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股價跌慘,你還會買「減配」的特斯拉嗎?

2020-03-13     銳眼財經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最近,無論特斯拉(TSLA.US)還是馬斯克,重磅消息一發接一發。

3月10日,馬斯克發推文宣布,特斯拉的第100萬輛新車正式下線,這標誌著特斯拉成為全球首個銷售量破百萬的電動車品牌


緊隨其後,有外媒報道稱,根據部分購車者收到的最新提貨簡訊,第一批Model Y交付時間最早將提前至本周五(3月13日)。

要知道,特斯拉旗下「S3XY」系列的前三款車型,在交付日期上毫無例外都放了購車者的鴿子,而且還不止一次,馬斯克儼然成了外界公認的「鴿王」。

去年,在馬斯克宣布Model Y將在2020年年底前交付時,不少人已經在心裡默默地將實際交付日期延遲至2021年,甚至更晚。

如今,Model Y不僅提前交付,而且一口氣就提前了三個季度,這速度令人側目,特斯拉和馬斯克也藉此機會「一雪前恥」。

更重要的是,在馬斯克心中,Model Y地位不凡,很可能是「S3XY」系列中最賺錢的車型。馬斯克曾對Model Y押下重注,預言這款更實惠的SUV將比其車型更受歡迎。

據外媒預測,特斯拉月底前可交付超過1000輛Model Y。而上周這個數字還在400輛-800輛的範圍內,不排除在接下來的幾周還將繼續增長的可能。

此前,考慮疫情因素,摩根史坦利將特斯拉的全年交付量下調至45.2萬輛,Model Y的提前交付不僅有助於緩解疫情對銷售的負面影響,對特斯拉的財務狀況也是一個好兆頭。


這邊Model Y熱度未消,那邊馬斯克又拋出一則重磅消息。本周六上午,馬斯克旗下Space X公司仍按計劃向外太空發射衛星,絲毫不受疫情影響。


又是新車提前交付,又是發射衛星,特斯拉和馬斯克頻頻釋放利好消息。但遺憾的是,特斯拉的股價卻提不起來,最新收盤價報560.55美元,剛剛大跌11.62%

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狂飆猛進,從420美元一路攀升至最高968.99美元,距千元大關只差臨門一腳。短短一個月股價翻倍,特斯拉成了全球矚目的大牛股。

股價登頂後,特斯拉陷入回調,趕在這樣的敏感時期,各種意外情況紛至沓來,特斯拉明顯有些招架不住。

最近一個多月,特斯拉股價始終難有大的起色,累計下跌達28.13%,接近三分之一的市值就這樣蒸發掉了。


本周四,摩根史坦利將特斯拉目標價由500美元下調至480美元。英為財情分析師也指出,特斯拉從未經歷過可能引發新車需求急劇萎縮的經濟衰退,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

實際上,自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特斯拉很難獨善其身。而沙特與俄羅斯就原油減產談崩後發起的全麵價格戰,相當於給特斯拉兜頭潑下一盆冷水。

有網友算了一筆帳,目前的原油價格比礦泉水還便宜。原油價格大幅下調直接利好傳統燃油車,隨著燃油車與電動車的成本差距越收越窄,燃油車將重回大眾視野。

原油價格戰也成了壓垮全球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本周以來,美股連續兩次觸發熔斷機制,特朗普公開喊話也不管用了。

作為全球股市的風向標,美股暴跌引發全球股市的「熔斷潮」,這種歷史性的暴跌場面,連89歲的「股神」巴菲特都坦言,自己也是「活久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今年意外翻紅的特斯拉,前期已經漲到了頂峰,如今美股遭遇史詩級暴跌,特斯拉自然備受打擊。

其實,除了這些不可抗的外界因素,特斯拉本身的麻煩也不少,「減配門」首當其衝。

3月初,有部分特斯拉車主發現自己的國產Model 3使用了HW2.5晶片,而非隨車清單上註明的HW3.0晶片,特斯拉捲入「減配門」風波。

HW2.5晶片與HW3.0晶片的區別在於,HW3.0成本較HW2.5低20%,但計算能力是HW2.5的21倍。特斯拉甚至稱HW3.0晶片是「史上最佳自動駕駛晶片」。

明明有成本更低、計算能力更強的HW3.0晶片,特斯拉為什麼要在國產Model 3上使用HW2.5晶片呢?

原來,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復工後,產業鏈上下游的供應商卻沒有同步到位,HW3.0不能滿足特斯拉的生產進度,於是特斯拉私下採用了HW2.5晶片。

此前,特斯拉在國產Model 3電池問題上搖擺不定,為節約成本要採用無鈷電池,之後又改口要在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採用有鈷電池,這種反覆無常的操作令人反感。

如今看來,特斯拉是又想少花錢,又想趕進度,為了收割國內消費者絞盡腦汁,但國內外「兩套標準」的做法,卻沒有真正從國內消費者的需求角度出發。

針對「減配門」,馬斯克發推文回應稱,「那些投訴的車主其實並沒有訂購FSD。或許他們不知道,如果在車輛交付後又訂購了FSD,車載計算機也是可以免費升級的。」

緊接著,特斯拉在官網表態,所有搭載 2.0版本或2.5版本,且已購買「完全自動駕駛能力」軟體的車輛,均可免費升級為3.0版本。

但這種回應和處理方式,無法平復國內消費者的不滿。隨著事件持續發酵,工信部約談特斯拉,責令其立即整改,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確保生產一致性和產品質量安全。

成立至今,外界對特斯拉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特斯拉前途無限,也有人認為特斯拉一文不名,特斯拉常年盤踞在做空榜前列。

但馬斯克進軍中國市場卻受到前所未有的款待,當地不僅給了大塊工業用地建造超級工廠,銀團還攜手提供了上百億元的信貸支持,可謂盡心盡力。


特斯拉的前期操作也不錯,第一批國產Model 3提前下線,售價降至30萬元以下,曾在國內颳起特斯拉搶購潮,也讓國產電動車銷量雪上加霜。

彼時,特斯拉的國產化率僅有30%,聲稱要在2020年年底實現國產化率100%,未來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這也讓國內電動車產業鏈上下游供應商激動不已。

隨著特斯拉國產化率持續推進,A股市場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特斯拉概念股,馬斯克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左右A股走勢的風向標,這種牛市被網友戲稱為「馬斯克牛」。

但這不代表馬斯克的所有言行都是對的,國內有個詞叫「物美價廉」,在國人的眼中,低價固然好,但質量更重要!倘若特斯拉降價是以降低質量為前提,那這種降價不要也罷。

目前,特斯拉正處於極速擴張階段,不僅在美國大張旗鼓擴建工廠,還在著手建設自己的電池工廠,當未來某一天特斯拉可以自給自足,誰又能保證特斯拉價格不會上調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hRls2HABgx9BqZZIauR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