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電信(網絡)詐騙最新警情通報!這些手法要注意

2019-07-29     包頭網

包頭市公安局打擊網絡犯罪中心通報,7月26日全市共發生電信(網絡)詐騙刑事警情6起,治安警情1起,通報如下:

1、昆區分局轄區報警人網上刷單被騙4378元。

2、昆區分局轄區報警人網上貸款被騙2.4萬元。

3、昆區分局轄區對方冒充校園貸客服詐騙報警人約5萬元。

4、青山分局轄區對方冒充領導以借錢為由騙取報警人8000元。

5、青山分局轄區報警人辦畢業證被騙1.3萬元。

6、土右旗公安局轄區報警人被人以微信封號為由詐騙1萬元。

7、昆區分局轄區報警人淘寶刷單被騙1200元。

一、網上刷單詐騙手法分析

嫌疑人通過QQ群、微信、網頁、論壇等渠道發布兼職信息,以給網店刷單提高商家信譽的方式,由嫌疑人指定刷單人在某網絡平台上購買指定的物品,交易成功後嫌疑人承諾將本金和相關獎勵一同返還給刷單人,由此刷單人可以輕鬆快速得到高額的回報,誘騙刷單人不斷刷單,最後並不按事先約定反還本金和報酬,直到被害人意識到被騙報警。

事實上,關於網絡刷單的騙局,在全國各地發生率居高不下。騙子的套路驚人一致:都是在一些網站、簡訊、朋友圈上打出「足不出戶,日賺千元」、「無本創業,工資日結」等賺眼球的廣告語,吸引關注。受害人進行的第一單任務,都會返還本金,支付佣金,隨後等受害人放鬆了警惕,要求做更多的任務,騙子就會以未完成任務量、網絡故障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繼續刷單,受害人為了收回之前的本金,也會越陷越深。這種利用網絡虛假交易方式刷單的行為,本身就是商業欺詐,絕大多數網絡兼職刷單工作都是詐騙。

民警提醒

不要輕信QQ群、微信、博客、論壇上看到的招聘信息, 找兼職要上正規的招聘網站;

不要輕易在網上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特別是銀行帳戶、密碼、驗證碼、支付寶帳號等;

不要輕信「高佣金」、「先墊付」等兼職工作;

不要從事不合法的兼職工作,否則不僅容易上當受騙,而且可能還會承擔法律責任,實際上,刷點、刷鑽、刷積分等都不合法,相關的網上兼職也基本上都是欺詐;

不要輕信網上的任何客服,「卡單」、「掉單」、「付費激活訂單」等幾乎都是欺詐專用術語,被騙後及時撥打110報警。

網絡刷單行為不僅風險較大,流程不合法,同時也影響了網商的正常運營。建議市民群體在找工作過程中,一定要通過正規途徑尋找合法工作,簽訂勞動協議,保障自身權利。一旦被騙,及時報警。

二、網絡貸款詐騙手法分析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絡貸款已成為不少人借款(享低息貸款)的各種途徑,因其門檻低,借款數額大,放款期限長,用戶使用量迅速增長,不法分子也將苗頭指向了網絡貸款,通過微信、QQ等網絡社交平台,散發虛假廣告,騙取被害人關注,再以手續費、押金、刷銀行流水帳等名義讓被害人向其打款,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釣魚網站、惡意APP」以假亂真

利用偽基站發送釣魚簡訊是騙子們常用的套路,你輕信了一家騙子機構後,騙子便會以貸款放款已到帳,需點擊提現連結為由,引誘你點開釣魚網站連結。接著,釣魚網站便會讓你填寫自己的銀行卡帳戶信息和動態驗證碼等,填寫後這些信息都將被騙子竊取。

有的騙子將釣魚網站包裝成一個看似正常的貸款類APP,誘導用戶下載註冊從而實施詐騙。

(二)聲稱辦理貸款手續簡單吸引眼球

騙子通過撥打電話或網絡途徑與受害人取得聯繫,繼而以各種理由和藉口誘使你上當,如:

洗白徵信

個人徵信記錄對於申請貸款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抓住了這個商機,打著「花錢就能洗白徵信」的旗號,騙取受害人。

僅憑身份證貸款和造假身份證貸款

許多受害人認為去銀行貸款審批手續繁瑣,周期較長。而騙子正是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以簡潔的貸款手續引誘其落入陷阱。

包裝資料

申請貸款時,機構要綜合考慮借款人的資質情況。因而騙子自稱可以包裝資料時,會令部分資質較差者心動。僥倖心理是遭遇貸款類詐騙的一大因素,貸款要選擇正規渠道。

民警提醒

不要相信貸前收費

貸前先收費,是騙子常用的手段,也是借款人比較容易入的「坑」。「先交幾百元手續費,然後立馬下款幾萬」,相信大多數借款人在面對此種誘惑時都是「就差一步就能貸到錢」的心態。騙子正是看透了借款人的這種心理,進而大肆玩套路。

防止不斷收費

「手續費」、「材料費」、「打款到指定卡驗證還貸能力」……騙子編造各種理由讓貸款人進行打款,卻遲遲不去兌現「馬上到帳」的承諾,令受害人不但沒有成功貸款反而將自己的錢都送入了騙子的口袋。

銀行卡帳號、密碼、手機驗證碼、二維碼、身份證號碼這些關鍵特殊的號碼信息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不能泄露,更不能隨意提供給陌生人。進行貸款要選擇正規渠道。

三、假冒領導詐騙手法分析

類型一:電話詐騙

近日,王女士報警稱有騙子冒充領導打電話,騙其匯款2萬元。

王女士是某公司會計,這天,「出差中的領導」給她打來了個電話,「小王啊,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王女士聽這語氣像是領導,不敢多問連忙說行。

