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浙江杭州小伙兒樓超2011年入伍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在部隊接觸到婚紗攝影。於是,他便將浪漫的婚紗攝影和陽剛的軍旅元素結合起來,在業餘時間為軍人拍攝軍旅版定製婚紗照。2016年12月退伍後,樓超與戰友合夥開設了一家「戰地婚紗」攝影工作室,記錄下軍人和軍嫂人生中的最美瞬間,試圖用另一種方式守護戰友和自己的綠色軍旅夢……
1991年7月31日,樓超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個普通家庭。或許因為爺爺、外公、舅舅都當過兵,樓超從小就有個軍人夢。2011年冬天,樓超光榮地成為原陸軍第31集團軍一名加榴炮瞄準手。
2012年初,連隊指導員李輝陽決定從樓超這批新兵中,挑選一個擔任連隊兼職新聞報道員。最終,樓超以優異成績和勤奮態度被選為連隊兼職新聞報道員。2013年,家人給他買了一套價格過萬元的攝影裝備。「不拍出幾張像樣的作品,怎麼對得起這麼貴重的相機。」樓超捧著沉甸甸的相機,對著《解放軍報》《人民前線》報上的攝影作品,研究構圖技巧,揣摩拍攝主題,並如痴如醉地加以模仿。
2014年春天,結婚已3年多的指導員李輝陽,終於騰出時間和妻子拍攝婚紗照。那天正好是周末,李輝陽讓樓超一同前往拍攝地學習一下攝影技巧。拍攝結束後,2歲多的孩子哭著要媽媽抱,嫂子放下婚紗的裙擺,心疼地抱起孩子,身著軍禮服的李輝陽順手托起妻子的婚紗。一年見不了幾次面的一家三口相依相偎在一起,身後是茫茫大海……樓超情不自禁地抓起相機拍攝下來。回到連隊後,樓超以「遲到三年的婚紗照」為題,將照片投給中國軍網。沒想到,第二天這張照片就被刊發出來,並被多家媒體轉載。
對樓超來說,最大的喜悅並不是照片的發表,而是嫂子的肯定。與攝影師拍攝的精美婚紗照相比,雖然樓超抓拍的照片沒有任何後期處理,但她更喜歡:「攝影師拍攝的照片千篇一律,而樓超拍攝的卻是獨一無二的生活。」她看到樓超拍攝的照片後,內心被深深觸動,以至於熱淚盈眶,「眼角泛起兩地分居的苦,心底卻湧上短暫相聚的甜」。
「原來一張照片能給人帶來那樣的感動!」樓超第一次感受到照片的魅力。當然,他知道並非自己的拍攝技術有多好,而是因為他的鏡頭對準了一個特殊群體。很多兩地分居的軍人家庭,每年團聚的日子可能不到一個月。有些軍嫂雖然隨了軍,和丈夫住在同一營區,卻因為戰備任務或者訓練,也只是一周見一兩次面。
「穿婚紗的女人是最美的,可很多軍嫂卻沒能擁有一套夢寐以求的婚紗照。她們為軍人奉獻,卻很少有人來為她們付出。」想到這些,樓超特別希望能用手中的相機為軍嫂們補上這份浪漫和幸福,同時將軍人職業特點融入進去,使得軍旅版的婚紗照更有紀念意義。儘管對一個士兵來說,這個想法過於遙遠,但不管怎樣他都在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要用他的相機,為軍營里那些聚少離多的愛情故事記錄下最美瞬間。
2016年臨近春節時,某連指導員林傳清因擔負戰備任務,無法回家過年。妻子買不到火車票,便坐了十幾個小時的汽車輾轉到部隊陪他,而他們約定春節前拍攝婚紗照的計劃不得已再次推遲。這個消息,無意間喚醒了樓超心中的種子。於是,他主動找到林指導員說了自己的想法。
