比較硬的食物時,會受到一些損傷,所以先喝幾口湯潤潤喉。吃飯要吃七分飽,但是每次不吃很飽,就感覺很難受,心裡空落落的。所以我們可以先喝一碗湯墊墊肚子,接著再吃飯,吃到感覺很飽的時候,其實大部分都是湯水,就相當於是七分飽了。
我家一般都喜歡煲豬骨頭湯,豬骨頭價格比較便宜,比如筒骨或者脊骨,雖然沒什麼肉,但是煲湯非常美味。同時骨頭湯富含一些礦物質,煲湯喝營養豐富,可以補鈣。
豬骨頭是非常百搭的食材,加山藥、冬瓜、蓮藕、芋頭等等,可以每天都換著搭配,一年365天,每天的骨頭湯都不帶重樣的。不過豬蹄湯搭配這些蔬菜,味道還不夠鮮美,如果加入這東西,那麼味道會變得十分鮮美,想不好吃都難。
這東西就是魷魚乾,魷魚乾屬於海鮮,有著海鮮的鮮美味道,而且魷魚乾沒有什麼腥味。煲骨頭湯不要加味精,多加一點它,味道就特別鮮美,回味甘甜。魷魚乾的肉質是比較硬的,所以只適合煲湯,每次只要加幾小塊魷魚乾就可以了。下面就是這款豬骨頭湯的做法,一起來看看吧~
食材:
豬大骨、魷魚乾、香菇、枸杞、生薑、蔥、鹽、白糖、料酒、醋。
做法:
第一步,首先把魷魚乾浸泡水裡,浸泡一段時間,泡軟了之後切成小塊備用,生薑和蔥段洗乾淨切好備用,香菇用水泡發備用。
第二步,豬骨頭沖洗乾淨血水,把豬骨頭冷水下鍋,加些蔥姜和料酒,焯水煮透,然後撈出沖洗乾淨浮沫備用。
第三步,豬骨頭和魷魚乾下鍋,加適量熱水,放入香菇、薑片和大蔥段,再加適量料酒和一小勺醋。
第四步,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燉1個小時,最後加鹽和白糖調味,撒些枸杞就可以出鍋了。
煲骨頭湯要焯水,營養不會流失,可以把腥味去掉,這樣骨頭湯喝起來沒有異味,鮮美可口。煲骨頭湯的時候加一小勺醋,有很大的好處,醋有利於骨頭中無機元素的溢出,使鈣溶解於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