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寶平
又是一個晴天。晨霧像珍珠一般在草叢間閃爍發亮,薄霧在山腰上縈繞起一條乳白色的飄帶,出去散步推開單元門時總是感覺有些冷。
公園中,園林設計在冬季也很美,小路彎曲,忽而不見了路,忽而又延伸,交點處黃綠相容。小路兩旁的樹木,一般枯黃,綠色也是齊腰高的冬青樹點綴。
潔白的雲朵在天邊展開,初升的太陽,把它的光輝,像長劍似的射入樹枝的每一條縫隙里。繚繞飄悠的林嵐,徐徐地瀰漫著,又散開縈繞,身上也慢慢熱起來。
早起的美就在每一個步伐之間,很多晨練是堅持源於習慣,很多習慣在於堅持,這句話應該並不矛盾,堅持數年必有好處。
很喜歡一些實實在在的煙火:陽光房的前前後後,在冬季扣一個簡單的塑料棚,種些可口的蔬菜,菜園、花園綠意蔥蔥,花香滿地。廚房飄香,陽台上曬晾五顏六色的衣服,回家時家裡有一盞燈一直亮著,不用冰冷的鑰匙……
這段日子,眼前總是蒙了一層紗一般,明知道是貪婪小說,用眼過度惹的禍,卻執意去問當醫生的朋友,怎麼才能明目?食療還是藥療?就是不想去醫院。
其實去醫院也沒有必要,停下一段時間不去摸書,眼睛自然緩解,但心確發癢。矛盾的交融,怎麼是好也拿不准,索性看一會書,再看看窗外的世界,海市蜃樓環抱明鏡似的湖面。
每一天,如約而至,卻有不一樣的路要走。在這個知道了累的年紀,再不會耗費額外的精力去消耗多餘的付出。
昨天跟朋友回憶,小學三年級起開始看課外書。對小人書,故事會愛不釋手,放在課桌下看,躲在被窩裡看,硬是在學習的好時光里分了心……
現在才發現那是自己不懂節制,隨波逐流地揮霍時間。那些熱鬧的故事,幸而我沒有照本宣科……
幸而到了中學看了四大名著。那時看的「紅樓夢」似懂非懂,到了退休後才漸漸明白一些,時而也在囫圇之中。
生活就像杯中的酒,會喝的是享受,不會喝的是受罪。
朋友誠摯邀請參與同題文寫作《冬天的故事》。原來是想試一試,但後來又想自己的那些碎碎語怕是上不得台面。再說若把興趣當成任務,就會給自己增加負擔,也會無端增添許多煩惱,不如做一個靜靜的傾聽者。
這不是為自己的懶惰和無才找藉口,更與頹廢無關。我只是相信,在煙火里燻烤久了,看到花開也不亢奮,見到花落也就習以為常。卻越來越喜歡家裡的親情暖暖,和孩子,與父母,親人相依為命的日子,才是好日子,也是最好的寫作素材!
亦相信每一種活法都是一道私房菜。我覺得每一次快樂的時刻都是世間精靈的再現,或許呆萌,或許細膩,或許恬靜,或許自我,都會有心怡的人來欣賞,來寵愛。親情縈繞,如手捧瑪瑙翡翠,似口含甜甜蜜糖。但別人給的總不如自己給予,總有些許的心思別人猜不透,想不到,也如驚喜。
身處世間凡塵,再不食人間煙火,也離不開油鹽醬醋茶。所以生活的美,應該是美在那顆知足和感恩與感動的心。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固執地堅守,勤奮耕耘,所心所向。
在寂靜的深夜,在清醒的黎明,在心跳的上午,在安靜的午後,解開心鎖。任我的思緒在充滿陽光的日子裡遊走,吹晨風、踏小路、拌草坪、嗅木香、享冬陽、摘露珠、望繁星、索清月、吻書暖、看萬物、嘆伶仃……
寫暖暖的文字,敘淡淡的情懷!
攝影:依然
溫州美文文化傳媒與你一起分享詩歌的無窮魅力,文學的波瀾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