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阿代
還記得2015年奧斯卡大獎花落誰家嗎?
《房間》。一個女孩被人囚禁在地下室七年之久。在此期間她受到非人虐待,生下了兒子傑克。為了滿足孩子的成長,她精心策劃出逃,之後重新融入社會、找回了自我。
同樣的內核,第二年還有一部電視劇作品,卻鮮為人知。
《失落十三年》又譯名為《為奴十三年》,是一部被豆瓣低估的作品。與電影《房間》一樣,它探討了人類心靈深處對於自由的定義。不同在於,該劇秉承英劇一貫注重細節的嚴謹之風,著力於刻畫主人公重新構建內心世界的過程,視覺獨特。
故事由安靜而祥和的街區展開鏡頭。某天,一個女孩子神色茫然而慌張地從一幢公寓里跑了出來。
這個女孩名叫艾薇,她快速穿越街道,胡亂奔突,在路邊的公用電話亭報警求救。
艾薇被接到警察局,在門口迎接她的是艾莉婭,為警隊工作,是她的家庭聯絡官。
警察們還不能確認這個姑娘就是十三年前失蹤的艾薇,因為在艾薇走失後的轉年,曾有兩個女孩自稱是她,但都不是;而且長官解釋說英國從沒有人質逃脫的案例。於是艾薇進行了一系列體檢以及被提取DNA比對。
負責艾薇案件的是這兩位:
麗薩和艾略特警官。他們不僅是一對好搭當,同時關係也很曖昧不明。女警還好,智商較正常,男警完全是個草包(泛濫的同情心,無端發火,工作沒底線,最不能忍的是坑隊友)。
警察通知了艾薇的家人,正在家和小女兒女婿商議婚禮事宜的媽媽和躺在情人家的爸爸都接到了消息。
看似一家團聚,卻各懷忐忑。
本劇與別的影視劇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女孩為什麼被變態選中,怎樣被囚禁在地下室,她十三年里遭遇過什麼,都沒有直接用鏡頭表現。故事僅僅源起於那宗綁架案,主創們想要展現的卻是艾薇療治心傷及身邊所有人面對親朋失而復得後的心理變化。
艾薇被綁架的時候才13歲,童年和青春期在一個變態疑犯身邊度過。她經歷了十三年的孤獨無助,或許已罹患斯德哥爾摩症。她對綁架她的罪犯或多或少產生了心理依賴。在那暗無天日的十三年里,用她的話來形容,她不計算時間,時間只被分為「他在,他不在」。因此,艾薇回歸後對曾經的親朋好友都缺乏信任。
十三年社會巨變,而她對這一切變化都是空白。她甚至不懂什麼叫電郵,也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面對這樣陌生的世界,艾薇恐懼不已。
她回到家庭回歸社會,所有人都向前邁進,就她一人還活在十三歲那一年。艾薇的心理重建很不順利,始終得依賴某個人。初戀也罷,親妹妹也好,還有閨蜜……他們的生活中失去她已經十三年了。艾薇把期望寄托在這些人身上,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好不容易建立信任的艾薇鼓足勇氣向初戀告白。
然而初戀已經結婚。
妹妹可以為了艾薇把未婚夫趕下床。
陪她像兒時一樣聊心事。
分享糖果。
但艾薇發現妹妹的世界裡不再只有她這個姐姐,更多的是未婚夫。
所有事物都在進步,她卻獨自在原地。她不想落後,也希望學習。
偏偏此時她得知父母早已離婚,如今美滿和諧的生活只是因為她的回歸所營造的假象。她向父親提出質問,心理崩塌了。
一時間,整個家分崩離析。
屋漏又逢連夜雨,嫌犯馬克懷特本來還在逃,又牽出另一樁命案。
他同母異父的弱智弟弟被發現於藏匿艾薇的地下室隔牆裡,已成白骨。艾薇更被懷疑是殺人犯。
母親無條件的信任,令艾薇意識到愛她的親人朋友始終不會放棄她。
與此同時,父親也回頭是岸,與情人斷絕了關係重回家庭。
她這才真正意義上開始了心理重建,一步一步走出陰霾。她原諒了內疚十多年的閨蜜。十三年前正是因為赴好友之約逃學而朋友爽約才導致艾薇遇到了綁架者,面對好友的道歉,她反而安慰起對方。
原諒了懷疑她的警察。
與初戀敞開心扉,了結過去。
為救被馬克綁架的另一個小女孩,她再次落入嫌犯之手。
這一次,艾薇憑藉重建的對親友們的信任,不再被惡言恐嚇迷惑。她迂迴反抗、機敏自救。終使壞人得以惡報,完成了自我的救贖。直到劇末,嫌犯的房屋爆炸,艾薇逃了出來。這才是艾薇逃脫襟錮重獲自由完成救贖的真正瞬間。
女主演技從頭至尾在線,每次失措的眼神和驚惶的顫抖都詮釋著她的內心。唯一感慨的是英倫警察們啊,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要知道艾薇的兩次出逃都是靠自己。真是靠人靠天靠不住,自我強大是王道。
總之這是一部重細節、設懸念,集數不多的佳作,喜歡慢節奏英劇的朋友們,不妨用它來治癒我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