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領導人民抗擊疫情的重要啟示

2020-04-14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0年春,我國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這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在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疫病迅速引起舉國上下廣泛擔憂,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能否儘快遏制病毒蔓延,有效救治病患,解除疫情對廣大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嚴重威脅,恢復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是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以及國家治理體系的嚴峻考驗。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危局,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回顧這場艱苦卓絕的偉大鬥爭,把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鬥爭放入大的歷史時代中看,放入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發展進程中看,能夠得到許多新的重要啟示,進一步從歷史和現實的比較中加深對黨的領導的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認識。



  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的決策正確、高效地實施。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打贏疫情防控戰,關鍵也在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最為寶貴的經驗,也是最為重要的啟示。正是堅持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才能服從安排、統一行動,堅定不移把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不分晝夜地戰鬥在抗疫一線。也正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政軍民學各條戰線才能共同行動,在疫情發端之時集中力量、集中資源、集中技術,在千鈞一髮之際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充分展現了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抗擊疫情的偉大鬥爭再一次印證,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回顧中國共產黨成立近百年以來的歷史,不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黨和人民之所以能夠在危難之際絕處逢生、挫折之後毅然奮起、磨難之中百折不撓,究其根本就是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中央領導集體。總結我們黨近百年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黨中央什麼時候有權威,什麼時候就能把全黨團結起來,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今天,對於我們這樣的大黨、大國來說,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既是應對危局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國家發展、社會有序、人民福祉的根本保證。

  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階,不斷提升應急管理效能和水平。中國共產黨在疫情防控戰中,以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應急管理體制,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不論是應急隊伍選派、物資經費管理、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交通信息管理、公共安全教育、應急保障措施,都行之有效,立竿見影,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勢,在制度優勢造就的「中國速度」「中國智慧」「中國奇蹟」背後,依然要認識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中的短板,明確今後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建設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應該完善和發展什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啟示我們,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亂。必須以「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基本方略為指導,推進國家應急管理理論創新、制度完善、體制改革,立足歷史和現實,不論是公共衛生安全,還是政治事件、經濟危機、地質災害等,實現從處置疫情「單一災種」向應對「各類災難」拓展研究,推進新時代國家各類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只有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應急管理效能和水平,我們才能在任何危局來臨時做到舉國上下一盤棋,全國人民一條心,更好地應對風險挑戰。

  必須大力推進政治文化建設,以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理想信念、革命意志、奮鬥精神激濁揚清、扶正祛邪。打贏疫情防控戰,除了黨的領導、制度優勢以外,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我們獨特的政治文化所形成的動員力、凝聚力、感召力。疫情發生後,新聞輿論戰線迅速行動,聚焦疫情形勢、人民訴求、百姓呼聲,加強改進正面宣傳,強化輿論辨析引導,及時公布疫情數據,下大氣力網絡闢謠,通過網際網路激發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凝聚全國人民抗疫共識。政治文化作為思想領域的上層建築,會潛移默化影響抗疫進程。在這場偉大鬥爭中,黨旗在防控鬥爭一線高高飄揚,醫護工作人員、志願者、黨員幹部、人民子弟兵臨危不懼,家國情懷、人民福祉、民族信心成為社會主流,這就是政治文化孕育的「精神武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切實發揮政治文化凝聚的精神力量,才能確保我們黨、國家和人民在任何危局來臨時都摧不垮、氣不餒、壓不倒。隨著經濟成分、就業方式、分配方式多樣化,意識形態領域建設面臨挑戰,必須結合新的時代特徵,管好具有新聞輿論和社會動員功能的新媒體等意識形態陣地,綜合分析研判各階層、各年齡段人群特點,在差異性、多樣性中尋求統一,優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教育方式。要講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的中國故事,及時提煉抗疫精神,納入到政治文化建設中,以此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滿腔豪情地不懈奮鬥。

  必須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鍛造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能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的人民軍隊。自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的號令下,人民軍隊吹響了奔赴疫區的集結號,他們和疫區群眾甘苦與共、共度時艱,為守護群眾的平安健康堅守崗位、日夜奮戰,充分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展現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形象。人民軍隊在抗疫戰中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出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政治原則,展現出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建軍以來,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堅持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聖職責,始終做人民信賴、人民擁護、人民熱愛的子弟兵。改革開放以來,不論是應對1998年特大洪澇災害,還是應對「5·12」汶川大地震等,人民軍隊都能夠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對人民赤膽忠心。此次疫情防控戰,再次證明人民軍隊紅色基因的強大力量。在新的歷史起點、歷史階段、歷史方位上,政治建軍的基本原則,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和本色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改變,要堅決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國家化」等錯誤主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頂住一切壓力阻力、扛住任何風險挑戰,為完成歷史任務履行使命。

  必須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中國共產黨已經擁有9059.4萬名黨員和461.0萬個基層黨組織。如此規模的大黨,如何在疫情突發之時發揮出自身的強大組織優勢,如何創造應對疫情危局的組織威力,這是對長期以來黨的建設效果的重大檢驗。事實充分證明,黨的建設成果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強大的引領作用、組織作用、先鋒作用。黨旗在疫情主戰場高高飄揚,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宣告成立,黨支部建在門診科室,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區、農村基層黨支部全力有效動員,凡此種種,充分體現了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領導幹部的示範帶頭作用、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使黨的力量倍增,黨的領導、決策部署只有通過組織來實現。能否高效地讓組織體系運作,是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關鍵,更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戰勝一切危局的關鍵。新時代黨的建設,組織力建設一刻也不能鬆懈。必須鍛造我們黨最為強大的組織威力,使每個基層黨組織發揮出政治功能,使領導幹部、普通黨員能夠樹牢組織觀念,做到政治上認同組織、思想上信賴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最為強大的組織保證。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冠丞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iOqCfHEBiuFnsJQVGCf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