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重慶遊玩,除了打卡洪崖洞、解放碑、索道等網紅景點,一定要選擇一條山城步道來爬一爬。
隨著重慶的發展,古老的氣息越來越淡,城市的建設改造,許多代表重慶特色的印記已漸漸離開人們的記憶。
山城的步道,記載著代代重慶人的奮鬥故事,一步步的梯坎象徵著重慶人奮鬥不息永遠向上的氣質。
第三步道
第三步道位於渝中區,山城第三步道是重慶最特色的「坡坡坎坎」(階梯和上坡路),長約3公里,沿線有山城巷、厚廬、法國仁愛堂舊址、第一水產水塔、抗建堂、市中山醫院等歷史文化遺蹟,是重慶市山地建築的袖珍博物館。
沿途的老式建築也是重慶山城韻味的體現。最贊的是其中一段修建在陡壁上的懸空棧道,也是重慶唯一建在懸崖上的城市棧道,對面便是滾滾長江。
棧道旁邊則是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重慶古城牆。
路線:遊覽山城步道有兩條路, 呈Y字形狀
線路一:山城巷一一厚廬一一仁愛堂一一領事巷(暫不通)一一通遠門;
線路二:山城巷一一厚廬一一棧道一一第一水廠巷(暫不通)——菩提金剛塔一一抗建堂——中山醫院。
特色
1、老重慶的味道濃厚
2、這條步道上還有不少美食
黃桷古道
位於重慶南山之下
是一條被稱為「老君坡」的古籍板古道,這條青石板鋪就的古道蜿蜒穿行在黃桷樹的濃蔭中,曾是歷代川黔商賈的必經之地,歷來被稱為重慶的「絲綢之道」。
該古道始於唐朝,屬巴渝十二景之一。一路上,有些年頭的民居散落其間,集中處構成了山上特有的老街,一邊是小巧的瓦房依山而建,一邊是粗大的黃桷樹懸空而立,窄窄的石板路就是街道。
沿途有楊家山天生的觀景台、白莎墓、老君洞、德國大使館、文峰塔等景點。
半山崖線步道
從渝中區到沙坪壩區,沿主城的半山崖線,形成了一條李子壩一一鵝嶺-一佛圖關一一虎頭岩一一平頂山的公園連線,被稱為半個山崖線步道。
全長20多公里,串聯平頂山文化公園、虎頭岩公園、佛圖關公園、鵝嶺公園、李子壩公園及30個文化資源點,沿線散布有摩崖石刻 、摩崖佛龕等人文景點以及紅岩文化、抗戰文化、工業遺址文化等人文資源,是探訪古渝之源、攬勝母城之巔的好去處。
主要景點有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包含高公館、李根固舊居、劉湘公館、國民參議院舊址、交通銀行學校舊址5組抗戰歷史文物建築。佛圖關公園內,保留了不少宋代以來的摩崖石刻。
特色
1、縱覽城中山水體驗「人在景中」
2、串聯歷史景點
南濱路濱江步道
位於南岸區,背依南山,長20多公里。從海棠煙雨公園出發,一直走到東水門大橋下,這條濱江路上不僅建有中國最大的濱江公園,還有法國水師兵營、美國水師兵營、卜內廣洋行、慈雲寺、千佛寺等歷史文物建築。
重慶的「巴渝十二景」中,南濱路就有黃葛晚渡、海棠煙雨、龍門浩月、字水宵燈等。
漫步濱江步道,不僅可以眺望渝中半島,欣賞兩江交匯的美景,還可感受南濱路的歷史和藝術底蘊。
特色
浮雕石刻多
各種文化異彩紛呈。
縉雲山步道
縉雲山步道位於北碚區,有區行政中心北側健身主梯道、城南大學科技園主梯道、城北縉泉路主梯道3個入口, 3條步道相相連通形成約10公里長的M形環線。
健身梯道設置有浮雕、牌坊和縉雲山賦等內容,以此展現北碚濃厚的生態文化、養生文化等,增強文化內涵,傳承歷史文脈,深化人文北碚這一主題。
浮雕共分三個部分,上部分主要描繪有縉雲九峰、竹海新城、嘉陵泛舟、江邊吊樓等,展現了北碚優美的自然風光、獨有的城市特色。也展示了北碚發展的歷史與未來;浮雕中部描繪了抗戰時期和解放初期在北碚生活和工作的歷史名人。中間主要人物是鄧小平、劉伯承、賀龍、馮玉祥、黃炎培、張自忠、陶行知等以及北碚區城市建設的開拓者盧作孚
浮雕下部展現了縉雲山健身梯道為廣大群眾提供了全民體育、強身健體場所的生動情景。
特色:這條步道風景優美,富氧離子豐富,沿途可看到浮雕、牌坊和縉雲山賦等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