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佳琦到甄子丹,流量之外《吐槽大會4》還在期待什麼?

2019-12-09   毒眸官方號

文 | 吳喋喋

編輯 | 何潤萱


《吐槽大會》第四季回歸,11月30日首播就空降燈塔綜藝熱度榜首,在騰訊視頻熱搜榜首排名第三,綜藝類排名第一,光是主咖李佳琦的節目相關熱搜就上了三個:「李佳琦吐槽大會」、「龐博吐槽李佳琦貼成龍海報」、「為減少袁詠儀購物卻碰上李佳琦」。


毒眸看來,這樣的熱度完全是意料之中:首先《吐槽大會》總能請來最有話題度的主咖,第一期是「頂級流量」李佳琦,第二期是爭議纏身最近又總被拿來和吳京比較的甄子丹。而且《吐槽大會》已經自帶流量了。

2017年初《吐槽大會》第一季播出,7天播放量破2億成為現象級網綜;第二季播放量超18.4億,第三季超過了24億。儘管是一檔名為「吐槽」的節目,卻不斷吸引話題明星參與其中,去年的第三季楊超越和張藝興都來了,當時主持人張紹剛在《南方周末》的採訪中這麼說道:「藝人現在對《吐槽大會》很矛盾,節目在吸粉方面真的太牛了。」

第二期中,有很多爭議點的主咖甄子丹依然刷到了好感度。一個身上有戲霸、打傷吳京等負面傳聞的功夫明星好脾氣地坐在座位上接受吐槽,尤其是李誕和其他嘉賓們還不斷調侃甄子丹的武力值,說他可能會在台下報復自己,這無疑是很「挑釁」的——但甄子丹一直保持著風度和笑容。卡姆一開始就說:「今天我眼裡的主咖不是甄子丹老師,是他屁股下面這個寶座。」甄子丹立刻知情識趣配合地站起來,致意卡姆,拱手讓座。


但與此同時,也有觀眾認為《吐槽大會》里請來的主咖越來越不「值得」吐槽了:比如第一期里,路人緣超強的李佳琦通篇只有「不粘鍋翻車」一個槽點; 第二期里看似爭議不少的甄子丹,反而流露溫文爾雅的一面:懼內、會彈鋼琴、永遠樂呵呵。

不過對於《吐槽大會4》來說,他們並不打算在「冒犯」明星的路上越走越遠,而是「回歸到脫口秀本身」。畢竟「冒犯」總有臨界值,但脫口秀本身的魅力仍然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礦。


「如果想來獵奇,一定會有審美疲勞」


觀眾越來越難以在《吐槽大會》里獲得「冒犯」明星所帶來的刺激和快樂,有三個層面的原因:觀眾、明星、節目都在成長。

「如果想來獵奇,一定會有疲勞的。因為獵奇就涉及到心理閾值、興奮閾值的問題,第一次刺激一定是新鮮的,反覆在同樣一個興奮程度去刺激,觀眾一定就會厭倦,如果是按這個規律、這個邏輯來做《吐槽大會》,一定會越走越把自己逼死。」笑果文化董事長、創始人葉烽說道。

不僅觀眾看了節目,恐怕明星也看過了,如今藝人們基本是做了被吐槽的心理準備才來的,所以也很難看到明星在台上失控,反而一個個都有了與先前刻板印象背離的「反差萌」:「很能打」的甄子丹說自己怕老婆,向華強的兒子向佐說「誰說我們干這行不缺錢」,富豪楊子被調侃「節目組請不起楊紫所以請了他」也笑得很開心。


甄子丹在《吐槽大會》

與此同時,節目本身的訴求也在轉向。葉烽希望觀眾能逐漸把關注點從節目的尺度上轉移開來:「罵人、說隱私,這個反而是我們想要規避的,我們希望它能夠有更多年輕人生活的共鳴,或者能夠有更多脫口秀專業本身的呈現,實際上在《吐槽大會》里,呈現底層支撐的還是脫口秀本身。」

一個常見的思維是:一檔綜藝做到第四季必然會有瓶頸,觀眾會出現審美疲勞,節目要創新,做出改變才能延續生命力。

《吐槽大會》第四季里,場景舞美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嘉賓們要從一個人臉形狀的通道走上舞台,寓意「卸下假面」,這個設計遭到了總策劃人李誕的吐槽:「那個設計是一個人頭,還做得有點像我,太討厭了,整的我特別自戀似的,這事兒跟我沒關係,我不知道誰做的。」 這當然是一種「職業性吐槽」而已,事實上不少觀眾都注意到了舞美的升級,調侃道:《吐槽大會》有錢了。


雖然舞美上更花心思了,但《吐槽大會》的核心團隊並不認為他們需要為應對觀眾的審美疲勞而做太多改變。「每年有觀眾新的進來,有舊的觀眾離開,都會有,」葉烽說道,「我們討論過無數次說能變成什麼新的節目模式嗎?答案是不能,第一是不能,第二是不需要。」

不僅節目形式、模式上沒有做太多改變,《吐槽大會》也並不打算在對嘉賓的「冒犯」程度上進行突破,因為通過「冒犯」嘉賓所帶來的刺激是無法長久的,隨著《吐槽大會》和脫口秀文化的普及,藝人面對吐槽在脫敏,觀眾同樣會脫敏。

那麼《吐槽大會》還會有什麼改變嗎?

