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工作下失眠、壓力過大、心裡感覺害怕?防護手冊請收下

2020-02-19   壹生


來源:中國之聲

面對疫情危機

和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時

醫護人員可能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如何幫助身處防控一線的他們

進行心理減負、對抗壓力

《醫護人員心理防護手冊》

請收好

特約心理防護專家: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院長趙旭東

儘量不過度疲勞,保持充足睡眠

問:現在許多一線的醫護人員仍然在堅持高強度的工作,身心疲憊,同時還要悉心醫治患者。有的醫護人員出現失眠的狀況,在現有的條件下,醫護人員自身應該如何調節工作狀態?

趙旭東:「失眠的問題,臨時吃一些抗焦慮的藥是有幫助的。但是我們不太主張經常吃藥,因為吃藥會降低人腦力勞動的效率,短期之內可能打瞌睡、遲鈍,所以要自然地恢復睡眠。有條件就得讓他們休息,輪崗。要讓不同的人員輪流來做壓力特別大、特別危險的事情。人手充足的話,就要讓人下來充足地睡眠,甚至撤離戰場,拉到後方進行休養。」


及時溝通減壓,疏解不良情緒

問:目前,各地都在調派醫護人員增援湖北,一些醫護人員在進入隔離區之前,會出現害怕的情緒。面對這種心理狀態,醫護人員有什麼樣的辦法能夠儘量減小壓力?

趙旭東:「可以進行心理方面的提前培訓,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體力和注意力;在閒暇的時候,儘量讓自己靜下心來;跟親人,跟同事、朋友、領導進行有效溝通,疏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可以提出建議,甚至吐槽都可以;可以聽音樂,也可以睡大覺。」


和後方家庭保持聯繫,互相支持

問:前方的醫護人員在醫治病人的同時,也在擔心後方的家人,一方面自責不能照顧家人,另一方面覺得讓家人替自己擔心,這種矛盾的心情也令他們內心愧疚。這種情緒如何應對?

趙旭東:「醫護人員在空檔的時候,要能夠跟家庭保持直接的信息溝通,交流信息,讓後方的家人放心,他們要知道家庭裡邊的情況。告訴他們有人在幫助他們,有人在關心他們,他們不是孤軍奮戰。

這就是內外的溝通,以及情感上的支持。病房裡邊多一些活躍的病人、治癒出院的病人,有一些工作成績,對他們的士氣也是有提振效應的。」


高強度工作下失眠、壓力過大、心裡感覺害怕?防護手冊請收下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時追蹤