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易
很多家長疑惑:「同一個班級,同一個老師,為什麼孩子的成績就是有高有低呢?」
其實孩子成績之間的差異,除了智力本身原因,家庭教育等環境因素意外,最重要的是學習習慣。
沒有好習慣,學習就沒有效率,沒有效果。
好習慣決定好成績,新學期,家長一定要注意拉低孩子學習成績的6個壞習慣,早看早改正。
1、寫字潦草
俗話說,見字如面,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字跡體現的是學習態度和性格。
寫字好看,近著說會影響一個孩子的升學考試,遠著說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加分項。
很多孩子一開始從握筆姿勢到寫字坐姿就不規範,再加上平時敷衍對待課堂筆記與家庭作業,字跡因此潦草不堪。
方法:
01、選擇合適的字帖,讓孩子通過臨摹和描紅學習寫好看的字體。
02、無論課堂筆記還是課後作業,要引導孩子認真對待書寫,家長也要做到每天檢查。
2、課堂聽講不認真
課堂是老師傳道受業解惑的地方,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快的地方。
尊重老師,尊重知識,尊重課堂,才能讓課堂發揮最大的效用。
一個班級里總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其他孩子在認真聽課,有些學生卻交頭接耳,犯困打盹,對老師的再三提醒置之不理。
不認真聽課是拉低成績的壞習慣,家長要和老師早發現,早糾正。
方法:
01、家長要教育孩子尊重老師,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課,做好課堂筆記。
02、調整孩子的睡眠時間,保證孩子的在課堂上有飽滿的精神狀態。
3、從來不複習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複習是加深記憶,鞏固知識,獲得新知的過程。
很多孩子不管家長老師強調多少遍複習的重要性,卻始終不把複習當回事。
可能是他覺得複習沒用,因為複習的效果要長久才能看出來那,再者孩子不知道如何高效複習。
方法:
01、家長和老師要把複習工作當成一項家庭作業布置給孩子,讓孩子每天花至少10-30分鐘時間來複習,養成複習的習慣。
02、關於複習方法,可以採用提詞法,每天提問孩子的當天的所學內容,調動孩子的記憶。
03、再者通過默寫的方式,把當天學過的內容畫成思維導圖,鞏固記憶。
4、預習工作不到位
預習是提高聽課效率的關鍵環節,預習的時候,不要求孩子全部弄懂教材,而是熟悉,發現,找到疑難點,為第二天的新課做好準備。
很多孩子覺得,反正第二天老師都會講的,復不複習都一樣,但其實效果天差地別。
家長要和老師一起,督促孩子做好預習工作。
建議:
01、預習的方法很簡單,不要求孩子弄懂所有內容,而是熟悉次日要講的內容,鞏固通俗易懂的知識。
02、其次,對自己所認為的重難點做出標記,帶著疑問聽次日的課。
5、做題習慣性翻答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些孩子依賴性太強,老師布置的習題資料,家庭作業,要依賴參考答案才能完成。
做題翻習慣性翻看答案,從來不主動思考,依賴性會越來越強,這樣不但不利於牢記知識,更不利於孩子攻克重難點。
俗話說:「平時當考試,考試當平時。」要想成績好,就應該以考試的心態來完成作業,學到的知識才是自己的。
方法:
01、儘量督促孩子自主完成家庭作業和習題,遇到不懂的題記錄下來,請教父母或老師。
02、家長要儘量少給孩子買參考資料,萬變不離其宗,吃透課本,也是一種解題之道。
03、做題前先複習,鞏固基礎知識,理解當天所學知識點,做起題來才輕鬆。
6、學習沒計劃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尤其在家庭作業上,讓父母操碎了心。
這是因為學習沒有規劃,沒有時間觀念,就沒有學習效率,原本可以多出更多學習的時間在拖延中悄悄溜走。
不管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有規劃才能更有效率,還能提前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有研究表明:成績優秀的同學都有一個好習慣,那就是制定計劃。
方法:
01、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先制定長期計劃,然後把長遠目標拆分成短期計劃。
長計劃是指明確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的內容、專題,大致規劃投入的時間。短期計劃是指具體的行動計劃,即每周每天的具體安排和行動落實。
02、制定計劃要把大部分主動權交給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主動性。
良好的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身,教育孩子,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習慣培養初期可能很難,但希望家長能與老師一起,各司其職,為了孩子進步互相配合與支持。新學期,願孩子遠離壞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jF1yC3EBrZ4kL1Vi6E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