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退休,可以從1月1日漲養老金嗎?看看養老金如何調整?

2020-04-01     暖心人社

2005年以來,國家通過統一調整養老金的模式,實現了退休人員養老金15年連漲。每年我們都會對退休人員進行養老金的調整,具體怎麼調整,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尤其是每年的最後12月份退休和第2年的1月份退休,有什麼養老金待遇方面的差別?讓我們通過2019年養老金調整方案,看一下退休人員養老金如何調整。

為什麼要進行養老金調整?

2005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要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要根據職工工資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對退休人員養老金進行適時調整。2011年的《社會保險法》里也強調了這一原則。

按照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本養老金在計算的時候分為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都跟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資掛鉤,個人帳戶養老金跟個人帳戶記帳利率掛鉤增漲。

也就是說,只要社平工資增漲、個人帳戶記帳利率為正,相同情況下基本養老金就會提升。

我們國家在養老金計算的時候,畫的分界線就是當年的1月1日。比如2020年1月1日之後退休的人員,屬於本年度退休人員,使用上一年度(2019年)的社平工資計算養老金。2019年12月31日之前退休的人員,要使用2018年的社平工資計算養老金。


因此,就會產生退休待遇上的差別。比如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30%的社會平均工資,2018年的社平工資是5500元,基礎養老金就可以領取1650元;如果2019年的社平工資變成了6000元,增長9.1%,那麼基礎養老金就會變成1800元,增加了150元。

所以,為了減少因為退休制度造成的養老金差異,我們會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進行每年調整。

養老金調整的程序和方式

養老金調整實際上是從上一年度開始。2019年12月,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召開,明確要繼續提高養老保障水平。

一般每年3~4月,國家會公布養老金調整的通知。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可能會晚一段時間公布。國家基本養老金調整的通知對於調整人員範圍劃分是很明確的,就是2012年12月31日前辦理了退休手續,領取了退休待遇的人。同時國家會明確養老金的總體調整水平,一般是按照上一年度最後一個月養老金水平的一定比例增加。2018和2019年都是5%。

養老金調整並不是簡單的按照百分比增加,而是要根據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種方式進行養老金調整。然後各個省市會按照這三個方式,根據每個省市不同的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前幾年,調整方案都是在6~7月份公布,7月底前調整實施到位。

有人擔心,我們今年新冠疫情造成養老保險基金大幅減少。實際上,根據財政部測算,國家的養老保險減收政策能夠減少4714億元,而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已經超過了50000億元,可支付月數會超過16個月,所以我們還是有非常堅實的基礎,不會影響我們的養老金調整。

如果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幅度和物價水平的因素進行調整,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幅度仍然會在4%~5%之間。相信具體調整幅度有多少,很快就會明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gJ4NXEBfwtFQPkdVJ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