然而,當王女士正準備去領導辦公室時,電話再次響了起來,「領導」稱自己正在外接待客戶,身上沒帶夠錢,讓王女士先借他點,回去再還。王女士沒有多想匯了2萬元給「領導」,不料,匯完錢後,「領導」的電話就關機了,再也打不通。之後,真的領導出差回來,王女士去領導辦公室了解情況後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類型二:QQ詐騙

緊跟著電話詐騙的步伐,騙子們開始在QQ上行騙了。這種方法比電話好,沒有聲音的要求。下面,一起看看騙子是怎麼行騙的吧:

李女士稱有人在QQ上冒充公司領導,被騙了3萬元。當天,李女士正在用電腦進行財會審計,突然收到一QQ好友驗證,「小李,我是X經理,我換了新的QQ號……」李女士一看QQ名和個性簽名都和領導之前的一致,趕緊點了「通過」。聊了幾句之後,對方就以公司報帳名義,讓李女士轉帳。李女士起初內心也有點打鼓,但與對方的聊天過程中,她感覺對方口氣和領導差不多,最終還是按照要求,向其提供的帳號內轉了3萬元。直到報警前與公司領導通過電話,她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類型三:微信詐騙

當今,微信已經成為很多人溝通的必備工具,而騙子們也盯上了這塊「肥肉」。升級版QQ冒充領導演變成了高級版微信詐騙了。

市民陳先生報案稱其被一個冒充領導的微信號騙了5萬元。當天,陳先生的微信上突然接到添加好友的提示信息,添加他的人自稱是公司「董事長」錢某,在交談中對方以著急付貨款為由,讓陳先生立即轉帳。陳先生在騙子的再三要求下,向對方帳戶中轉了5萬元,結果發現被騙。

犯罪分子通常選擇工作日、白天等銀行轉帳便捷的時間作案,事先收集好各企業負責人的公司資料和網絡信息,把自己申請的微信頭像改成公司負責人的頭像,並按照真實資料信息在微信或QQ中備註甚至更新朋友圈和空間動態,騙取企業財會人員信任並加為好友或拉財會人員進公司的新群,以打保證金、定金、合同貨款等名義,讓財會人員向其提供的帳號轉帳。

民警提醒

1、當收到陌生人發來的郵件、文件等,切莫輕易點擊,當收到匯款要求時,不要輕易相信,通過其他方式確認後再做決定。

2、企業財會人員要自覺增強防範意識,及時更新電腦作業系統補丁,安裝必要的殺毒防護軟體,定期更換密碼,防止電腦「中招」。

3、如果不幸有財產損失,應該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並及時到就近派出所報案。

對於冒充領導詐騙,騙子往往利用員工敬畏上司,不敢冒昧跟領導核實信息實施詐騙,如果你把錢轉了,那麼騙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工作中,遇到類似領導通過微信、QQ、電話、簡訊和郵件要求轉帳匯款等涉及金錢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設法核實對方身份真實性。可以委婉詢問對方一些小問題,如單位的人和事情等,最好當面確認。其次,還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微信、QQ好友、手機通訊錄中,重要人物身份信息不標註的太過直白,增加騙子利用信息實施詐騙的難度。

四、微信帳號被封詐騙提醒:

如果你的微信帳號真的被封,大多數原因是因為你的微信內容有一些不適合微信規則,又或者是被人舉報了。防騙的最好辦法就是懂得如何自助解封。百度一下:微信官方網站。左下角就有一個「自助解除登錄或功能限制」入口連結啦!

自己動手,什麼都略懂一點,生活更多彩一些微信詐騙方式還有哪些?

偽裝身份詐騙:騙子一般喜歡在微信朋友圈裡把自己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這樣與陌生人搭訕的時候就更容易騙取他人的信任。進而以借錢、生病、資金緊張等為由騙取錢財。防騙提醒:同情心常有,泛濫卻不行。網友的理由越可憐,你就越要小心謹慎。

代購詐騙:騙子一般會以「海外低價代購」為誘餌,待付款後,又以「商品被海關扣留」為由,要你加繳關稅,等你付完錢,騙子就消失了。防騙提醒:小便宜常有,貪到的沒幾個。如果不是身邊的親朋好友,代購水深,最好都別信。

愛心傳遞詐騙:騙子一般會用虛構的尋人、扶困的帖子以「愛心傳遞」的方式發在微信中轉發,引發善良的網民傳播捐款,然而對方實則是吸費電話或者詐騙分子。防騙提醒:「欺騙愛心」最讓人痛恨,也令人齒冷。平時要獻愛心的話,還是通過正規的方式,不輕信來路不明的信息。

點贊詐騙:集滿多少個贊就可以獲得什麼禮品或優惠,實際拿到手的禮品都是「縮水」產品;或者需要你填寫姓名和手機號等信息才能領取禮品的時候,目的只為套取更多個人信息。防騙提醒:打電話諮詢已經無法很好地防騙了,最好要眼見為實,實地查看。還是那句話:小便宜常有,貪到的沒幾個!天上很難掉餡餅,即使掉下來了,也可能是石頭!

掃微信二維碼詐騙:通過掃二維碼的詐騙,萬變不離其宗,最終還是那可惡的木馬。掃完碼,你一旦安裝,木馬就會盜取你的銀行帳號、密碼等其他個人隱私信息。防騙提醒:不掃不明二維碼,一掃即安,必是木馬!

(來源:鹿城警務在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hOaYmwBUcHTFCnfHO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