聽到樓超想在軍營內幫自己和妻子拍攝一組婚紗照,林指導員眼前一亮。雖然他不知道最終能拍出什麼樣子,但還是滿口答應了。樓超連蹦帶跳地跑回連隊,既興奮又忐忑地開始策劃。由於是第一次嘗試,也無經驗可循,他從網上找來一些婚紗攝影的創意,結合軍營的特點,設計出30多個創意。為了確保拍攝效果,他還一遍遍實地勘察,最終確定了20個拍攝創意。
大年初一那天,樓超請來兩個戰友幫忙布設場景。看到一個個司空見慣的訓練裝備、器械,成為婚紗照片的主要道具,大家都覺得新奇。圍觀的戰友紛紛點贊:「把浪漫的婚紗和陽剛的軍旅氣息巧妙地融合起來,才是軍人的婚紗照!」戰友們的話,讓樓超更有底氣。他帶著林指導員夫婦一連拍了兩天。雖然設備簡單,技巧不足,也沒有精細的後期製作,可林指導員夫婦看到成片後,非常驚訝:「原來婚紗還可以這麼拍!」
這組「特別有意義」的軍旅婚紗照被東部戰區陸軍官方微信推送後,反響強烈。有網友留言說:「綠軍裝、白紗裙,吉普車、訓練場,沒有那麼浪漫迷人的場景,卻處處透露著軍人的剛強。」「誰說軍人沒有浪漫?這樣的婚紗照只有嫁給兵哥哥才會有。」
首「戰」告捷後,樓超名聲大振。許多戰友慕名前來,想請他拍下軍旅愛情的最美瞬間。樓超樂此不疲,試圖把每對軍旅戀人那獨一無二的風格拍攝出來。儘管他因此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內心比婚紗照的主人公還甜。在大眾心目中,軍人的形象往往是錚錚鐵骨、堅韌不拔。而在樓超的鏡頭下,他們變得柔軟而立體起來——不僅僅是保家衛國的軍人,更是深情的丈夫、溫柔的父親。
2016年9月,原陸軍第31集團軍某部班長李留楊的妻子帶著9個月大的孩子,從河南老家來部隊探親。9月15日凌晨3點,閩南地區遭受當年最強颱風「莫蘭蒂」的侵襲,多地受災嚴重。災情就是命令!李留楊雖是第二次見到兒子,可還是狠心丟下妻兒,和戰友一起投入到抗災搶險工作。當他風塵僕僕地歸來時,妻子的探親假只剩下幾天。孩子還沒有消除對李留楊的陌生感,一抱就哭個不停。一家人下次團聚又是來年,說不定那時孩子會走路了。李留楊覺得愧對妻兒,唯一的彌補辦法就是美美地拍攝幾張全家福。
「如果說軍旅婚紗照,見證著愛情的浪漫,那麼軍旅親子照則多了一份揮之不去的繞指柔情。」樓超知道李留楊的故事後,不僅為他們策劃了一組創意婚紗照,還策劃了一組軍旅親子照。李留楊的妻子對綠色迷彩情有獨鍾,在她的請求下,樓超為她借了一身迷彩服,替換了婚紗。
持續兩天的拍攝完成後,李留楊讓妻子歇歇,自己抱起孩子。他剛接手,孩子又哇一聲哭了起來。孩子的小嘴正好碰到李留楊的臂章,肉嘟嘟的小手捏著父親的臂章,嘴巴咬著臂章一角不放。此情此景,臂章上「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幾個大字,呼應著孩子眼角的淚,樓超覺得這個畫面特別震撼。本已收拾好攝影器材的他又抓拍下這一幕,然後以「軍人父親和孩子的第一次合影」為題,將這組照片發表在東部戰區陸軍官方微信公眾號上。令樓超意外的是,這張照片刷爆了朋友圈,國內主流媒體廣泛採用,央視還作了專門報道,全網累計點擊量高達億次,還被新浪微博評選為年度最感動的十張照片之一。
