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時,想想這四句話,好運自然來

2019-11-22     聖度文化

原創/作者聖度文化(侵權必究)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困難其實是人生的一種常態,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當你遇到困難時,牢記這四句話,自然可以克服困難,福氣好運自然來。

  • 第一句話:一切困難為業力所感。

這第一句話是告訴我們,困難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佛教認為,世間萬事皆有因果,一切困難,其實是業力所感而來的。業力就是因果的循環,因為過去種下過惡因,所以就會形成現在的惡果。

困難有大有小,是因為惡因有大有小,福報有多有少,是因為善因有多有少。當我們找到困難之因,就可以避免以後遇到更多的困難。如何避免?佛教中有八個字,就可以讓你遠離一切困難災禍,那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第二句話:困難並不是壞事。

第二句話是要我們學會正確的認識困難,困難一般是說我們遇到了逆境,而逆境其實並非就是壞事,因為逆境是幫助我們成長,磨練我們意志的最佳環境。

佛法認為,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是苦多樂少的,因為這樣所以很多佛都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尤其是在人間成佛的,相比之下,極苦的三惡道眾生,很難成佛,條件優越的天道眾生,也很難成佛,唯有人世間,因為苦多樂少,最容易成就眾生。

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要把困難想得太壞,因為這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讓你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最後使你進步,獲得更大的成就和更多的福報。

佛教認為,世上的事沒有平白無故就會發生的,一定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有因有緣你才會遇到不順或是順心的人和事,而無論出現在你身上的是善緣還是惡緣,都不要去抱怨,因為無論善緣還是惡緣,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當你遇到惡緣糾纏時要清楚,這樣的因緣其實不是一件壞事。在佛教中,提婆達多是一個經常與佛作對的人,普通人遇到這樣的人,一定會生起厭惡之心,可佛陀沒有厭惡提婆達多,甚至還非常感恩提婆達多,因為如果沒有提婆達多的阻礙,佛陀也不會順利成佛。

在佛教中,所有大惡之人其實都是菩薩的化身,是為了幫助度化我們的,因為沒有苦難就沒有成功,沒有不順我們就很難進步。所以當你遇到惡人或禍事時,不要急著抱怨,要知道其實你身邊所有發生的惡人惡事,都是菩薩在度化你,用了一點善巧方便的手段,目的是要使你進步。

愛我們的人,可以給我們帶來溫暖和幸福,而傷害我們的人,則可以帶給我們成長和進步,沒有逆境,就沒有成功,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一切逆境,以及傷害過我們的眾生。

上天要幫助一個人時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苦難降臨在他的身上,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人吃的苦越多,他的成就也就越大,他所獲得的福報也就越多。

  • 第三句話:得到時要懂得惜福。

這句話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福報,因為福禍相依,一切都在變化之中,當我們獲得福報時,不要急著享受,要懂得去惜福才行,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積累福報不易,有福時當思無福之苦,不要過度享受福報,福報才能伴你長久。

  • 第四句話:失去後要學會放下。

佛教認為,求不得是一種痛苦,得到了又失去還是苦,如果避免此苦?首先我們要清楚世間一切,皆非你所屬的道理,明白這個道理後,就會知道得失乃是人生必然現象。這個時候還要學會凡事不要太執著,該放下時一定要學會放下。

​放下是一種人生大智慧,佛家認為,放下便是得到,有舍有得。道家認為,放下便是無為,得到則是有為,無為則無所不為,有為則處處難為。

儒家認為舍惡以得仁,舍欲以得聖,不舍便不得。而在愚痴之人的眼中,得到便是收穫是回報,其實恰恰相反,放下才是真正的得到,唯有放下才能自在。

當事情已經無可挽回時,越執著越痛苦,唯有放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感恩閱讀與分享。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uemkG4BMH2_cNUg8b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