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套路!機刷8毛,人刷2塊2,好評app都是刷出來的?蘋果回應...

2019-08-03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手機上的應用軟體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當你在手機上下載應用軟體的時候,你會去看這個軟體的評分和評論嗎?這些評論和評分的真實性如何,是否可以作為下載應用的參考呢?

手機應用「五星好評」水分大

孫先生是一家小型美食電商的產品渠道總監。由於自家的App在手機應用市場的榜單上排名很靠後,孫先生時不時很苦惱。他告訴記者,在「美食」搜索結果里是62名,也就是用戶要翻好幾頁才能看到我們。有些渠道不時地會來找我們說你們要不要考慮一下,嘗試一下這種投放方式。

孫先生說,這些人不斷推銷的,其實是一些第三方公司提供的「刷榜」服務。只要付費,這些公司就可以在應用市場中,增加任意一款APP的好評和下載量。這樣就可以使App在一些關鍵詞的搜索結果中排名居前,用戶更容易看到和下載。不過,要想長期保持在應用市場的前列,就得不斷往裡砸錢,這對孫先生所在的小公司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因此只能放棄。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樣的「刷榜」方式已經非常普遍。記者在一些手機應用市場中看到,很多App的評論區都存在著明顯的刷榜痕跡。在一款小說App的評論區里,充斥著大量與應用本身無關的內容。有的文不對題,有的全是亂碼,有的則是連續幾條完全相同的評論,不過是用不同的帳號發表的。而當記者按時間順序排序後,發現連續幾百條這樣的評論都是在同一時間發出的,並且這些評論的星級都是滿分5星。對此,很多手機用戶表示,在下載軟體時,會注意到很多App評論質量參差不齊。




記者隨機採訪:您會去看應用商店上面的評分和評價嗎?

市民:會看,會看。市民:不確定軟體好還是不好的時候會看。市民:上面很多的APP上評價都是一樣的,挺奇怪的,就好像前幾名都是刷的那種。市民:評論的和實際軟體就不相配吧。

工信部互動媒體產業聯盟專家委委員包冉告訴記者,那種一看灌水的隊列很整齊,然後評論的內容大同小異,甚至於有的連個字都不改、複製粘貼,這種一看就是屬於特意的去刷的好評,還有些競爭是故意的給對方競爭對手去刷評論,甚至於刷看似褒實際是貶的惡評。




刷榜明碼標價 「產業鏈」組織分工明確

手機App商家通過海量的虛假好評、虛增下載量數據等手段來提升其在應用市場中的排名,那麼這些「刷榜」行為,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通過搜尋引擎,記者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些聲稱能提供蘋果、安卓等各應用商店5星好評、關鍵詞排名提升的商家。




上海某刷榜公司銷售人員稱,那些差評的話,到時候可以做一波好評覆蓋掉,因為好評的話放出來給置頂,後面的差評就看不見,然後權重也會有所增加的。像蘋果市場的話是0.8元一條嘛,五星好評。




上海某刷榜公司銷售人員表示,如果您這邊就是有自己喜歡的模板,那我們就按照您的來操作,就是評論完全是照你們那邊的系統模板打。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是用通用模板。

商家表示,虛假評論一般通過馬甲用戶帳號,經由多部手機進行發布,這種被稱為「機刷」。而另一種提升下載量的服務,則可以由真人用戶去完成。這種真人用戶的下載,是在一些被稱為「積分牆」的應用平台上完成的。平台以回饋獎金、贈送遊戲裝備、積分的方式,吸引用戶按照指定的方式去下載App,實際上這樣的行為就是完成了一次「刷榜」。在商家提供的報價單上,記者看到,在蘋果應用商店,一個真人用戶下載一次App的價格是2.2元。




廣州某刷榜公司銷售人員稱,我們這邊是一個積分牆平台,日活躍用戶數的話是20萬,咱們設定一個任務,然後用戶去完成,比如下載咱們APP然後下載完成打開試著使用3分鐘之後,它會回到我們平台上面領取一個獎勵。

根據指引,記者下載了一個積分牆應用。看似包裝成了兒歌軟體的應用,打開後會跳轉到一個網頁,顯示各種獎勵任務列表。按照提示在應用商店下載了某應用,就順利拿到了1元的所謂任務獎勵。該平台規定,累計10元以上可以提現。商家跟記者強調,用「積分牆」刷榜的方式歷經多年發展,已經成熟,刷榜的客戶中也不乏一些大名鼎鼎的頭部應用。



廣州某刷榜公司銷售人員稱,像現在市面上主流應用,都有在做積分牆,是13年跟我們合作到現在的應用商店,沒辦法去查得出,比較正常的情況下,都不會被下架。

「刷榜」 或擾亂行業競爭 法律和技術監管應加強

在採訪中,不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應用開發商刷榜一方面有助於其獲取更多用戶,一方面可以拿漂亮數字給投資人看。多方組成的利益共同體形成了分工明確的App刷榜產業鏈,這也導致了「刷榜」行為屢禁不止。那麼,這種行為,又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呢?

早在2016年,一家提供應用商店數據的科技公司將兩家杭州的刷榜代理公司告上法庭,指其刷榜行為嚴重影響了數據準確性,破壞正常經營。而這也是全國首例針對「刷榜」行為的訴訟。

友盟營運長尚直虎告訴記者,它的新增用戶可能正常的過去一周的增速在5%的水位的話,突然間某一天會漲到比如說20%,那這是肯定不正常的。然後導致了我們的平台所服務的客戶的數據出現了一個變化。



該案二審判定原告勝訴,最終獲賠10萬元。代理律師指出,「刷榜」行為觸及了數據公司的權益,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而另一方面,如果手機應用市場被這些願意花錢砸流量的企業所操控,其他軟體開發者將在刷榜的生態中受到利益損害。

工信部互動媒體產業聯盟專家委委員包冉認為,每一次融資的時候,可以說投資方都要看數據,更多人是選擇造假的方式來取悅投資人。



不僅如此,業內人士表示,這些為手機App「刷榜」的公司,往往只注重刷單量,而並不會關注開發者是否正規,應用本身質量如何,尤其是一個虛假的、服務質量不好一些內容給它頂上去,這將會直接損害用戶的權益。

專家表示,針對「刷榜」所涉及的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競爭等行為,在加強法律監管的同時,還可以從加強應用商店在技術手段的監管上尋求突破。

岳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岳屾山認為,有些利用機器刷榜很快就會被清理掉,這個是因為他們有技術手段能夠進行監測和控制,可以在以後作為一個工作重點想方法,或者說是想辦法能夠在技術上面得到一個突破。

蘋果回應:刷榜app將從應用商店移除

針對應用商店應該承擔的監管責任,記者也聯絡到了蘋果公司,並得到了書面回應。蘋果公司稱,若平台內的App開發者通過第三方來操縱評論、提高應用排名,該款App可能會從App Store中被移除,開發者也可能從開發者計劃中被移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gNxWmwBUcHTFCnfgY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