2016年12月,樓超依依不捨地脫下軍裝。回到杭州後,憑藉5年軍旅生涯的磨鍊,以及在各大媒體發表的50多篇文字和攝影作品,樓超被當地一家媒體公司破格錄取。在新單位,他的能力很快突顯出來,加上工作認真負責,深受上司賞識,收入非常可觀。
「可以幫我們補拍一組婚紗照嗎?」「我老婆下個月來隊,你有沒有時間?」……退伍之後的樓超,每回接到戰友諸如此類的消息,都會在心底激起陣陣漣漪。他真想從杭州飛回部隊,為戰友拍攝婚紗照,可現實情況並不允許。樓超發現,全國那麼多家影樓,卻沒有一家專門為軍人服務。於是,他決定攢夠積蓄後,開個「全國第一家專門為軍人拍攝婚紗照的影樓」。
2017年12月底,樓超的戰友趙志勇退伍後來到杭州,樓超為他接風。趙志勇服役期間,從事過軍隊新媒體運營工作。酒過三巡,樓超如數家珍地講起曾拍過的軍人軍嫂故事,不知不覺紅了眼睛,趙志勇也濕了眼眶。受樓超的情懷所感染,趙志勇覺得應該以實際行動支持他。兩個熱血老兵一拍即合,飲干一杯啤酒後,便決定合夥創設一家攝影工作室,首要目標就是為軍人軍嫂服務。趙志勇還靈光一現,為工作室取了個名字叫「戰地婚紗」。
說干就干!他們很快租好房子,設計、裝修、布置、製作,全部自己動手。當兵的人,有的是力氣。工人下班後,他們自己扛沙子、搬水泥。2018年1月,「戰地婚紗」攝影工作室正式開業。初時,儘管開支較大,但他們依然給軍人打八五折優惠。此外,他們還會根據對方的時間安排拍攝,即使拍攝對象反覆推遲、更改,也沒有問題,不僅不會多收取任何費用,還會「像朋友一樣對待,拍完照還會請他們吃飯,再開車帶他們去玩」。因為都是軍人,軍人知道軍人的難處。
2018年3月,有個女生前來拍攝私人寫真:「我也是當兵的,軍裝沒帶,能不能借用你們的迷彩服再加拍一套?」這個女生的要求被樓超婉拒了,她提出加錢,「多少錢都能接受」,樓超只同意用戶外拓展服裝為她拍攝,拒絕用真正的迷彩服。在採訪中,記者問及原因,他說:「通過和她聊天,我感覺她不是當兵的。軍裝是神聖的,真正的軍裝只給真正的軍人使用。錢可以買來照片,但買不了軍人為部隊付出的熱血青春記憶。」記者追問:「你們拍攝時還要檢查證件?」樓超笑了笑說:「不用。當過兵的人,幾句話就能聊出兵味來。」
2018年12月1日,央視節目《開講啦》邀請樓超作為青年代表參與錄製。在提問環節,樓超亮出一幅男女互換角色的婚紗攝影作品,男士穿上了婚紗,女士穿了軍裝。在一片善意的笑聲中,主持人撒貝寧深情說道:「再鐵血的軍人,內心也有對家庭柔軟的一面;再柔軟的女子,當她成為軍嫂後,也會變成一個堅強的人。」這番話,說出了樓超設計這幅作品的初衷,讓樓超為那些天南海北的軍戀故事而熱淚盈眶……
工作室剛開業時,為勉勵大家能更好地為軍人軍嫂服務,樓超計劃在2019年8月1日前,為81對現役或退役軍人拍攝婚紗照。沒想到,2019年3月7日,樓超就拍夠了。為方便全國的戰友,2019年3月,他們將工作室搬到中部城市武漢。工作室增加了4名成員——兩名退伍老兵、兩名資深軍迷。「地方變了,人員多了,但初衷永遠不變。」樓超說完,掛斷電話,踏上為第82對軍人夫婦拍攝婚紗照的征途。
作者/沉 潛 關 穎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