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合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目前已經向全國各地區提供6萬人份,其中向武漢地區已提供3.5萬人份。1月27日記者獲悉,春節假日期間,該公司所有員工放棄休假,開足馬力,全力以赴保障生產和供應。
繁忙的生產現場。
快速研發出檢測試劑盒
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苗保剛表示,在武漢去年12月31日爆發不明原因肺炎後,當天凌晨公司獲悉疾控部門急需診斷試劑,第一時間啟動疫情應急生產機制,當天上午完成診斷試劑生產,下午專人將試劑送達用戶手中。2020年1月7日-11日,公司應急生產的診斷試劑第一時間發往5個省市疾控,同時也調撥應急設備及試劑至國家疾控。
1月12日,多個機構聯合公布武漢不明肺炎感染個案病毒基因後,公司研發團隊立即啟動攻關開發2019-nCoV試劑盒。試劑盒採集患者呼吸道樣本,通過儀器檢測便能辨別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為後期臨床處置提供依據。
自2003年SARS疫情爆發,該公司便多次助力我國重大疫情防控,自主研發的基因檢測產品曾在禽流感H7N9、H1N1、中東呼吸道MERS、伊波拉等公共衛生事件中做出重要貢獻。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天隆研發生產的伊波拉檢測試劑曾隨中國援非醫療隊在獅子山疫區完成了384例伊波拉出血熱疑似樣本的檢測,檢出166例陽性病例。因此,一旦有疫情出現,基於公司多年的研發基礎、技術積累和豐富的經驗,試劑盒很快就能研發出來。
繁忙的生產現場。
最大限度保障疫情需要
「疫情所面臨的形勢嚴峻,檢測試劑的大量需求導致企業所有員工春節堅持一線,感人的事有很多。在有疫情檢測需求的時候,公司技術人員張建華放棄了假期,毫不遲疑地加入到河南省抗擊疫情的隊伍里,和醫務工作者一起為了抗擊疫情共同戰鬥;我司其他技術人員也到第一線為用戶做儀器安裝培訓;公司的銷售、技術、生產、庫房都在加班加點,放棄了假期,沒有一個人有怨言,都覺得這班加得值,加得神聖;在物流緊張時,員工自己開車向武漢運輸試劑。另外,武漢疫區銷售在沒有交通的情況下,大年三十半夜11點扛著一箱50斤的試劑耗材,徒步近20公里送往協和醫院。」苗保剛感嘆道。據介紹,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檢測試劑日產能可達到20萬人份,核酸提取試劑10萬人份,最大限度地保障疫情需要。
繁忙的生產現場。
希望儘早進入應急審批通道
截止1月26日,該公司向武漢地區提供新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3.5萬人份,配套的核酸提取試劑6.5萬人份,可用於3萬多疑似患者的篩查和檢測。
談到下一步目標計劃,苗保剛表示首先是加大產能,保障供應。另外針對新冠病毒傳染的特性緊急啟動了一項開發計劃,研製一款可以放進生物安全櫃的自動預處理設備,最大程度地減少檢驗操作人員與樣本的接觸,保障生物安全。針對這類易傳染病原體的檢測,其基本的生物安全要求就是必須要有P2實驗室,而目前市場上可見的自動化檢測儀器,從檢測的角度是安全的,但從傳染的角度都無法完全滿足此要求。這也是限制疫情檢測能力的一大瓶頸,而這個設備的研製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解決這一問題。
從目前疫情匯總情況看,武漢仍有大量的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艱難。是什麼原因呢?苗保剛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對實驗室、設備、人員均有要求。符合條件的實驗室數量、螢光PCR儀器數量、操作人員的數量成為決定新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效率的重要因素。另外,確診難的問題還在於不少企業有足夠的產能供應,但目前獲得醫療註冊審批的企業少,醫療機構無法採購,因此難以滿足檢測需求。從1月21日開始一直到今天為止,公司高層及註冊部門都還在積極向國家藥監局申報進行該檢測試劑盒的應急審批事宜,希望儘早進入應急審批通道。1月26日,江蘇藥監局已經完成公司註冊新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的封樣,並於當天送往北京。呼籲藥監系統可以加快審批進度,擴大審批範圍,讓我們這樣有研發生產能力且已經在疫區使用的企業發揮更大的作用,保障疫情監測。
來源: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 實習生劉榛
編輯:王少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