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list、幕布、WorkFlowy對比:你會選擇哪個成為你的第二大腦

2020-03-02     專門網

做筆記是我們在學生時代必備的一項技能,而做筆記也是有方法的,好的筆記總能讓人一目了然的看到重點,能將老師講的知識迅速回憶起來。以往我們大多通過筆加本子的方式做筆記,到了如今電腦、手機普及的時代,我們更願意嘗試用筆記應用來管理自己的知識甚至思維,這也讓很多功能強大的筆記應用成為了號稱「人的第二大腦」的工具。

從較早的便簽到專門的筆記應用再到現在更為簡單、融入了其他功能的大綱筆記,筆記應用的形式一直在變化,變得操作更加簡便、數據能夠多端同步、內容更加明晰易看。而說到大綱筆記,其更像一種融合了思維導圖、任務管理的筆記方式,提供做讀書筆記、建立知識體系、梳理思路、記錄靈感、任務管理等功能。近些年,這種形式的筆記應用也是出現很多,今天我們就挑選三個比較典型的進行比較。這三款大綱筆記分別是:Dynalist、幕布、WorkFlowy。這三款應用都支持網頁、PC端、手機端使用,為了對比方便,我們本次以在網頁端為主進行比較。

介面

說到應用,首先不得不先談談它的外觀,在這個講究美且應用泛濫的時代,沒有一個賞心悅目的介面很難受用戶青睞。而且我們可以感受到大多數的設計都在往「大道至簡」的趨勢發展。作為大綱筆記應用,其更加要給用戶以簡潔、專注的介面外觀。

我們主要以筆記應用最為重要的編輯頁面進行比較。其中,WorkFlowy的編輯介面最為簡潔,幾乎沒有多餘的功能展示,在將網頁設為全屏時,左邊列表區域關閉時,其更能讓人有做筆記的沉浸式體驗。其次是Dynalist,也可以將左邊的列表關閉,但其是不是的同步狀態總感覺會讓人不那麼專注。最後是幕布,其一些功能以快捷的方式出現在編輯頁面,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會很方便,但對於想專注於筆記的人來說,可能會顯得容易被打擾。個人角度出發,我更喜歡WorkFlowy簡單、純粹的介面,尤其是在整理思路的時候能夠更加專注。

而WorkFlowy另一個令人舒服的地方是其動畫效果,相對於Dynalist和幕布直入直出的動畫效果而言,WorkFlowy的切換動畫顯得更加優雅,尤其在點擊設置按鈕,彈出對話框的時候,其感覺就像蘋果設備上的動畫設計,而這也能讓用戶心情愉悅不少。

功能

操作邏輯

對於工具型應用來說,其具備的操作邏輯更能成為用戶是否選擇的依據。而一款優秀的工具應用在具備強大功能的同時又能有簡便的操作邏輯,不用增加用戶的學習成本。對於大綱筆記應用來說,大多都是拿來就用,所以功能邏輯越簡單越好。

首先是筆記的查看,在這一點上,三款筆記的操作邏輯都是一樣的,直接點擊自己想要查看主題前面的原點就可以,點擊之後,主題將以加黑加粗的字體顯示,而如果下面還有子級,其子級仍以原來的方式顯示,但可以一直點下去,直到沒有子級的出現。這對於查看某一內容或某一層級內容很方便,尤其是重點部分,就不用看到其它內容了。這一操作邏輯上,大綱筆記基本是相通的,所以在熟悉一款大綱筆記的操作後,換到其它類型一樣應用之後也不用擔心要重新熟悉。

其次是對主題的設置,這三款中WorkFlowy和Dynalist相同,都是在圓點前會有一個圖示,用滑鼠點擊就會彈出設置菜單,而Dynalist的設置菜單明顯要更豐富,但也會讓人感覺太複雜,而WorkFlowy的菜單則又要簡單得多。而幕布與它們不同的是在圓點前並沒有其他圖示,用滑鼠懸停在圓點上就會出現設置菜單,其顯示的功能設置也很簡潔。相同的是,選擇不同層級的主題其對應的設置區域不同,比如在一級主題前喚出設置菜單,介面將會有個深一些的顏色將所有一級主題包含的區域攘括進去,而二級主題只能設置二級主題下的內容,依此類推。

在操作邏輯方面,現在的大綱筆記趨同,所以也無法評判孰優孰劣。

主題模式

這三款大綱筆記應用也內置了不同的主題皮膚來讓用戶在書寫的時候有一個良好的體驗。其中WorkFlowy和Dynalist內置的主題比較豐富,而幕布只有白天和夜晚兩種模式供選擇。

其實可以看到不同主題皮膚下給人的感覺也是不相同的,顏色明亮的主題在白天能夠清楚的看清內容,而顏色深一些的則在晚上使用的時候比較護眼。而Dynalist也是有六種主題皮膚可供選擇。

