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咖啡飯店,老青島難以抹去的記憶

2019-10-07     青島城市記憶

說起青島飯店,老青島可謂耳熟能詳,但青島飯店的前身,在青島咖啡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並有著長期影響的「青島咖啡飯店」,知道的人卻是越來越少了。

開辦初期的青島咖啡飯店

創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青島咖啡飯店,由希臘人司提反尼狄司開設于山東路(中山路)南段,是上世紀30、40年代青島最為有名的西餐飯店。飯店除西餐洋酒外,還有樂師和舞池,是當時追求時尚的高雅人士聚會的地方。

1924年登載在《青島時報》上的青島咖啡飯店廣告

從廣告中介紹可以看到,咖啡飯店的地址是在大舞台戲園(後來的紅星電影院)隔壁,第四公園的對面,商業位置與環境都是非常不錯的。

1933年9月刊登在青島《平民報》上的《青島咖啡周年特別優待主顧》的廣告。午餐盒晚餐都是一元五角,非常經濟實惠。

在南海路開設的分店,名為匯泉青島咖啡飯店,只有每年夏季開放營業,主要接待夏季游泳者及旅遊者。

2010年9月,受颱風「圓規」影響,大浪讓一浴的沙灘上一夜間冒出了大量的石塊和幾個排列規則的水泥墩,有文史專家認為,這是上世紀30年代匯泉青島咖啡飯店的遺蹟。

據魯海老師介紹,位於第一海水浴場的匯泉分店,該建築為長方形,由馬路向海中伸出約60米,房屋結構為平房,高度大約是現在的兩層樓那麼高,內部只有一層,在漲潮時,房屋底部會有一部分浸入海中。飯店內部經營餐飲,還有歌舞廳,在當時那個年代十分熱鬧。解放以後,咖啡飯店不再經營,到後來變成了商店,上世紀80年代青島大規模改造一浴時,該建築被拆除。

1933年9月,作家柯靈來青島時曾專門寫了一篇精美的散文,來描述青島咖啡飯店匯泉分店的場景,現與大家一起分享這篇美文。

咖 啡 與 海

「感謝朋友的熱情,讓我也做了一回「青島咖啡」的座上貴客。

從匯泉沿馬路過去,相隔不遠,在清靜的海邊,傍著疏疏的槐樹林子,有一所玲瓏剔透的洋樓。每當夕陽踏著微波退隱,那兒就吸引進一批艷裝華服的男女。

白衣的侍者含笑相迎,跑過甬道,來到大廳。輝煌的壁畫,燦爛的明燈,跳舞場在正中。廳外是瀕海的露台,玉砌雕欄,大理石的圓桌,精巧的座位,驕矜的微笑,指甲塗著蔻丹的縴手,高腳杯里是殷紅的葡萄美酒......」

露台的欄外是一片神秘的海。

天上正掛著一輪明月。

欄外浪花無休止地飛躍,跳上沙灘。每一疊浪打到岸上,就是一道銀色的花邊,一串悅耳的嘩嘩聲。月光溫柔的鋪在海面,點點如銀鱗;漁船的帆影在遠處移動;另一邊閃爍著萬盞鬧市的燈火。

慢慢啜著冰咖啡,一面卻心不在焉,游移在一些近乎唐突高雅的思想里――

前一天獨自在匯泉飯店吃了一杯冰淇淋,淡淡的,而且粗劣,價目是半元。這兒的咖啡多少錢一杯?咖啡與海結鄰,自然會身價百倍。

半元?貴嗎?不,來到這裡的,自然不吝惜這了了之數。

跳舞廳里奏起了流行的爵士樂。

訓練有素的侍者恭敬的來往,雪亮的刀叉在音樂旋律里閃動,女人的媚笑,紳士彬彬有禮儀態,低低地私語。

同座不善舞藝的朋友卻懂得這海濱名城的許多故實。

他說,這青島咖啡館是白俄商人開的,每年這兒只做一個夏季的生意,過了夏天他別有經營,可是一夏的收益為數可觀。他說,匯泉飯店是日本人開的。――青島的經濟命脈全在日本人手裡,許多工廠也全是他們的搖錢樹和吸血管,有的打起招牌說是中國資產,背地裡股東還是日本人……

