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在讀者留言中看到有讀者詢問關於心梗後如何康復的問題,這不,小編立馬聯繫了阜外醫院的醫生,一起來看看他怎麼說!
心梗是心血管疾病當中最為嚴重、最具危險性的一個疾病,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心肌梗死患者幸運地度過了這一「生死關」,進入了心肌梗死後的康復階段。
遺憾的是,很多的心梗患者對這康復階段存在誤區:
一個極端是認為自己已經做了支架或搭橋手術就一勞永逸、萬事大吉了;
另一個極端則是認為自己出現過心梗就是永遠的「重病人」,不敢「輕舉妄動」。
很顯然這些誤區都不利於心梗患者的有效康復,那麼心梗後康復的正確姿勢到底是怎樣的?
一、飲食
在心梗後應該「吃什麼」可能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內容。
一般而言,建議少食多餐,避免飽餐,食物細軟,尤其心梗後心衰患者,多補充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多吃蔬菜水果,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限制食鹽攝入等,切記不宜大補,也不宜過分限制飲食。以下有個可供參考的飲食目標。
每天攝人蔬菜300~500 g,水果200-400 g,穀類250-400 g,魚、禽、肉、蛋125-225 g(魚蝦類50~100 g,畜,禽肉50~75 g,蛋類25~50 g),相當於鮮奶300 g的奶類及奶製品和相當於干豆30~50 g的大豆及其製品。
食用油<25 g,每日飲水量至少1200 ml;減少鈉鹽攝入,在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先減30%,逐步達到每天食鹽攝人在5g以內;增加鉀鹽攝入,每天鉀鹽>4.7 g(含鉀多的食物有堅果、豆類、瘦肉及桃、香蕉、蘋果、西瓜、橘子等水果以及海帶、木耳、蘑菇、紫菜等)。
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戒煙:對於心肌梗死患者,應徹底戒煙,並遠離煙草環境,避免二手煙的危害。
戒酒:不建議任何人出於預防性髒病的目的飲酒,包括少量飲酒,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應徹底戒酒。
控制體重:通常而言,超重和肥胖患者應在6-12個月內減輕體重5-10%,使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²)維持在18.5-23.9kg/m,腰圍控制在男性≤90cm、女性≤85cm。
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嬰兒般的睡眠:心梗對患者及家屬都是一種嚴重打擊,突發事件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迫使患者調整生活狀態,常使患者出現焦慮、抑鬱症狀,進而伴有失眠。
此時可以通過一對一方式或小組干預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諮詢,讓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疾病及程度,有助於緩解緊張情緒,同時結合適當的運動康復,必要時可考慮藥物治療。
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
三、運動
臨床中根據病情、年齡、愛好、基礎疾病等選擇個性化運動,包括:
運動強度:不宜選擇運動強度過大運動;恰當的運動量應當是在最大心率的50%-80%,最大心率=220-年齡(次/分),不要過分追求心率達標;
運動持續時間:達到個體最大心率80%時維持20-30min就足夠,老年患者可選擇低運動強度而較長運動持續時間的運動方案,比如太極拳、八段錦等。
運動頻率:運動的頻率為每周3-4次。
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可選擇行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爬樓梯,以及踏車、划船等。
四、回歸工作
目前主要根據運動負荷試驗所測得的實際運動能力,以代謝當量(METs)作為能量消耗水平,來決定可以從事何種強度的工作,可見下表。
五、性生活
隨著心肌梗死患者年輕化,性生活也越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事情。通常性生活可使心率加快到130次/min,隨之血壓也會有所升高。
如果患者能夠在10~15 s內爬完20步樓梯未感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狀,心跳與安靜時相比增加不超過20~30次/min,或進行心臟負荷試驗,最大心臟負荷>5 METs,患者進行性生活是安全的。
一般情況下,建議患者心肌梗死出院2~4周後重新開始性生活。
六、藥物治療
心肌梗死患者的藥物治療是長期、終生的,尤其是以下四大類具有充分循證證據的二級預防用藥,切不可自行停藥或調整用藥。
抗血小板藥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ARB):ACEI指「普利」類藥物,ARB指「沙坦」類藥物。
調脂藥物:主要以「他汀」藥物為主,注意即使血脂正常,也應堅持長期使用。
β受體阻滯劑:可選擇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和卡維地洛等。
做到以上6個方面,輕鬆掌握心梗後康復的正確姿勢!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人間世
責任編輯:董小雯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