「你要說它變化,在內容上來說不如稱之為回歸」, 葉烽說道,比起吐槽明星是否犀利,節目希望帶來更多脫口秀專業本身的呈現,葉烽認為《吐槽大會》的目標對象,將越來越精確到「脫口秀觀眾」而非廣義上的綜藝觀眾。


回歸脫口秀本身,底氣何在?

「回歸脫口秀本身」,最強烈的信號或許來自卡姆。

卡姆是優秀的脫口秀演員,還拿到了《脫口秀大會2》的冠軍。但在過去兩年的綜藝表現中,他顯得有些缺乏觀眾緣,2018年2月他曾作為嘉賓登上《吐槽大會》第二季,微博網友表示:「卡姆和馬景濤一樣尷尬,下次能不能別讓他上了?」

卡姆於是沒有出現在《吐槽大會》第三季的舞台上。但第四季他不僅回歸了,甚至可以說挑起了大梁。


《吐槽大會》中的卡姆

第一期節目的話題中心無疑是李佳琦,但更讓人感受到酣暢淋漓的一段脫口秀表演來自倒數第二個登台的卡姆,觀眾的情緒直觀地表達在彈幕里:卡姆太好笑了。節奏、氣口、情緒、笑點,一氣呵成,甚至還來了兩個炫技的即興段子,這位在上台之前極少被cue、仿佛隱身的脫口秀冠軍,卻奉獻了脫口秀觀眾最想看的那種「原教旨」脫口秀表演。


《吐槽大會》第一期中的卡姆

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非常看好這一季里的卡姆:「在這一季《吐槽大會》裡面,他就像當年的李誕、池子一樣,是能夠一下子出來被人記住的。」

豆瓣關於第四季Talk king的押寶討論里,卡姆成了被頻繁提名的人選;豆瓣熱評里也不乏對卡姆的讚譽:「第一期卡姆最佳」、「最好每期都有卡姆壓陣」、「卡姆一定要常駐啊」。第二期里卡姆依然是「炸場」擔當,當他用一連串密集的梗逗笑觀眾後,突然來了這麼一句:「終於不用假笑了是不是,前面都挺累的吧?」觀眾的笑聲頃刻間演變變成了尖叫吶喊。

在卡姆、李誕、龐博、王建國們所引發的一次次大笑里,部分綜藝觀眾正在蛻變為真正的脫口秀觀眾。「這是個轉化,原來不知道有脫口秀這個東西,慢慢的你會發現觀眾對於脫口秀這件事情的認知會越來越強,就會變成脫口秀的消費群體。」邱越說道。

《吐槽大會》從2017年初第一季開播走現在,話題熱度一路走高,其身後的脫口秀市場也在成長。

2012年5月,東方衛視推出脫口秀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這是國內脫口秀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嘗試突破圈層、走向大眾。2016年前後網綜高速發展,出現了《火星情報局》等網絡脫口秀節目。2017年有了現象級的《吐槽大會》,接著笑果文化又陸續打造了《脫口秀大會》等綜藝。池子、王建國、龐博等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脫口秀演員如今積累了大量人氣,微博粉絲數飆升到數百萬。


李誕在《脫口秀大會》的發言

在綜藝巨大的影響力之下,三年間脫口秀線下演出市場持續增長,據騰訊新聞報道,笑果2019年的觀眾人數已經達到23.7萬,比2017年增長近500%;目前脫口秀的演出可以已經做到常態化,保證每周和每月的固定演出頻次,儘管平均每場的規模仍在150人以下。

市場發展也帶動了脫口秀演員的成長,有從業者對毒眸表示,擁有15分鐘以上成熟段子的脫口秀演員數,已經從2017年時的30人左右,上升至2018年的百人以上,到2018年年底,能開專場的演員數也升至20人左右。

從這個層面來看,《吐槽大會4》「回歸脫口秀本身」的時機,或許已經成熟了。它不僅僅是一檔綜藝,更像一個人才濟濟的脫口秀劇場,這裡不拘一格地歡迎好的創作和好的脫口秀表演,觀眾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走進來,但終將因為喜歡脫口秀而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