幕布的主題只有黑白兩種模式,但對於不喜歡折騰的人來說,能滿足白天和晚上使用就已經足夠了。

而WorkFlowy內置的主題皮膚最多,有七種模式可供更換,其中黑客模式令人感覺很酷炫。但需要說明的是,除了默認和復古模式,其他都需要會員才能使用,包括黑暗模式。所以在這裡就開始需要開通會員確實令人有些不爽。

標籤

在筆記應用中,標籤是一項很重要的功能,它能將相同標籤的內容歸納到一塊,在我們檢索的時候就能輕易找到相關內容,所以整理歸納是標籤功能的一個體現。在WorkFlowy和Dynalist都體現出了這一功能,而在幕布中這一功能主要是為多人協同方便而設置的。

三款大綱筆記應用中,都可以添加兩種標籤,它們是「#」標籤和「@」標籤,需要注意的是其書寫規範必須是在內容後空一個進行書寫,其內容格式為「#····」或「@····」,在WorkFolwy中對內容進行搜索時會出現設置的標籤名稱,所以直接點擊就可以在相同標籤下查看內容。Dynalist則在左邊的列表中有一個標籤功能區域,點擊它時也可以看到設置的標籤及包含的內容數量。但在幕布中並沒有出現相關標籤的管理,雖然在搜索中也能搜索到標籤,但是和其它相同內容一起被檢索到。除此之外,標籤還能在多人協同下發揮作用,比如「#」標籤後可以標註任務或事件,而「@」標籤則可以設置與任務對應的人。

導入導出

有時我們會在網上搜集到一些.opml的文件需要導入到筆記中,或者分享一些大綱筆記給別人,這時我們就需要到應用的導入導出功能,其中,WorkFlowy並不支持文件的導入,而Dynalist和幕布都支持.opml格式的導入,幕布還支持freemind思維導圖格式的導入。而在導出文件中,WorkFlowy和Dynalist差不多,都以三種格式導出,分別是「原格式、文本格式、OPML格式」。而幕布支持的導出格式則要豐富許多,除了這些,還能導出word、PDF、HTML等,甚至也能導出思維導圖的freemind格式。

就文件的導入與導出來說,幕布無疑要強大許多。

協作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在線辦公成了流行的辦公方式,而其中涉及到的是多人協同功能。在大綱筆記中也支持多人協同操作,在這三款應用中都可以通過內容連結分享的形式創建協作團隊來對內容進行增減或修改。但相對於石墨文檔或者釘釘這樣的辦公協作軟體來說,筆記應用中的協作功能用的並不頻繁。

同步

三款應用都支持各平台客戶端的內容同步,而Dynalist和Workflowy以前據說由於伺服器在國外所以數據同步很麻煩,但在實際體驗中,用國內網絡也能實現數據之間的同步。除了支持客戶端之間的同步外,WorkFlowy和Dynalist也支持網盤數據的備份,支持Dropbox數據備份,而且Dynalist還支持Google Drive。老實說,只要應用開發商伺服器夠穩定,不會發生丟數據的情況,誰也不願折騰第三方網盤進行數據備份。所以只要客戶端之間能實現內容同步就足矣。

思維導圖

WorkFlowy並不支持將大綱筆記轉換成思維導圖進行查看,而Dynalist支持轉換成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查看,但並不支持導出,甚至這也是一項會員才能使用的功能。而幕布前面就已經說過不僅能查看思維導圖,還能以思維導圖的格式進行導出。且幕布的這一功能是免費使用,但一些思維導圖的風格的使用則需開通會員。所以在這一部分,還是我們國產軟體良心。

會員價格與內容

作為工具類應用來說,其通常採取的是訂閱會員的方式來獲取高級功能的使用權。而我們可以看到,Dynalist的會員價格為9.99美元每月,直接訂閱一年的價格為7.99美元每月,即使按照最低價格,換算成人民幣也要55元左右。而幕布僅需9元每月,3年也只需199元,最低6元不到每月。WorkFlowy則要4.99美元,包年是49美元,最低差不多30每月元左右。而它們之間的價格差異是非常明顯的,這裡又不得不說句,國產良心!

價格雖然是參考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會員所包含的內容,而三者之間會員所包含的內容又截然不同,比如在WorkFlowy和幕布中無限清單數量在Dynalist是免費使用的,而Dynalist的思維導圖查看在幕布中又是免費使用。而它們之間的功能差異不是很大,會員涵蓋內容雖然不同,但最終呈現的功能相似。

結論

三款大綱筆記之間在應用介面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種差異無非就是「加法」與「減法」的體現。而對於不同的用戶來說,傾向點各有不同,有人喜歡簡潔,創作起來更專注的介面風格,也有人會喜歡功能明顯,複雜一些的介面。但在功能上三者大致相同,雖然Dynalist和幕布添加了思維導圖的功能,但這一功能並不能影響到大綱筆記的本質。而最終在價格上,我想,國內用戶會更加傾向於使用幕布。而除了其價格優勢,選擇它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它在國內用起來方便!

文/專門網 古月山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sLlm3ABjYh_GJGVyE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