我想起海濱公園相近的「接收紀念亭」來。只要名義上已經「接收」,這當然值得「紀念」了。況且青島沒給德國的時候,原只是一片蠻煙野草的荒島啊,現在卻已給他們修築的花團錦簇。

燈光驟然暗了。

綠紗燈下,一對對摟著的男女,跟著音樂的節奏婆娑起舞。

我望著月亮,望著鋪滿月光的海,望著跳上沙灘的白浪,望著那幽靈般移動的人影。――這境界真迷人,可是我有了一點兒不可分說的惆悵。

1938年的青島咖啡飯店

日寇二次侵占青島後,咖啡飯店被日本人強占,辦起了「興亞講堂」,向中國人民進行奴化教育,因無人捧場,後改成一家小劇院。抗戰勝利後,此處房產歸還司提反尼狄司夫婦,但他已不願再經營。1945年,被中國人王秀臣、魯壽山購下,重新開了青島咖啡店,經營西餐、咖啡兼營魯菜。後開始縮小西餐供應,擴大中餐經營範圍。逐步形成了傳統魯菜見長的經營特色。當時的「青島咖啡飯店」的中餐在島城已是較為知名,許多政要、名伶、明星、作家等都慕名到過這裡。

青島咖啡飯店不僅是達官貴人聚會的地方,也是新人喜結良緣的好場所。

孔令仁結婚時的留影

1948年,報紙上刊登了一條結婚啟事「由芝貴三子其文與孔祥勉次女孔令仁」將於10月12日在匯泉青島咖啡館舉行結婚典禮。這場婚禮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由芝貴是山東的老同盟會會員,孔祥勉更是頗有名氣的「孔八府」嫡系傳人,時任青島實業銀行總經理和銀行公會理事長。結婚時只是一家銀行職員的新娘,就是後來的著名社會活動家,曾任民盟中央名譽副主席,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副主席的孔令仁。

當時的青島市長龔學遂為其證婚,也可見這場婚禮的隆重。

民國38年青島咖啡飯店銀行支票

上世紀五十年代青島咖啡飯店廣告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青島咖啡飯店

據城市檔案論壇老網友「mnn」評論,這時的「咖啡飯店」已經光彩不再,開始衰敗了。它真正成為平民飯店應該始於「三年自然災害」的60年,當時居民每月糧食定量24斤,糧、油、煤、布、線、等等等等都須用票,幾乎家家都有浮腫病人。政府通過居委會不斷地介紹「增糧法」,即,一斤生糧怎樣做出更多的熟食。「青島咖啡飯店」以她的名氣責無旁貸的用「增糧法」製作著各種地瓜面點心、大米乾飯、雜糧面發糕……,最受歡迎的大概是一斤粗糧票可買三斤的發糕了,儘管水唧唧的已毫無口味可談,但還是須排長長的隊!以後傳說別處又研製出一斤出六斤的辦法來了,若真有此法,這食品怕是無法用手拿著吃了……

「公私合營青島咖啡飯店」的店名清晰可見

青島咖啡飯店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1965年更名為青島飯店,1966年,原來的青島咖啡飯店舊樓被全部拆除,擴建成一棟五層的大樓。1977年,飯店東面的瀛洲旅社被拆除,擴建為九層大樓併入青島飯店。使之成為青島當時最著名、最高檔的餐飲、住宿場所,也開始了一段很長時間的輝煌期。可惜的是,2004年,在中山路改造中,所有的建築全部被拆除,青島飯店也離開了使她誕生、發展、輝煌的中山路。

拆除前的青島飯店

2004年3月15日青島飯店大樓被爆破拆除,現在青島咖啡飯店的舊址,是一家綜合型超市悅喜客來。

曾經承載的繁榮喧囂早已落幕,只有那些曾經的圖片、資料,見證著百年老街、百年老店變遷的一個個縮影,訴說著一段段陳年往事......

文中圖片感謝青島檔案館、青島飯店、青島城市檔案論壇網友的提供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klxp20BMH2_cNUgTEnX.html





黃島路的記憶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